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卡頌。
你是否好奇 —— codesandbox是如何在線運行代碼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前端項目是如何在本地跑起來的。簡單來說分為3步:
codesandbox能在線運行代碼,顯然他也實現了上述步驟,具體來說,codesandbox內置了2個在線服務:
本文我們來聊聊如何實現并部署自己的npm解析服務。
下面是一個常見的codesandbox界面,包含兩部分:
其中「效果預覽區域」是一個iframe,對于上圖中的例子,iframe的地址是https://pjdp86.csb.app/。如果你打開這個地址,會發現他就是代碼的預覽效果:
但這并不意味著codesandbox幫我們部署了項目。實際上,這個地址中前端代碼是在頁面打開后再編譯、打包的。
打開codesandbox項目時經常看到的下述界面,就是前端編譯代碼的畫面:
具體來說,當我們打開一個codesandbox項目,iframe對應地址初始化時,會執行如下操作:
正是有了在線打包、編譯的流程,codesandbox才能在線運行:
回到本文的主題 —— 「npm解析服務」。當我們從項目package.json中獲取到依賴庫的名稱后,完全可以從CDN直接請求依賴庫對應的代碼,為什么還需要一個獨立的「npm解析服務」呢?
之所以需要獨立的「npm解析服務」,主要是因為 —— npm包本身可能還依賴別的npm包,如果每次初始化iframe時依次下載:
那會極大拖慢項目初始化的時間。同時,這樣做也可能會下載大量實際不會使用的代碼。
所以,需要一個「npm解析服務」,當第一個用戶第一次請求某個庫時,依次完成:
那么,后續所有用戶在請求這個庫時,都能直接從對象存儲中直接獲取解析好的JSON文件,這能極大提高在線安裝依賴的速度。
比如,react@18.2.0經由「npm解析服務」解析后會返回如下JSON:
{ "contents": { "/node_modules/react/index.js": { // 庫的代碼 "content": "...省略", "isModule": false, // 依賴的其他模塊 "requires": [ "./cjs/react.production.min.js", "./cjs/react.development.js" ] }, "/node_modules/react/cjs/react.production.min.js": {/*省略*/}, "/node_modules/react/cjs/react.development.js": {/*省略*/}, "/node_modules/js-tokens/package.json": {/*省略*/}, "/node_modules/loose-envify/package.json": {/*省略*/}, "/node_modules/react/package.json": {/*省略*/} }, // 庫的版本信息 "dependency": { "name": "react", "version": "18.2.0" }, "peerDependencies": {}, // 依賴的依賴 "dependencyDependencies": { "loose-envify": {/*省略*/}, "js-tokens": {/*省略*/} }, "dependencyAliases": {}}
上述JSON中,入口代碼在/node_modules/react/index.js,通過遞歸分析他的AST,發現他依賴了:
于是,這2個文件對應代碼也包含在JSON中。
當下一個用戶加載的項目依賴react@18.2.0,就能直接從對象存儲中獲取上述JSON。
codesandbox在線打包相關的代碼都是開源的,比如:
所以,我們可以基于dependency-packager部署自己的「npm解析服務」。
dependency-packager是一個serverless服務,通過AWS Lambda部署。由于采用的是開源的serverless框架,所以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將項目中AWS Lambda的部分替換成其他serverless服務商(比如阿里云函數計算)。
整個dependency-packager包含兩個serverless函數:
他們的關系如下:
其中,生成的JSON保存在AWS S3中。同樣,這里也可以替換成其他云服務廠家的存儲方案。
packager服務的工作流程如下:
其中,「驗證依賴的入口文件」會嘗試下面這些文件后綴:
const found = [ path.join(basedir, pkg.module), path.join(basedir, pkg.module + ".js"), path.join(basedir, pkg.module + ".cjs"), path.join(basedir, pkg.module + ".mjs"), path.join(basedir, pkg.module, "index.js"), path.join(basedir, pkg.module, "index.mjs"),].find((p) => { try { const l = fs.statSync(p); return l.isFile(); } catch (e) { return false; }});
驗證完成后,會以package.json中的module或main字段作為入口文件,將代碼轉換為AST,分析AST中的require語句(cjs語法中引入模塊的語法),找到依賴的模塊。最終將這些模塊匯總在JSON中。
codesandbox在線打包相關的代碼都是開源的,包括:
其中,npm解析服務作為一個serverless服務包括兩部分:
packager服務代碼量不多,如果想嘗試部署自己的serverless服務,是個不錯的選擇。
[1]sandpack-react:https://github.com/codesandbox/sandpack/tree/main/sandpack-react。
[2]dependency-packager:https://github.com/codesandbox/dependency-packager。
[3]codesandbox-client:https://github.com/codesandbox/codesandbox-client。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6-12437-0.html如何實現并部署自己的Npm解析服務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一個 println 竟然比 volatile 還好使?
下一篇: SQL中的各種連接的區別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