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新聞報道,聯電與格羅方德(GF)正考慮合并,以擴大在亞洲、美國與歐洲的市場布局,確保在美國獲取更多成熟制程芯片供應。然而,半導體供應鏈消息顯示,雙方過去十多年間多次接觸,但并非討論合并,而是GF大股東多次嘗試出售股份,潛在買家包括三星電子、聯電和中芯國際等,但均未達成協議。
從當前情況來看,聯電與GF合并的可能性較低。聯電目前在中國市場面臨激烈的價格競爭,盡管全年營收有所下滑,但盈利能力依然穩定。聯電正在與英特爾合作開發12納米FinFET制程平臺,若收購GF,將大幅增加成本,同時雙方在制程技術和企業文化上存在顯著差異,整合難度較高。
GF自成立以來,經營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2024年,GF再度陷入虧損,金額約為2.6億美元,市場傳聞其大股東再度尋求出售股份。此前,GF曾出售多項資產,包括新加坡Fab 3E廠、紐約12寸廠Fab 10、ASIC子公司Avera Semi以及美國光罩廠。盡管2021年曾因疫情紅利實現盈利并成功上市,但其整體體質依然薄弱,難以吸引買家。
與此同時,全球晶圓代工產業正經歷劇烈變動。中國大陸成熟制程產能全面釋放,引發價格戰,加上美國禁令擴大,導致非臺積電陣營的晶圓代工廠商獲利能力大幅下滑。例如,力積電和部分中國大陸晶圓廠在扣除政府補貼后已接近虧損邊緣。
臺積電雖占據全球晶圓代工近70%的市場份額和大部分利潤,但也面臨美國政府連續三任總統的施壓,經營壓力持續增加。近期有消息稱,臺積電高層前往美國,可能宣布與英特爾相關的重大決策。而英特爾新任CEO陳立武則在Intel Vision大會上重申打造世界級晶圓代工廠的決心,并表示18A制程技術按計劃推進。
半導體供應鏈指出,全球晶圓代工產業正陷入混亂局面,“非臺積”陣營已回歸原形,而臺積電雖穩居龍頭地位,但也難以擺脫地緣政治與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未來局勢如何演變,仍需進一步觀察。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40672-0.html聯電與格羅方德合并傳聞再起,全球晶圓代工格局生變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Isomorphic Labs完成6億美元融資,加速AI藥物研發
下一篇: 豪擲20億美元,LG新能源收購密歇根州合資電池廠全部股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