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羽順途自主研發的物流無人機“豐舟90”搭載10公斤的貨物可以航行120公里,搭載20公斤的可以航行65公里。邱愛荃攝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邱愛荃上海報道 無人機按照指定航線自動完成城市巡檢任務;乘客坐上“空中的士”抵達目的地, 無人機“空投”外賣……今年以來,“低空經濟”不斷“上新”,日益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城市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機遇。
作為全球競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低空經濟”正加快融入各行各業,深刻改變人們生產生活,市場規模不斷壯大。根據測算,2026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未來,上海低空經濟會如何發展?8月22日,本報記者隨同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上海市經信委組織的上海市金山區低空經濟產業媒體采訪團,實地探訪“低空經濟”。
萬億元級產業浮出水面
低空經濟是以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涵蓋航空器研發制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飛行服務保障等各產業。
發展低空經濟,通俗來說,就是把“路”修到“低空”去。在這條新“路”上,同樣會出現“路上的‘車’”、“開‘車’的人”和因“路”而興的產業。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低空經濟產業發展,今年7月,上海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發設計、總裝制造、適航檢測、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打造上海低空經濟產業創新高地、商業應用高地和運營服務高地,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在全球低空經濟創新發展中走在前列。聯合長三角城市建設全國首批低空省際通航城市,建成全國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引領區,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空之城”,進一步明確了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
競速萬億級新賽道
在上海石化碳纖維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研究如何打造出高性價比的碳纖維,以應用到無人機的“骨骼”和“皮膚”上。
碳纖維又輕又堅固,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做出來的無人機機殼很輕。大絲束碳纖維包含幾千至數萬根纖維,每一根纖維的直徑只有頭發絲直徑的1/8。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碳纖維事業部總經理李鵬說,碳纖維的強度是普通鋼的7倍到9倍,重量只有鋼的1/7至1/9;眼下,該公司正在研發成本更低、性價比更高的碳纖維,用于無人機制造等領域。
在無人機領域,豐羽順途無人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簡稱:豐羽順途)上海負責人孫標告知,豐羽順途自主研發的物流無人機“豐舟90”搭載10公斤的貨物可以航行120公里,搭載20公斤的可以航行65公里。
孫標表示,該款無人機目前高頻使用的場景是物流場景,“未來我們可以實現將活的海鮮從浙江省嵊泗縣的枸杞島直接運送到上海市民的家中,這個過程最快3個小時。”
無人機可以用于醫療、快遞、應急和巡檢等多個領域。豐羽順途希望未來能開拓更多場景,減少空返,提高無人機復用率。
走進上海御風未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廠房,上海御風未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市場公關副總裁岳婷婷告訴記者,這架M1驗證機將于近期進行內飾組裝,兩個多月后,人們就能在第七屆進博會汽車展館的低空出行展區一睹它的風采。
御風未來自主研發的M1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采用了復合翼構型方案,擁有20個旋翼,最大載重700公斤,可乘坐5人,巡航速度200公里/小時,設計航程為250公里。未來,其將主要用于解決城市內、城市間的短途空中出行需求,讓2-3小時的車程距離縮短到30分鐘左右,也被普遍認為是未來的“空中出租車”。
岳婷婷介紹,M1于2023年10月成功首飛,正式成為中國首架自主研發、全國產化的2噸級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在電動系統、飛控系統、復合材料三個核心環節全部實現國產化,并于今年1月正式獲得中國民航局適航審定受理。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15518-0.html上海:低空經濟加速“起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