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將新的1TB硬盤安裝到電腦上時,你總會滿懷期待地分配一個盤符,不過點開此電腦后又會發現,1TB硬盤的容量只有931GB,而4TB硬盤的容量更是只有3.63TB,到底是哪里縮水了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存儲容量"縮水"是因為硬盤廠商與操作系統采用了不同的數字計算標準。硬盤制造商普遍采用十進制(以10為基數)標注容量,而計算機操作系統則使用二進制(以2為基數)計算和顯示存儲空間。
按照國際標準,硬盤廠商定義的1TB(Terabyte)等于1000^4字節,十進制計算方式與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千克、千米等單位體系一致。不過,計算機內部采用二進制系統工作,1TiB(Tebibyte)等于1024^4字節,也就出現了差異。
所以當一個容量1TB的硬盤安裝到電腦之后,電腦的識別容量的過程不是除以1000,而是在從GB到MB到KB每個環節都除以1024,也就是1000^4÷1024÷1024÷1024=931,也就是我們看到931GB總容量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macOS,安卓,以及iOS系統的新版本都采用了十進制,硬盤在換算容量的時候就沒有折損了,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在MacBook和手機上看到的存儲容量是256GB,512GB這樣沒有“縮水”的數字,實際上硬盤的容量和Windows上是一致的,純粹就是十進制和二進制的計算差異,至于未來Windows系統是否會改用十進制,那就是另一個疑問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固態硬盤普及之后,因為采用的顆粒不同,同樣1TB的固態硬盤可用空間是不一樣的,有些使用的是1024GB顆粒,有些是1000GB顆粒,還有960GB顆粒。
對應到Windows電腦上識別出來的容量就是953GB,931GB和894GB,容量能相差60GB,注重容量的玩家也要提前看清楚。
為了減少不同算法導致的差異,國際電工委員會正在推動二進制單位標準化進程,就是在容量的單位中間加一個i表示二進制,比如1GiB=1024MiB,1TiB=1024GiB,用以和1000進制的單位做區分,并將此規范逐步推廣,未來我們在購買硬盤等產品的時候,可能就會有TB和TiB雙重標注容量了。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4-174492-0.html為什么1TB硬盤只有931GB容量:原因揭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