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2 月 24 日,據《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對于數據中心的使用日益增多,已經在過去五年產生了 54 億美元 (約合 392 億元人民幣) 的相關公共衛生成本,凸顯出人工智能 (AI) 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公共衛生的影響越來越大。
根據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數據中心運營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它所制造的空氣污染與癌癥、哮喘及其他相關疾病的治療存在關聯。研究人員估計,2023 年與這種污染相關的疾病治療費用達到 15 億美元,同比增長了 20%。他們發現,自 2019 年以來,與數據中心污染相關的整體公共衛生成本已經累計達到 54 億美元。
AI 火上澆油
這一污染問題預計會隨著科技巨頭競相開發生成式 AI 而惡化,因為訓練和驅動快速發展的大語言模型需要消耗巨大計算資源。
微軟、Alphabet、亞馬遜和 Meta 預計,他們今年在 AI 基礎設施上的總支出可能超過 3200 億美元,較 2023 年的 1510 億美元增長大約一倍。與此同時,OpenAI 和軟銀在上個月公布了一個名為“星際之門”的大型美國 AI 基礎設施合資項目,總投資高達 5000 億美元。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加州理工學院借助美國環保署 (EPA) 廣泛使用的建模工具得出了上述研究結果。EPA 模型將預估的空氣質量和人類健康影響轉化為貨幣價值。
估算顯示,谷歌在 2019 至 2023 年因其數據中心產生的污染給社會帶來的衛生成本最高,總計為 26 億美元;其次是微軟,衛生成本為 16 億美元;Meta 為 12 億美元。每家公司相關的公共衛生成本逐年上升。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未被納入分析,因為它們沒有發布建模其影響所需的關鍵數據。
污染如何產生?數據中心的污染源自其消耗的大量電力,而電力通常來自化石燃料。如果發生停電的情況,數據中心會使用備用發電機,而備用發電機需要使用柴油,這也會導致空氣污染。同時,芯片等硬件的廢棄物會向環境中釋放有害化學物質。
對于大型科技公司對公共衛生的影響,研究人員在計算時將谷歌和微軟的北美地區電力消耗數據按照他們在美數據中心的位置進行了拆分分析,并使用了它們公開發布的可持續性報告。對于 Meta,他們則使用該公司按位置披露的電力使用數據。
該分析未考慮企業購買市場化工具,這些工具代表對美國新可再生能源的投資。科技公司購買這些工具來抵消其電力消耗造成的污染,包括可再生能源證書。相反,這項研究專注于數據處理所在特定區域產生的污染,采用了一種被稱為“基于位置”的核算方法。
“與碳排放不同,數據中心在某一地區造成的健康影響無法通過其他地方的清潔空氣來抵消。”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任紹磊 (Shaolei Ren) 表示。
研究顯示,由于數據中心位于西弗吉尼亞州或俄亥俄州等地,它們所產生的健康影響對低收入家庭更大且不成比例。
任紹磊表示,科技公司有機會通過將數據中心戰略性地安置在人口稀少的地區,從而減輕其影響,從而扭轉他們所構成的“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威脅”這一趨勢。
根據美國能源部所支持的伯克利實驗室的另一份報告,美國數據中心的能源使用在 2023 年占美國總電力消耗的約 4%,這一比例預計到 2028 年將上升到 7% 至 12%,主要受到 AI 算力需求增長推動。
“人們擔心污染問題,因為 AI 是能源密集型技術,而且人們正越來越多地使用它,”倫敦布魯內爾大學環境科學講師安東尼斯?米里達基斯 (Antonis Myridakis) 表示,“這是影響空氣質量和公共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不能忽視它。”
回應谷歌、Meta 和微軟表示,它們使用備用發電機的情況低于研究中估算的水平。該研究基于公開披露使用量的中位數估算。三家公司沒有提供每個地點使用備用發電機的詳細數據。
谷歌補充說,衛生成本估算被夸大了,并且沒有“考慮到我們在運營所在地市場購買的清潔能源”,因此“在虛假前提下得出了不準確的排放估算,破壞了清潔能源資源發展取得的進展,炮制了關于健康危害的虛假敘事”。該公司補充說,其購買的清潔能源使其平均大約 64% 的能源消耗來自零碳能源。
微軟表示,公司專注于“為我們運營所在社區提供顯著的地方、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Meta 稱,公司遵守空氣質量要求,并致力于“保持我們全球運營的凈零溫室氣體排放,建設創新和可持續的基礎設施,透明地報告我們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并支持我們運營的社區”。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6-133084-0.html美國 AI 巨頭大興土木:五年公共衛生成本近 54 億美元,污染問題進一步加劇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