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變化,韓國電池產業鏈企業也開始調整其策略。據報道,由于電動車需求的放緩,韓國電池業者和電池材料業者開始推延投資計劃、延后增產,甚至有些公司不得不承擔財務壓力。
近期,福特與SK On在肯塔基州的電池第二工廠的建設計劃被推遲,而LGES、福特和Koc Holding關于在土耳其建設電池合資廠的計劃也在討論中延后。此外,大眾汽車的電動車生產計劃的調整也影響了LGES在波蘭工廠的運作。
不止如此,韓國電池材料企業也在調整投資節奏。例如,高麗亞鉛原計劃在2023年第3季度開始生產銅箔,但近期將計劃延至2024年上半年。同時,該公司還暫時中斷了在新設廢電池廠的計劃。據高麗亞鉛解釋,這與電芯企業的品質認證延后有關,但韓國業界普遍認為,銅箔供應過剩導致產品價格下跌才是主要原因。
據投資機構高盛預測,負極材料價格將從2023年的7.05美元/kWh下降到2024年的6.48美元/kWh。這一趨勢也影響了韓國電池正極材料商L&F的建設速度,該公司決定放慢正極材料廠的建設速度,并有意縮減新事業投資規模。而韓國電池材料業者EcoProBM也在2023年第3季財報會議上透露,2023年的設施投資費用為1.2萬億韓元,比先前預測少了10%左右。
雖然這些企業的擴張戰略有所改變,但這也給了他們一段事業調整期。一些觀點認為,這或許能幫助他們改善因大規模投資帶來的財務壓力和稼動率下降等問題。例如,SK On社長池東燮對于與福特的合資廠計劃延后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這樣反而能讓他們“喘口氣”,并做好必要的準備。
盡管如此,這些公司的業績表現仍然不容樂觀。例如,在2023年第3季,SK On的營收約為3.17萬億韓元,年增44.75%;但其營業損失為861億韓元,雖然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85億韓元,但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總的來說,隨著電動車市場的變化,韓國電池產業鏈企業正在進行策略調整以適應市場環境。然而,這些企業仍需面對一些挑戰,包括財務壓力和市場競爭等。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31443-0.html電動車需求放緩,韓國電池業調整戰略以適應市場變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