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始終是蘋果供應鏈的核心,該公司約80%的制造合作伙伴在中國設有分支機構。隨著蘋果開始轉移供應鏈,印度和越南成為最大受益國,但由于每年都有新公司加入,蘋果供應鏈中國制造商數量幾乎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蘋果全球供應鏈可能會斷裂,這或許會推高蘋果龐大消費者群體的購買成本,因為生產商、托運人和品牌商都在努力解決在不太成熟的地區制造產品、管理多個進出點的問題。郭臺銘、張忠謀等行業知名人士警告稱,全球科技供應鏈有斷裂的風險,而復制一個跨越數十個國家、數千家公司、數百萬工人的龐大供應鏈在短期內不可行。每年,蘋果都會列出為其iPhone、MacBook和其他設備生產零部件的主要供應商。到2022年,這個名單上的公司已經達到188家。5cd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從這個名單可以看出,長期以來中國始終是蘋果備受推崇的供應鏈的核心:該公司約80%的制造合作伙伴在中國設有分支機構。然而隨著國際局勢發生變化,生產基地的轉移正在改變蘋果設備的生產方式。蘋果現在的設備所需的零部件會在多個地方生產,然后被運到幾個地方組裝,最后再發送到世界各地的客戶手中。
5cd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自從蘋果開始發布供應商名單后,印度和越南在近十年來成為最受歡迎的新生產中心。兩國的供應商數量不斷增加。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與美國的聯系都在加強,而且勞動力價格低廉。不過,中國仍是蘋果供應鏈中最關鍵的業務中心。自2012年以來,盡管亞洲各地涌現出更多的蘋果生產中心,但通過每年不多有新加入的中國公司,蘋果供應鏈中的中國制造商數量整體在這十年來幾乎沒有太大變化。美國媒體收集了370多家蘋果供應商及其工廠位置的數據,這揭示了蘋果的哪些制造合作伙伴正在建設新的產能,以及會在哪里建設新廠。結果顯示,這家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庫比蒂諾的公司的生產商網絡正越來越向發展中國家擴展。在這個擴展過程中,越南和印度是最大的受益者。亞洲其他地區也出現了規模較小的生產點。來自美國和日本的生產商減少了在中國的足跡,盡管中國企業正在迅速加入供應商名單。蘋果的大部分設備制造工廠仍設在中國,中國仍將是蘋果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認,向更分散生產網絡的轉變正在加速。這從越南17號高速公路上的繁忙景象就可窺一斑。每天從黎明時分開始,這里會有無數卡車和公共汽車往來。這條高速公路被視為通往世界上最新電子產品中心的關鍵動脈。就在幾公里之外,一群看起來十分疲憊的工人剛剛下了夜班,從一家電子設備廠走出來。一名招聘人員拿著擴音器在另一家工廠外對著人群大聲發號施令,多數人都是剛畢業的高中生,他們希望能在蘋果最大的供應商富士康找到工作。另一位招聘人員說:“今天來這里應聘的大約有150到200人,幾乎所有人都能找到工作。”越南的北寧省是全球電子行業發生劇變的受益者之一,尤其是蘋果價值3億美元的帝國正重塑其供應鏈之際,該公司正要求供應商將生產設施向亞洲其他地區轉移。
圖:招聘人員拿著擴音器向一群工人發號施令,富士康為生產蘋果設備的員工提供宿舍然而,在蘋果重塑全球供應鏈的過程中,其設備供應很可能中斷,也會推高蘋果龐大消費者群體的購買成本。因為生產商、托運人和品牌商還在努力解決在不太成熟的地區制造產品、管理多個進出點的問題,高端設備的制造成本有可能變得更高。《芯片戰爭:爭奪世界上最關鍵技術》一書的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說:“蘋果是領頭羊,該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組裝商之一,也是最賺錢的公司。因此,當涉及到對供應商的要求和他們的運作方式時,蘋果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歷史性轉變5cd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擔任總統期間引發的關稅大戰極大地影響了蘋果的供應鏈計劃。但事實上,早在那之前,蘋果就已經定下了供應鏈多元化的基調。當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開始推高工人的工資水平時,許多公司開始尋找新的制造地點。印度、越南和其他地方的政府都采取措施吸引蘋果的業務,比如提供投資補貼,改善基礎設施等。蘋果及其類似的企業現在向這些國家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2012年時,印度沒有任何與蘋果相關的供應商,但現在這個數量已經增至14個。新款iPhone 15將是首款直接從印度發貨的蘋果機型,而就在幾周前,它才開始在中國工廠發貨。在過去十年里,越南組裝蘋果產品的公司數量增加了四倍。與十年前相比,美國本土在2022年的蘋果供應商數量有所減少,但他們也獲得了許多重大投資項目。比如,芯片制造商臺積電承諾投資4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設兩家先進的制造工廠,其中第一家預計將于2025年投產。這一歷史性轉變有望在中國以外創造數百萬個就業崗位。在越南,2022年6月的數據顯示,電子行業的從業人員達到130萬人,這是2013年的四倍。據印度手機和電子協會估計,自2018年以來,該行業在印度創造了多達100萬個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 Pte首席投資官杰弗里·詹蘇哈基(Jeffrey Jaensubhakij)在概述行業總體情況時表示:“蘋果供應鏈重組確實為參與其中的公司提供了重大機遇,同時也為各個地區提供了機遇。”但是,將生產分散到幾個國家會增加運輸延誤和成本上升的風險。更何況其中一些國家在基礎設施、勞動力可用性和一般供應鏈專業知識方面遠遠落后于中國。詹蘇哈基解釋稱:“在蘋果重塑供應鏈過程中,原本已經十分高效的供應鏈會被破壞得支離破碎,這將增加成本。”不過,蘋果的新制造中心在整體生產中所占比例仍相對較小,其產品價格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也尚不清楚,該公司發言人拒絕就此置評。彭博資訊分析師史蒂文·曾(Steven Tseng)表示:“蘋果產品的價格確實可能會上漲,以彌補供應鏈轉移帶來的潛在成本。也就是說,當上漲的成本最終被分攤到產品價格中時,這可能會損害市場需求。”雖然中國擁有印度短期內無法匹敵的優勢,但咨詢公司IKDHVAJ Advisers的首席執行官維娜·賈(Veena Jha)預計,蘋果供應鏈轉移不會對iPhone的零售價格造成太大影響。她說:“我們可能會看到,由于零部件的設計和制造非常復雜,蘋果的高端設備售價可能會在供應鏈轉移過程初期變得更貴。但從長期來看,這些設備最終將與中國生產成本相當。”
供應鏈多元化讓越南受益5cd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中國臺灣地區的裝配商依然在蘋果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他們的大部分生產仍在大陸進行,但同時也在大量投資,以在海外擴建產能。越南是他們多元化經營嘗試的早期受益者,現在富士康與和碩也計劃在印度進行重大投資。在北江的稻田里,一座耗資10億美元的富士康綜合設施正在拔地而起,其面積與93個美式橄欖球場相當,預計最終將被用于量產MacBook電腦。如此大的投資產生了經濟連鎖反應:據負責北江省工業園區的官員介紹,蘋果在中國的供應商名單上有25家入駐了工業園,但這最終僅在北江就帶來300多家分包商開設了工廠。
圖:富士康和立訊精密在越南北江省的工廠AirPods制造商歌爾科技和經營iPad組裝廠的比亞迪等中國公司也在越南北部擴張。越南通過減稅和減免土地租賃費用等措施吸引科技制造商。該省官員也在密切關注蘋果的動向,甚至為了避免時差影響,專門在夜間為蘋果員工提供服務,并愿意為建設工廠工人宿舍提供土地。所有這些努力都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電子工業去年占越南出口的32%,大約是十年前的兩倍。野村控股的經濟學家索納爾·瓦爾馬(Sonal Varma)表示:“從經濟上講,這是一個任何國家都不能忽視的潛在增長動力。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供應鏈轉移才剛剛開始?5cd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印度正在努力追趕中國的腳步,并將蘋果視為重要助力,以便讓印度成為下一個擁有巨大國內市場的制造業強國。今年早些時候,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在與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會面時,重申了在該國加大投資的承諾。印度總理正在竭盡全力與蘋果建立更親密的關系,包括為供應商提供財政激勵,并對不在當地生產的公司征收高額進口關稅。目前,印度生產的iPhone約占全球產量的7%,是上一財年產量的三倍。總體而言,印度電子產品出口自2018年以來翻了兩番,去年達到240億美元。
圖: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出席印度首家蘋果零售店的開業儀式所有跡象都表明,這僅僅是個開始。印度最大的企業集團塔塔集團正從臺灣緯創公司手中收購iPhone工廠,這可能是這家工業公司努力成為真正的電子巨頭的第一步。今年8月,富士康宣布計劃在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建立一家生產iPhone零部件的工廠。它還在準備建設更大的工廠,最終將組裝頂級的蘋果設備。這一總體雄心使富士康在印度的新投資超過12億美元,并可能創造數萬個就業崗位。不過,這些項目落地不太可能一帆風順。在印度和越南,水電等基本服務不如中國可靠,蘋果自己的供應鏈生態系統也不那么成熟。制造商往往希望引進經驗豐富的中國管理人員來建立新工廠,但當地簽證審批的低效可能會限制其擴張速度。盡管如此,許多觀察人士仍對此持樂觀態度。美國銀行以阿米什·沙阿(Amish Shah)為首的分析師在6月份寫道:“印度現在正在努力解決與工業生產要素相關的所有遺留瓶頸,同時也正專注于改善營商環境。”
中國地位短期內無人能撼動5cd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中國短期內不會失去其作為全球主要設備生產中心的地位。大的趨勢看,供應商肯定在嘗試減少在中國的業務。戴爾、惠普和索尼等美國和日本公司首當其沖。即使是像立訊精密這樣的中國公司現在也在國外建廠,該公司被認為是最有資格組裝iPhone的新興公司。但與此同時,更多生產顯示屏、外殼、電路板和電池等各種產品的中國公司也加入了蘋果的供應商名單。
圖: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地區運營的蘋果供應商數量,按總部所在地劃分5cd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多年來,從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到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等行業知名人士一直發出警告,稱全球科技供應鏈面臨著四分五裂的風險。在短期內復制一個跨越數千家公司、數百萬工人、連接全球各地的制造業巨頭是不可行的。像富士康iPhone城這樣的大型工廠之所以能夠以如此驚人的規模運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慷慨的激勵措施和中國地方政府的不懈支持。《芯片戰爭》的作者、同時也是塔夫茨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的歷史學家米勒說,要取代這些城市規模的設施將是一項巨大挑戰。*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系后臺。
5cd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
5cd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