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鮑筱蘭 10月23日,飲食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論壇暨2024賞味星廚《和東坡,交個朋友》系列活動在上海開幕本次活動云集了業界泰斗級餐飲大師、知名企業家及公益人士等,共同圍繞“和東坡,交個朋友”這一主題,推動中華飲食文化傳承與創新,展現了傳統美食的獨特魅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不僅有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還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蘇東坡,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畫家和美食家,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頂流男神、頂配文人、頂級吃貨”,他以其豁達的生活態度和對美食的熱愛而聞名。據統計,與蘇東坡名字直接命名的菜品共有六十余道,這些菜品不僅口感獨特,而且蘊含著蘇東坡對美食的熱愛和創新精神。
“我們希望通過美食和文化的融合,推動中國餐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同世界各國的美食交流互鑒,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中國飲食文化的魅力,通過將中華美食推廣至全球,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通過中餐了解并愛上中國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也讓世界因中華文化的魅力而更加多彩。”釣魚臺美高梅酒店集團董事、執行副總裁、中國旅游協會飲食文化工作部主任劉亞寧表示。
活動當日,導演、美食家劉儀偉、法國埃科菲廚皇協會大中華區主席、凱悅酒店集團區域副總裁周宏斌、羅萊夏朵.杭州紫萱度假村總經理俞斌、美食作家王慧敏就“跨時代的味蕾記憶:蘇東坡美食對現代飲食文化的影響”這個話題展開探討。
周宏斌以經典菜肴“東坡肉”舉例說明,“蘇東坡美食”能夠流傳,不單單是其精妙的制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蘇東坡會“講故事”,才能讓一道道佳肴得以流傳至今。嘉賓們的精彩發言讓與會者深刻了解到蘇東坡美食對現代飲食文化的深遠影響。現場參會人員表示,蘇東坡的美食理念和烹飪方法,為現代的廚師們提供了無盡的創作靈感。
與此同時,心理學家、美食家陳立教授、中國烹飪大師董振祥、美食作家林衛輝、杭州木守西溪、訪溪上主理人王彬,以“飲食文化對古今生活方式的影響”為主題展開探討,由法國埃科菲廚皇協會大中華區名譽大使曹滌非擔任嘉賓主持。
董振祥談到三個體會,一是美食需要有創造性;二是美食想要被世人認可,需要掌握“話語權”;三是美食也需要“個性”。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飲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當前餐飲行業面臨的重要任務,必須結合現代科技與傳統烹飪技藝,為消費者提供更具文化價值的美食體驗。
據悉,本次還邀請了七位星廚,他們以蘇東坡的詩詞或獨特經歷汲取靈感,憑借非凡的創意、巧妙運用本地食材打造出充滿創意與藝術感的美食佳肴。比如來自上海蘇寧寶麗嘉酒店行政副總廚張復金,他根據《豬肉頌》中的詩句,創新制作了“三味東坡肉”;深圳美高梅酒店的中餐主廚梁志坤則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靈感,呈現出了“明爐黃椒醬焗本港響螺”這道佳肴。
此外,來自三亞美高梅度假酒店的中餐行政總廚唐海龍、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御苑中餐廳中餐行政總廚黎敏剛、澳門美高梅酒店中餐行政總廚徐偉豪、青島釣魚臺酒店與青島美高梅酒店資深御苑廚師長林寶玉及釣魚臺美高梅酒店集團餐飲總顧問郝保力也參與了本次主題創作,精致的菜肴也獲得當日晚宴嘉賓的一致好評。
諸多傳承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品牌也亮相本次活動。竹葉青茶業出品的碧潭飄雪茉莉花茶在本次論壇的飲食體驗中帶來了“形與味”的生活美學,充分詮釋了中國茶的文化價值。擁有400多年歷史的中國高端白瓷品牌月記窯,為宴席提供蓋碗等茶具,溫潤如玉的白瓷器具,與佳茗美饌相得益彰,呼應東坡先生的高潔品格。具有中國特色的汝肴大花生也在宴席上亮相。創始人程汝明先生在新中國歷史中享有“國廚”美名,其家族后人承襲程先生烹飪技法于國廚情懷,打造出了汝肴品牌。而來賓品嘗到的中國高端黃酒全球品牌-慢宋黃酒,僅選用大米、小麥和水,自然界中發酵熟成,時間與自然共同釀造,無任何添加。此外,現代折紙藝術家劉通還現場展示了以蘇東坡為靈感的藝術折紙作品。
該活動由中國旅游協會飲食文化工作部和釣魚臺美高梅酒店集團聯合主辦。將在10月29日登陸深圳美高梅酒店。屆時,主辦方也將邀請當地眾多餐飲行業知名人士參加,共同探討蘇東坡的美食情懷與深圳的美食記憶。
劉亞寧表示,未來將繼續致力于推動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為飲食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搭建更多平臺,助力中國美食走向世界。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15711-0.html與東坡跨千年“對話” 探討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承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