近日,有少數網絡自媒體發文稱,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數據,我國無償獻血人數從2018年的1520萬下降到2023年的1130萬,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8%。還有自媒體發文稱,中國是血液制品出口大國,據海關總署統計顯示,2021年中國血液制品出口數量達到177.99噸,而177.99噸的血液制品就需要889.95噸的新鮮血液,質疑其中“無償獻血的人做了多少貢獻 ?”對此,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向有關主管部門核實查證,證實上述自媒體發布的涉無償獻血不實信息,故意抹黑無償獻血政策,影響血液采集正常秩序,引發公眾對無償獻血的誤解。
經核實,2023年全年我國無償獻血達1699.2萬人次,獻血量2892.1萬單位,較2022年分別增長5.9%和4.8%,獻血人次和獻血量均創歷史新高。而血液制品是指源自人類血漿的治療產品,屬于藥品,由生物制品企業研發生產。血液制品生產原料為單采血漿,單采血漿的采集單位是單采血漿站,單采血漿站由血液制品生產企業舉辦,是按照有關標準和要求并經嚴格審批設立,采集供應血液制品生產用原料血漿的單位。單采血漿站采集血漿后供應生產企業制作血液制品。原料血漿不能用作臨床輸血使用,只能作為原料提供給生產企業。目前,我國臨床用血來自公眾自愿無償捐獻。無償獻血的血液由血站采集并向臨床提供。血站由政府設立,是不以盈利為目的,采集、提供臨床用血的公益性衛生機構。無償獻血的血液必須用于臨床,不得出售、買賣。
在此,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提醒廣大網民,面對紛繁蕪雜的網絡信息,要保持獨立思考和理性認知,切莫被謠言帶偏節奏、混淆視聽。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7597-0.html無償獻血人數大降?用于血液制品出口?官方辟謠真相還有哪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