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繆曉琴上海報道 近年來,上海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科創政策,對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起到了助推作用,下一步還可以增添哪些突破性、前瞻性、創新性、專業性政策供給?在2024上海兩會上,市政協委員、黃浦中央科創區建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永亮從企業服務、金融支持、人才引進、規劃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加大上海科創政策供給力度的相關建議。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邁進,是黨中央在新時代賦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在上海市推進科創中心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也強調,要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核心地位,圍繞創新鏈深化改革,奮力取得新突破。
如何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境外資本投資上海科創產業?陳永亮建議提升金融服務手段,為科創提供全鏈金融支持。例如,建設國際風投創投中心,加強融資擔保公司與銀行金融機構業務合作,鼓勵社會資本成立科創投資引導基金和市場化運作的早期創業投資子基金,研究發行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為科創企業提供增信、融資服務。同時,創新境外資金投資入庫管理,探索建立實施個人破產制度等也是可行方案。
上海要吸引全球人才,仍需在境外執業資格認定互通等方面進一步探索。陳永亮建議印發“國際職業資格視同職稱認可目錄”,允許持有目錄內國際職業資格的專業人才(不限國籍、戶籍),視同為取得國內相應系列同等職稱,并可按有關規定申報高一級職稱評審。
目前,上海對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的特殊政策尚不完善,限制了企業服務水準與國際接軌。陳永亮提出,建立與國際對接的評審認證及商事制度。鼓勵開展計量、標準化、合格評定等技術服務,重點圍繞新興領域及科技核心產業,加強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如醫院評審認證標準和評價機制)等國內國際銜接工作。深化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接,構建體系化的域外查明與適用制度,建立跨境仲裁協作機制。
在規劃建設中,上海如何給予產業用地混合復合利用更大支持?陳永亮表示,可以大力推廣二三產業混合用地,鼓勵工業、研發、倉儲、公共服務配套等功能混合配置。并在規劃與土地等政策層面,研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鼓勵開發主體在增量、存量土地及建筑上協同建設高水平網絡基礎設施、高性能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數據基礎設施、高效能終端基礎設施。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7230-0.html陳永亮委員:進一步加大上海科創政策供給力度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