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詞為載體的手抄報作品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董淑健 通訊員胡連江)大別山深處有所小學——英山縣金鋪小學(又名英山縣城西小學金鋪校區),每個農村孩子都能背幾十首詩詞。在大課間活動中,每個年級每周都要集體背誦一首詩,跳國學手勢舞。
11月3日,極目新聞記者走進這所四周被大山包圍的學校,只見所有教室的外墻上方都寫滿了古詩詞,下方設置了班級文化展示欄。其中,古代詩詞名人牌匾囊括了孔子、司馬遷、李商隱、杜牧等古代名人,班級文化展示欄定期展示以詩詞為載體的手抄報作品。
每間教室走廊外側的廊柱上,懸掛了以“勸學教育”“勵志教育”為主題的古詩詞,樓層不同,主題不同。
城西小學金鋪校區執行校長金明介紹,這所小學始建于1958年,現有1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704人,是英山縣農村規模最大的小學。
學校著力構建書香校園,2018年被教育部關工委授予“五好小公民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示范學校”,今年上半年被湖北省詩詞楹聯協會授予“中華詩教名校”榮譽稱號,參加英山縣首屆茶詩朗誦比賽獲全縣第五名、鄉鎮第一名的好成績。
“誦吟雅韻添新趣,詩意人生齒伴香。”金明說,學校近年十分重視營造濃郁的古詩詞文化氛圍,建設詩詞長廊。校園詩詞文化建設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能賦詩作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校全體師生,每個學生都愛上了古詩詞。
“詩意潤童心,書香滿校園”英山縣詩詞楹聯協會主席趙立平說,金鋪小學堅持開展系列詩詞教學教研活動,立足教學常規,每年定期組織詩詞教學講課比賽,提高了教師詩詞教學水平;學校各班定期舉辦以古詩詞類為主題的黑板報評比活動,促進學生讀名篇、誦名句,養成了良好的讀、背詩詞習慣;學校定期舉辦的師生“詩詞書法、詩詞繪畫、詩詞賞析”比賽的優秀作品,展示古詩詞故事、詩人介紹等;在大課間活動中,學校每個年級每周集體背誦一首詩,跳國學手勢舞。這些活動,為農村孩子一生成長鋪好豐厚的文化底蘊。
據悉,目前全校六年級學生普遍能熟背詩詞80首以上,少數同學能背數百首;其他年級學生能熟背四五十首,優者更多。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金明說,學校地處偏遠的山村,更應該加倍努力,在傳承古詩詞文化上不斷探索,讓學生更好地品讀詩意人生。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2737-0.html大山深處的這所小學倡導學生品讀詩意人生 每個孩子都能背幾十首詩詞不該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