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截取自中國地震臺網官網每次地震的發生總是伴隨著大家的密切關注和討論,此次當然也不" />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8 月 6 日凌晨 2 點 33 分,在山東德州市平原縣發生 5.5 級地震,震源深度為 10 千米。
圖片截取自中國地震臺網官網
每次地震的發生總是伴隨著大家的密切關注和討論,此次當然也不例外。
在山東平原地震發生后,網絡上出現了很多與地震相關的“異相”,比如“地震云”“天現紅光”“動物遷徙”等等。
那么,地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這些所謂的“異相”又是否與地震的發生有關聯?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盤一盤這些陳年謠言。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想徹底認清這些謠言,就需要對地震產生的原理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簡單來說,地下巖層在構造運動的作用下被拉扯變形并積累能量,一旦超過了地層所能承受的極限,就會發生斷裂錯動并釋放能量,這一能量釋放的過程就是地震。
為了方便理解,假設將地層簡化為一根“筷子”,那么地震發生的過程就可以理解為筷子被“掰斷”的過程,在雙手逐漸用力的過程中能量累積,筷子被掰斷的瞬間就對應著地震的產生,筷子被掰斷的位置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震源。
走滑地震的示意圖。供圖:張廣利
然而,實際地震發生時的地下介質不可能像一根“筷子”一樣簡單,此時以震源為中心產生的地震波向四面八方傳播,在一定范圍內引起地面破裂和震動,給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
謠言一:云能預測地震
首先,地球是由不同圈層構成的。其中巖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固體地球。
根據地震的原理可知,地震發生的本質是地下的構造運動,與天上的云沒有任何直接的聯系。
云產生的整個過程都是在大氣圈當中完成的,而地震則是發生在地下的巖石圈內,二者之間可謂“天差地別”。
如果你經常仰望天空就會發現,網絡上所謂的“地震云”其實只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高積云、層積云或卷積云,在空中呈現為波紋狀、魚鱗狀或者放射狀的形態。
這些云的出現也許預示著天氣的變化,但是如果把云當作地震的前兆,是完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對此,中國氣象局和地震局的官方也曾多次辟謠所謂的“地震云”與地震沒有任何關聯。
謠言二:“天現紅光”與地震有關
除“地震云”外,網絡上還流傳有地震前“天現紅光”的說法,特別是此次山東平原地震前后多地天空出現“紅光”,很多人懷疑這一“異象”與地震有關。
這也是一種沒有根據的說法。
其實,生活中經常見到天空中泛起紅光,其出現的原因是太陽光進入大氣層后的散射現象,與地下介質的運動無關,沒必要因為這種天空中的“紅光”產生不必要的恐慌。
謠言三:地震多發于夏季和夜間
除開天氣現象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地震通常發生于夏季,且多發于夜間,這其實是一種認識上的錯覺。
首先,地震的發生與季節并沒有任何關系。季節變換是由于地球和太陽之間天體運動造成的,這種變換會為地球表面帶來溫度上的變化。但季節變換相對于球內部物質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針對這一問題,地震研究人員曾經統計了全球地震臺網的地震數據,發現近十年內全球夏季和冬季發生 6 級以上地震的數量差距極小。
同理,晝夜的響就更小了,所以地震多發于夜間的說法也是沒有依據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地震發生于夜間,它的危害肯定是更大的,因為此時處于睡夢中的人們可能無法注意到地震預警信息并做出及時的避難反應。
謠言四:動物能預報地震
另一種關于地震的說法是利用動物的各種“異常行為”可以預報地震,例如家中的狗狂吠、蟾蜍成群遷徙、鳥類亂飛等,因為動物具有超出人類的聽覺系統,能夠感知即將到來的地震。
但動物異常行為預報地震這件事,其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要知道,造成動物異常行為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環境溫度、氣壓、濕度;周圍氣體味道、聲音;動物生活習性等。
所以動物異常行為根本不能說明是對大地震產生了預知。
就拿很多傳謠者口中的“蛤蟆成群”來說,其實那是蛤蟆聚集產卵呢。
另外,針對“動物預報地震”這一問題,國內外其實有很多相關的統計研究,研究人員確實發現在有些大地震之前有些動物異常現象,但是也有一些大地震之前沒有動物異常現象。
因此,無法判斷動物異常行為與地震發生具有相關性。
筆者認為,利用某些動物的“異常活動”去預報地震顯然是不科學的,動物的“異常行為”是難以界定的,其次影響因素太多。
地震雖可怕,但不要輕信謠言!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與地震相關的謠言?歸根到底還是由于當前大眾對地震的本質過程了解不足,由未知而產生恐懼。
大家從心底里認為地震是一種罕見且異常的災難,于是想把地震與生活中的某些“異象”聯系起來,所以才有了諸如“地震云”“天現紅光”和“動物異常”的說法。
其實,地震和臺風、暴雨、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的自然現象。
從古至今,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從來沒有停止過“震動”,地球上每年約發生 500 多萬次地震,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只不過,它們之中絕大多數太小或離我們太深,人們感覺不到。
其中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 7 級以上地震,每年大約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這樣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每年也只有一兩次。
因此,無需對地震本身產生畏懼和恐慌。
其次,生活中的所謂“異象”通常是由于我們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了解還不夠深入,一旦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了解了這些現象的本質,就不會覺得它們如此神秘而異常了。
讓普通大眾真正了解自然現象的本質,這也是我們當前科普工作的重要意義之一。
目前,地震預測和預報是世界公認的科學難題,在國內外都處于探索階段。全世界的地球科學家和地震學家,都在努力探索地震預測和預報的理論和方法,目前地震預報在科學上尚未突破。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5-5133-0.html“地震云”、“天現紅光”……山東地震早有預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