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下午,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委員與市民進行網上交流。5位委員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現代化,助推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這一主題,線上答復市民關切問題,并展開互動交流。以下為部分問答內容。
市民提問:作為普通市民,我們的聲音怎么通過政協反映上去,能否落到實處?
市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虞麗娟:本屆市政協履職伊始,我們就著力拓寬匯聚民意平臺,發揮政協委員工作站、界別委員工作室、聯系界別群眾聯系點等功能作用,同時打造社情民意建言直通車、民生直通車、數字政協等平臺載體,努力做到在完善全鏈條有序參與中匯聚民意、在擴大全方位協商議事中匯聚民智、在實現全覆蓋團結各界中匯聚民心。
應該說,實踐成效已經得到了初步呈現。比如,去年,市政協圍繞“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情況”召開了專題監督性常委會會議。美麗上海建設成效如何,廣大市民最有發言權。因此,我們依托市區政協“站室點”履職平臺開展問卷調查,回收了455份園區問卷和4112份市民問卷,更精準地匯集民意、發現問題、找對問題。再比如,市政協每年收到的社情民意信息有2萬多件、委員提案近千件。我們通過提案辦理協商,切切實實推進城市治理發展。舉個例子,黃浦江、蘇州河,這“一江一河”構成的濱江濱水區域不斷延展,這條軸線上的區域建設牽動著城市的未來。2020年以來,市政協委員共有41件提案聚焦“品質提升、空間拓展、功能注入”,關注“一江一河”產業能級提升、公共空間共享、新舊文化融合,建言如何構建更具系統性的濱水公共空間,為滬上打造世界級濱水區“上海方案”貢獻智慧。我們也歡迎市民朋友通過家門口的政協委員工作站、界別委員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直報點等平臺渠道,提出你們寶貴的意見建議,我們將根據具體情況分類處理,將民意直通各相關部門。
市民提問: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匯集群眾意見建議,征詢法律草案,是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的一種直接的方式。上海未來將如何實現這種新模式在社區層面的普及和應用?
市政協常委、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市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盛勇強:基層立法聯系點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本市相關部門積極引導基層立法聯系點深度參與立法工作,一方面,為提升立法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從源頭上優化了法治供給。2023年,各立法聯系點共提出6540條立法建議。另一方面,通過讓人民群眾參與立法,讓人民意愿通過立法變成國家意志,這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更好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用,需要進一步健全全過程參與機制,如完善信息采集機制、意見征求機制、意見采納反饋機制、培訓指導機制等,切實把基層立法聯系點打造成人民群眾參與法治建設的綜合平臺,在立法、普法、守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讓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同時,要穩步推進聯系點結構布局優化,強化聯系點品牌建設,推動立法聯系點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市民提問: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囡,我近幾年感受到上海這座城市的市容環境在不斷變好。接下來,上海將通過哪些舉措來進一步優化城市的整體面貌?
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鄧建平:2024年,上海將按照超大城市治理必須堅持大格局和精細化的總體要求,以品質化為目標、標準化為依托、項目化為突破、社會化為基礎、智慧化為方向、制度化為根本,努力治“五亂”(軌交站點亂停車、公共設施亂張貼、跨門經營亂占道、沿街商戶亂拋物、車輛臟污亂上路),建“五美”(環境美、人居美、空間美、生態美、文化美),重點抓好五項工作。
一是啟動新一輪“美麗街區”建設。堅持高標準引領,研究制定第三輪“美麗街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結合城市更新、公園城市建設、單位附屬綠地開放等工作,注重挖掘城市人文、歷史底蘊,年內完成100個“美麗街區”建設,全面提升街區空間品質,展示海派城市風貌。持續推進公共空間休憩座椅優化提升工作,深化座椅認捐認養,探索后續養護的創新實踐。
二是固化重大活動保障機制。以國慶75周年、第七屆進博會、奧運資格系列賽等重大活動保障為契機,開展大沖洗、大清理等,解決一批長期影響市容市貌的難題頑癥。完善重大活動保障分級分類分區響應機制,動態督察3000個以上市容環境問題。
三是推動全域門責落地生根。增強“城市清潔日行動”輻射力,創新門責制度宣貫方式,加強自律自治組織培育,做實市容環境觀察點制度,用好市民巡訪團,實現門責制度在領域、區域、功能上的覆蓋拓展,努力形成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良好格局。
四是執行設攤管理新規定。規范設攤管理,確保設攤特色點、疏導點、管控點全面納管,形成全市規范設攤“一張表”,區域“一張圖”。加強管執聯動,堅決取締無序設攤聚集點,減少無序設攤現象。
五是全面提升市容面貌。推動城鄉容貌規范落地,提升市容環境建設管理標準化水平;增強市容環境滿意度測評常態化,以群眾滿意作為市容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達標示范街鎮創建實效,夯實街鎮管理基礎;實施100個薄弱區域市容環境治理,消除市容環境死角盲區;完善車容車貌檢查標準和清洗場地設置要求,對環衛、公交、長途客運、工程等四類車輛開展重點整治,鞏固提升清洗場站備案率。
市民提問:浦東政協2024年將會如何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
市政協界別和地區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浦東新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姬兆亮:2024年,我們將著力抓好6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是做強浦東新區政協委員協商活動中心。完善為民協商廳、委員會客廳、協商展示廳、觀瀾書香吧、協商在線室等五大功能空間,持續打造三級委員共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平臺,以及宣傳展示發揚協商民主的陣地。
二是做實上海政協全過程人民民主研習基地。聚焦上海及浦東工作實際,深入開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充分展示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引領區建設中的制度優勢、創新作為和實踐成果,助力政協工作實踐創新。
三是做實浦東青少年協商民主教育實踐基地。通過建強青少年社情民意信息員、青少年協商民主教育實踐專家兩支隊伍,培育“幸福觀察員”“委員進校園”“我是小委員”三個活動品牌,進一步豐富青少年和協商民主元素,激發青少年參與協商民主的熱情,培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素養,提升基層協商質效。
四是提升政協委員工作站功能。制訂政協委員工作站工作計劃,完善政協委員工作站運行機制,優化拓展讀書學習、知情明政、與民協商、為民服務、團結合作、宣傳展示“六大功能”,強化市區聯合、區站協同、站室點聯動,選樹新一批優秀案例,持續推動一批上海市政協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示范點建設。
五是做優政協委員工作室。立足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目標任務,把政協委員工作室建在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上,充分彰顯浦東韻味、界別特色、專業特點、委員特長,引導政協委員深入基層,凝聚思想共識、聯系服務群眾、開展議事建言、培育協商文化、組織學習交流。
六是強化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建設。強化全國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直通車”功能,更好問需于民解民憂、問計于民集民智,擴大各界有序政治參與,確保各界群眾意見建議快捷順暢反映、更好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舉措。
市民提問:作為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楊浦濱江的開發建設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楊浦區政協在這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政協界別和地區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楊浦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邰荀:今年以來,我們結合楊浦濱江打造人民城市建設示范區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的制定,有針對地選好協商角度,有側重地拓展協商形式,有節奏地加密協商頻次,開展了許多高質量的協商活動。比如,舉行了“推動濱江開發再提速 打造人民城市新樣板”常委專題協商會,委員們與區政府主要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溝通交流,提出了打好歷史牌、文化牌、科技牌的“組合拳”,樹立楊浦濱江核心標志;借鑒國內外經驗模式,開發工業旅游項目和特色文旅產品;加快濱江公共服務設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優化全時段、全線路的游覽及通行體驗等對策建議。我們針對有關民主黨派區委、政協委員圍繞濱江發展提出的9件提案,開展了同類提案辦理協商。各專委會也關注楊浦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深化濱江公共空間無障礙環境建設等工作,分別組織了對口協商會和專題視察。
(記者 蔣樂來)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7048-0.html如何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上海市政協委員與網民在線交流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實”字為先、建言協商——新一屆上海市政協履職一年間
下一篇: 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