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圈現人生百態,曾經“華南城四少”之一的有棵樹翻盤路漫漫。
有棵樹今日發布的2023年度業績報告稱,在報告期內,有棵樹實現營收4.6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0.01%;歸母凈利潤為-4.8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2.1%。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暴露了有棵樹現在的“慘狀”。
有棵樹2023年度報告 圖源:有棵樹
對于營收下滑和凈利潤虧損的原因,有棵樹主要將其歸咎于受歷史債務和資金壓力等影響,公司跨境電商業務仍未復蘇,虧損1.24億元;公司提銀行貸款利息、罰息等約2036.25萬元;軟件服務等非核心業務仍有虧損以及減值資產。
事實上,有棵樹混到如今這般田地一切都有跡可循。在2021年4月亞馬遜那場封號潮中,有棵樹約有340個站點被封禁或凍結,店鋪累計被凍結資金高達1.3億元,而亞馬遜平臺是有棵樹的主要收入來源,打擊自然是毀滅性的。
自此,有棵樹的業績一路下滑,再難見到好轉的跡象。2022年,有棵樹營收僅為7.74億元,在一筆應收賬款中,壞賬準備達到1.03億元,計提比例高達99.2%,計提理由是亞馬遜資金凍結,解凍遙遙無期。
2023年,有棵樹在亞馬遜的營收僅有1億元,相比2022年的2億元幾乎是砍半;在速賣通的營收也從2022年的1.8億元下降到7900萬元。
主流平臺營收下滑 圖源:有棵樹
跨境電商業務頹勢盡顯,有棵樹想要翻盤幾乎成了一種“奢望”。
公司業績遲遲無法回暖,再加上巨額債款傍身,有棵樹面臨著嚴重的現金流短缺風險。
截至本日,有棵樹上市公司銀行貸款本金余額為3.06億元,均已全部逾期。貸款逾期未還,借款方自然不會松口,有棵樹的債務風波也是一波接一波。
早在今年2月,有棵樹無力償還江蘇紫金銀行的40萬元貸款(分期還款,本金為750萬元),導致部分貸款發生逾期;就在最近,有棵樹還因無力償還2640萬元的銀行貸款,被借款方中國光大銀行告上法庭。
有棵樹被告上法庭 圖源:有棵樹
有棵樹的糟心事還遠不止于此,今年2月,有棵樹被債權人申請進行重整,并于3月進入了預重整階段。另外,由于此次年度報告中顯示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對有棵樹公司股票交易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被債主申請重組 圖源:有棵樹
對于現在的有棵樹來說,要想活下去要么拿回那筆被凍結的上億元資金,要么是有人愿意砸錢幫助公司渡過難關。當然,有棵樹也在不停“自救”。
今年1月和3月,有棵樹對亞馬遜歐洲以及國內多家公司提起訴訟,指控亞馬遜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導致自己造成經濟損失,涉案金額合計超過800萬元。
再比如,在2023年度報告中可以得知,有棵樹計劃2024年在電商主業上,側重聚焦特定品類,開發優質自有品牌,推進品牌化戰略轉型。
有棵樹跌落神壇的例子其實也給了跨境電商行業一個警示。隨著電商紅利慢慢消失,鋪貨模式已經行不通了,如今品牌化轉型正成為關鍵。至于有棵樹公司本身,要想重回昔日之風采,怕是難上加難。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3-86035-0.html負債累累,有棵樹一年虧損4.6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