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1 日是世界漸凍人日。在近日于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 59 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開幕式上,一項由聯想集團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 AI 眼動技術在其中的“人人享有無障礙:構建包容未來”主題展覽上亮相,并吸引了全球目光。其專為視力障礙者、漸凍癥患者及其他行動受限人群設計,通過 AI 眼動追蹤技術,幫助用戶改善與外界溝通的能力,充分體現了“AI 向善”及聯想人本智能理念,并彰顯了中國科技在推動全球人類福祉方面的貢獻。
漸凍癥,學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患病者會面臨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以至癱瘓,但思維和意識通常仍保持清晰。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增漸凍癥患者達 2.3 萬人,按照病程 2 到 5 年估算,目前全國漸凍癥患者約有 6 萬-10 萬人。但長期以來,漸凍癥患者只能依賴昂貴且專用的眼動儀進行眼控溝通。對此,聯想與清華大學人機交互與普適計算實驗室聯合研發的 AI 眼動技術,打破對專用硬件的依賴,僅需配備 RGB 攝像頭的普通電腦即可運行,并能夠精準捕捉眼動行為,為漸凍癥患者重建與外界的連接。
“非常高興能和清華攜手,一起探索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來提升漸凍癥群體的生活質量和尊嚴”,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聯想 CTO 組織技術戰略與平臺負責人王茜鶯博士表示。“該項目與聯想一直主張的技術以人為本、人本智能的理念高度契合。技術創新既要賦能產業發展,還要助力解決人類面臨的重要的問題和挑戰,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提升大眾的福祉。”
清華大學史元春教授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在聯合國的舞臺上展示這一項目的成果。未來,希望清華和聯想集團繼續緊密合作,用更多的技術創新,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借助該技術,漸凍癥用戶只需注視屏幕,就能啟動輸入界面,并借助滑動拼寫輸入系統來發出指令,實現無需手部或語音便可自主完成日常娛樂活動(如播放音樂、視頻點播、瀏覽網頁)和智能家居控制(如調節燈光、空調、打開窗簾)。這不僅讓他們重拾表達能力,實現部分生活操作的自主化,也顯著減輕了家庭全天候看護的負擔與依賴,讓家屬更專注于提供情感陪伴。
各國議會聯盟秘書長馬丁?純貢在現場體驗后表示,此次展覽向大眾展示了大量旨在幫助殘障人士和特殊群體更好融入社會的創新成果,讓人們得以親身感受科技創新在推動社會包容方面的實際成效。
據了解,這項技術的核心是一套無需手部參與、專為運動障礙患者設計的眼動交互系統,其核心亮點在于:
1、免校準眼動輸入,簡化交互起點:項目組研發了基于“凝視觸發”與“相對滑行”的眼動文本輸入法。用戶只需注視攝像頭即可自動喚起文本輸入界面,精準控制輸入,并同步完成隱式校準,省去了傳統眼控系統復雜的顯式校準環節。這使得 ALS 患者能夠零校準、免培訓、即開即用,實現“零學習成本”的自然交互體驗。
2、輕量級算法 + 個性化建模,精準識別注視點:項目組研發了基于單目 RGB 攝像頭的輕量級視線預測算法,可在普通設備上快速部署,為每位用戶生成個性化模型,并在使用中實現隱式校準與持續優化。該技術無需專用硬件,僅需普通攝像頭即可運行,算力適配性強,支持 AI PC 等主流終端,并具備高精度預測能力,滿足實時交互響應。
3、界面 AI 智能體,注視即服務:系統運行于搭載 AI 智能體的聯想 AI PC 平臺,用戶通過視線即可“一步直達”服務。界面智能體可依據用戶意圖自動完成操作,省去傳統界面層級的繁瑣操控,顯著縮短交互路徑,打造高效、順暢的全流程自然交互體驗。
與當前市場上的專用眼動設備相比,該技術解決方案能夠讓用戶的輸入速度提升約 38%,并保持穩定的性能和功能性。整套系統依托聯想 AI PC 平臺即可完成運行,無需依賴高價專用硬件或復雜安裝環境,可以說是將眼動技術的價格從昂貴的上萬元降低到了一臺普通帶攝像頭筆記本的數千元水平,從而讓更多的漸凍人無需依賴昂貴的專業設備便能夠享受眼動技術,真正做到了 AI 技術的普惠。
這項技術從根本上重建了人與設備的連接方式,使漸凍癥患者能夠自主表達想法與需求,通過注視執行日常操作,不再依賴他人或進行“求助式”表達,實現了尊嚴溝通。這不僅是技術進步,更是對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尊嚴的深層賦能,幫助患者打破“意識孤島”,以平等而自然的方式重新擁有“被看見”、“被聽見”的能力。
該技術成果的國際亮相,不僅體現了中國高校與企業在包容性技術領域的持續探索,也是技術創新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落地的生動例證,尤其在提升重度殘障人群生活能力、為殘障學生打造新的學習入口、推動智能交互技術實用化以及彌合殘障人士與一般人群在技術利用和生活質量上的鴻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其實,聯想在以科技支持漸凍癥患者的道路上早有實踐。聯想集團曾為全球首位“賽博格”、英國知名科學家彼得?斯科特-摩根提供技術支持。彼得在確診漸凍癥后,決心將自己改造成“人類賽博格”,以延續表達能力和生命力,并呼吁社會關注這一罕見病。在此過程中,聯想集團聯手 DXC technology,開發了自動駕駛輪椅,打造彼得的虛擬形象以保持其個性,并利用增強現實技術通過眼球運動控制交互界面,幫助其完成更情感化的表達。
盡管彼得于 2022 年離世,但他留下的“賽博格 —— 彼得 2.0”依然為漸凍癥患者們帶來希望。而聯想也早在 2021 年便與斯科特-摩根基金會展開合作,共同致力于以人為本的創新,為所有人提供更智能的技術。
此外,聯想集團還與英特爾也曾長時間為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發出聲音提供支持。霍金與漸凍癥抗爭了 50 多年,堪稱奇跡。他生前至少使用過八款聯想 ThinkPad 電腦,包括 760、X20、X40T、X230T 以及 Yoga13 等型號。英特爾和聯想在軟硬件方面的配合,為霍金打造了一套前沿、可靠的解決方案,讓他得以繼續將宇宙的奧秘傳遞給人類,與世界分享想法。
通過為漸凍癥患者提供相關技術支持,聯想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并堅信這些經驗可以幫助更多的漸凍癥患者。
作為“人本智能”理念的首倡者與引領者,聯想也一直致力于以 AI 推動無障礙發展。未來,聯想與清華大學及合作伙伴將繼續攜手,以“AI 向善”為方向,共同踐行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6-162151-0.htmlAI 讓漸凍人“解凍”!聯想集團攜清華大學 AI 眼動技術登上聯合國舞臺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