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大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 AI 問世以來,科技賽道掀起 AI 投資熱潮。如今隨著 AI 大模型持續升級,AI 應用、AI 終端、AI 算力等方向備受關注,AI 帶來的想象力仍在演繹,有望繼續主導今年下半年的行情,這從券商發布的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中可見一斑。
6 月 18 日,民生證券、廣發證券等聚焦電子行業發布中期策略報告稱,當前處于全球 AI 的裂變時刻,云端融合成為 AI 產業發展的下一趨勢,推動 AI 終端崛起。與此同時,AI 產業鏈中算力、存力、高速互聯等核心環節不斷升級,推動應用側的 AI PC、AI 手機正經歷蓬勃成長階段。聚焦 AI 終端,聯想集團作為 AI PC 核心標的正打開投資價值,6 月 19 日其股價也再次向上突破,截至收盤大漲 9.03%,收至 12.08 港元。
算力產業持續崛起
AI 潮水滾滾向前,成為全球科技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更成為股市熱門投資主題。今年以來,AI 技術在模型端持續迭代,Sora、Gemini 1.5、Gemma、Llama3 等模型密集發布,多模態 AI 加速推進,大模型功能越發豐富智能,推動 AI 商業化應用落地加速。開源證券稱,隨著 AI 感知、交互和生成能力的快速發展,多模態大模型正推動 AI 邁進“通感”時代,應用場景和生態也將進一步豐富。
基于多模態的 AI 大模型百花齊放,算力需求也將倍增。今年一季度,亞馬遜、微軟、谷歌、META 等海外科技巨頭紛紛加大資本開支,加碼對 AI 算力等基礎設施的投入,海外科技大廠的資本性開支高速增長無疑將帶動 AI 算力硬件需求繼續旺盛。民生證券表示,當下 AI 產業發展和核心矛盾,是日益增長的應用需求,和算力本身增速瓶頸之間的矛盾;東莞證券在其中期策略中強調,大模型加速發展下,算力需求確定性強,未來 AI 算力需求有望持續高景氣。
業界觀點普遍認為,算力產業鏈主要機會在于 AI 服務器、國產化以及算力液冷。其中 AI 服務器作為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的核心基礎設施,出貨量有望實現快速增長,Trendforce 預計到 2026 年 AI 服務器將出貨 237 萬臺,2023-2026 年復合增速達 23.75%。
國產化方面,受制于海外供給限制以及我國從政策層面的加碼支持,國產 AI 芯片正加快發展,如一些國產 AI 芯片產品已有下游客戶測試使用,后續有望迎來放量。液冷算力方面,隨著國家政策對智算中心低碳可持續的要求,液冷算力興起并迎來規?;l展新階段,根據東吳證券測算,2025 年及以后存量服務器改造為冷板式液冷市場空間為 832 億元;假設 2027 年新增 AI 服務器全部采用冷板式液冷,市場規模為 260 億元。
在算力領域,聯想集團作為國內領先的算力廠商,投資價值值得關注。今年一季度,其 x86 服務器銷量以高速增長態勢,同比大增 200.2%,環比增長 25.6%,強勢躋身中國市場前三。針對 AI 基礎設施需求,聯想集團推出了“一橫五縱”的戰略布局,其中萬全異構智算平臺(一橫)能高度自動化地完成 AI 全流程開發,提供高可用算力,能持續突破計算效率瓶頸,日前已正式上線發售。
服務器作為聯想集團“五縱”業務中的核心,以聯想問天和聯想 ThinkSystem 品牌深耕 AI 算力。其中聯想問天以“本地創新”的品牌主張,重點發力國產化算力,今年 3 月其還成功交付了搭載國產 AI 算力芯片的聯想問天 WA5480 G3 服務器。除此之外,聯想集團還以自研的“溫水水冷”液冷技術,推動服務器的綠色賦能。
基于聯想集團在算力領域豐富的布局和領先的市場優勢,其以算力為核心的 ISG 基礎設施業務有望迎來新突破。一方面,中小企業和云市場的傳統服務器市場全面復蘇,將為聯想集團 x86 服務器帶來更多機會;另一方面,聯想集團已獲得了超過 70 億美元的 AI 基礎設施潛在訂單,并擁有 80 多款優化升級的 AI 服務器供給,大摩稱,聯想集團 AI 服務器收入在未來幾個季度達到 15 億至 20 億美元,市場應增強對聯想集團在 AI 服務器市場日益強勢的信心。
AI 驅動 PC、手機開啟向上新周期
AI 主題下,另一大機會在于 AI 終端革新。當前,生成式 AI 部署方式主要在云端,用戶訪問大模型需要向云端服務器發出請求,這個過程中會加大模型的推理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模型應用。民生證券指出,推理端成本與用戶訪問量正相關,在云端進行模型推理的成本極高,這將影響 AI 應用的落地及規模化擴展。
受限制于云端推理能力,端側模型的興起,相較云側模型,端側模型在時延、隱私、個性化方面具備優勢。由此,云端大模型和端側大模型也將共同發展。民生證券稱,結合端側模型與云端模型的優勢,混合 AI 為大趨勢,具體則在一般場景下使用端側模型,以保障數據安全和快速相應;在處理復雜問題時可靈活調用云端模型,實現端云混合。
AI 云端融合趨勢下,各大廠商發力 AI 終端?,F階段,業內普遍認為智能手機和 PC 的發展已步入存量市場,長期增長動能不足,而借力 AI 將是破局的關鍵,并有望刺激新一輪換機周期。以 AI PC 來說,IDC 預計到 2028 年,中國下一代 AI PC 的年出貨量將是 2024 年的 60 倍,從全球市場來看,Canalys 預測稱,2024 年全球 AI PC 的市場份額將達到 19%,到 2028 年 AI PC 將成為主流機型,滲透率有望達到 71%。
今年是 AI 手機、AI PC 的發展元年,目前 AI 終端的發展已在算力和模型層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民生證券將 AI 終端發展的關鍵提煉為算力、模型、生態三大要素,其中算力和模型是 AI 終端的必要條件,共同決定 AI 終端的硬實力;而生態則需要長時間打磨,且需產業鏈廠商齊心協力配合,以開發應用,挖掘垂直場景,是 AI 終端的軟實力。民生證券認為生態的建設和完善,決定 AI 終端的成敗,而這一過程當中位居核心的是品牌廠商,后者的話語權將不斷提升,并迎來顯著的價值增量。
聯想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終端廠商,打造了天禧 AI 生態,并以此為核心構建了“一體多端”戰略,產品體系涵蓋 AI PC、AI 平板、AI 手機和 AIoT 等終端設備。以 AI PC 為例,聯想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 PC 品牌商,領先布局 AI PC,并已推出了多款 AI PC 產品,包括聯合微軟和高通推出的搭載高通驍龍 X Elite 處理器的“Copilot+ PC”聯想 Yoga Slim 7x 等。
聯想集團的 AI PC 產品核心特色在于其內置個人智能體“聯想小天”,后者可接入聯想集團的天禧 AI 生態(類似 App Store),可為用戶提供豐富的 AI 應用,此外,聯想集團還與行業領先的 AI 合作伙伴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致力于構建繁榮的 AI 終端生態。
民生證券稱,在傳統 PC 硬件同質化較為嚴重的背景下,聯想集團將自身 AI 大模型(聯想天禧 AI)嵌入 AI PC 的能力或將重構 PC 品牌商的競爭力,助力其主導 AI PC 時代。高盛、大摩也看好聯想集團 AI PC 前景,認為其將擁有 AI PC 最高市場份額占比,高盛預測,在未來兩個財年,AI PC 將分別為聯想集團貢獻總收入的 21% 和 33%。
隨著 AI 浪潮持續演化升級,AI 主線下的算力和端側變革機遇值得期待。聯想集團作為一家 AI 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在 AI 算力和 AI 終端領域展現出良好的增長潛能,長期成長性盡顯,而這終將反饋在其股價表現上,推動其走出相應的上漲行情。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6-95287-0.htmlAI 終端賽道下的大風口:2028 年 AI PC 出貨量激增 60 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