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反映,最頭疼的就是重復檢查,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員工的時間和精力;而監管空白、監管不到位,群眾安全又得不到保障。怎么答好這道“優化營商環境”必答題?今年以來,長寧區通過政府職能轉變,深化“一業一證”和跨部門綜合監管改革,出臺《長寧區在重點行業領域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改革工作方案》及2024年版綜合監管清單,從推動試點業態“一證準營”到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提升監管聯動效能。
9月5日,長寧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公安分局、區生態環境局、區綠化市容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消防救援局開展“一業一證”飯店業態跨部門綜合監管,對轄區內四家餐飲單位開展聯合檢查。各部門執法人員積極落實跨部門綜合監管改革工作要求,根據各自監管職責深入后廚冷配間、食品調料區、儲藏區等重點區域,對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餐廚垃圾處理、餐廚廢棄油脂處理、大氣和噪聲污染防治等逐個環節、逐項制度開展細致檢查。對于本次跨部門綜合監管中發現的問題隱患,監管人員會一次性提出具體的整改要求并明確整改時限,屆時由牽頭部門及時組織復查驗收。
制度先行,讓執法檢查“有章可循”
長寧區承接了餐飲單位、美容美發店、書店和劇場經營單位四個行業跨部門綜合監管改革試點,聚焦“誰來管”“管什么”“怎么管”問題,結合“一業一證”改革,逐行業打造長寧區“四個一”跨部門綜合監管制度(即1份改革工作方案、1張職責清單、1張綜合檢查單、1冊合規經營指南),制定完善跨部門綜合監管規則、標準和配套措施,讓執法檢查有章可循、規范有序、職責分明、統籌有力。
掌上監管,給監管對象“松綁減負”
今年,長寧區在全市率先推出“一業一證”區級移動端綜合監管系統掌上通,匯聚了監管、踏勘、餐廚等數據。執法人員動動手指即可查看企業信息、證照情況,實現在線監管、遠程監管、移動監管,做到“不進門、無紙化、零干擾”式綜合監管。行業監管牽頭部門亦可線上發起“組團”邀請,約定時間一并前往開展跨部門聯合抽查,大大降低執法擾企頻次,現場執法人員全部運用掌上通,檢查內容、檢查結果現場錄入,檢查情況當場告知,做到高效、便捷,執法留痕,有跡可循。
“我們的監管更注重方式的創新。”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賴樹生介紹道,“我們采用‘非現場’‘觸發式’‘穿透式’相結合的監管方式。監管人員通過某網絡平臺發現該店在評論中被提及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我們利用安裝在飯店后廚的明廚亮灶設備,對其后廚操作、食材存儲等環節進行遠程監控,識別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通過非現場的數據監測、投訴舉報等觸發條件,立即啟動觸發監管程序。監管人員不僅現場查閱監控視頻、檢查操作記錄、詢問工作人員,還追溯其食材供應商、物流運輸等環節,實現全鏈條的穿透式監管。”
為充分發揮掌上通平臺跨部門綜合監管效能,區綠化市容局將區餐廚廢棄物管理平臺的“線上管制聯動”進一步擴展到“掌上通”,實現對區內餐廚廢棄物的申報、簽約、收運等情況實時監管、執法。
合規指南,為行業自律“燈塔引航”
日前,長寧區在線上線下同步發布了一批合規經營指南,這次監管人員寓管于服,送指南上門進行宣貫。其中,餐飲單位合規經營指南集成各部門圍繞餐飲行業梳理的監管制度規范,在證照管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餐廚垃圾處理、餐廚廢棄油脂處理、大氣和噪聲污染防治等方面為餐飲單位提供了全面、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內容和實施步驟。“這本《指南》非常全面,涉及餐飲日常經營的方方面面,通過對照這本《指南》,我們能迅速發現并糾正問題,非常實用。”青年星廚烤鴨店負責人如是說。合規指南讓經營主體不僅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因違規經營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法律風險,同時也提升了品牌形象和信譽度。
“總的目的是為了企業省心、群眾放心,一方面是讓企業從辦證到經營,再到監管全方位享受“一業一證”改革紅利,降低經營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讓企業集中精力做好經營,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是通過我們提高綜合監管效能,保障群眾權益和安全,讓城市煙火氣更有溫度更有秩序。”區府辦副主任張亦易表示,企業有輕管理的需求,部門有保障群眾安全的職責,如何同向推進一直是我們在思考的。今年將探索按照業態推出風險點清單、為企業畫像分級分類管理等辦法,盡可能減少干擾企業正常經營。下一步,長寧區將繼續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深化“一業一證”和跨部門綜合監管改革,持續完善部門協同機制,提高政府監管效能,用政府自身的工作加法換取企業群眾的負擔減法。(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記者繆曉琴)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15574-0.html“一業一查” 上海長寧區全力推動進跨部門綜合監管改革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