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宣布裁員1萬人,引發市場震動。然而,該公司仍有32艘船待交付,運力可增加39萬TEU(20尺標準貨柜)。這一舉措可能會加劇航運業的供過于求情況,但同時也為航運業提供了調整和轉型的機會。
臺灣航運業者表示,運費是由供需關系決定,如果運費低于成本,航商的運能必然會有所調整。這可能包括船舶汰舊換新,降低客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的目標。
對于全球貨柜航運業而言,2024年前景看起來并不樂觀。與幾年前的海運供不應求的繁榮景象相比,現在的情況簡直有天壤之別。然而,這也為航運業者提供了一個機會,以降低碳排放并調整其業務模式。
除了采用低碳燃料(生質燃料)、碳捕獲和儲存技術以及提高載貨效率之外,航運公司還可以采取其他節能措施。例如,長榮海運計劃在2024年至2027年期間接收一批新船,以替換舊船并降低碳排放。
據外媒報道,世界第二大航運公司馬士基、第三大航運公司達飛海運以及德國赫伯羅德等公司在2023年第3季度的獲利均大幅減少。全球通脹和利率上升影響了廠商對消費市場的展望,導致航運需求受到抑制。此外,歐洲經濟低迷和房地產市場低迷也對航運業產生了負面影響。
盡管全球經濟前景不容樂觀,但預計2024年仍將實現約2.9~3%的經濟增長。然而,低增長已經對貿易和航運需求產生了限制。包括達飛海運等公司在內的一些航運巨頭在2021年和2022年因疫情而賺取了大量利潤。他們訂購的新船將于2024年開始交付,這意味著海運業可能會繼續面臨供需失衡的風險。海上空貨柜的比例也隨之增加。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32478-0.html航運業供過于求,低碳投資或可加快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低軌衛星業者動作頻頻,臺廠迎來增長機遇
下一篇: 蘋果支持RCS:信息傳輸更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