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環境雖好,但任何行業的興起,也總伴隨著風險的存在。
最近,有知情人士透露,為了防止瞞報和虛報,美國海關開始對進口貨物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查,其中低價值貨物成為重點查驗對象。
具體而言,美國海關針對Type 86清關的查驗力度持續加大,甚至出臺了新規定,要求賣家在貨物到達前或貨物到達時提交數據集,其中包括產品說明和HS編碼等。
出臺清關新規 圖源:UPS
如果賣家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相關數據,那么貨物就會被扣留,無法進入美國境內,更嚴重者還會面臨嚴厲的行政處罰和罰款。
先來簡單了解下86型進口貨物,其屬于自愿提交的類型,適用于在原產國總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電商貨物。以往這類低價值貨物可以在貨物到達的15天內提交詳細的數據集,但在此次新規定出臺后,這對賣家提交的時間做出了更高要求。
86型進口貨物 圖源:descrtes
對于此次嚴查低價值貨物的原因,美國海關表示,現在流入美國的小額包裹越來越多,其中很多都存在假冒產品、侵犯知識產權、低估價值、描述錯誤等行為。這導致報關行在執行入境清關的工作時耗時又耗力,新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輕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不止是低價值貨物,目前美國常規查驗率也在飆升,各地海關持續開展隨機查驗。其中嬰幼兒用品、電子產品等是查驗重災區,各位賣家還需多留個心眼。
事實上,美國海關查驗率在某一段時間內上升幾乎是每年都會發生的事。
在去年9月旺季時期,美國海關就發布公告稱,由于發現大量進口貨物申報資料和實際貨物不符合,其將嚴格檢查,防止虛報和瞞報。一旦發現商品有違規現象,美國海關有權將貨物進行扣留。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將嚴格檢查通知 圖源:CBP
隨后在同月底,美國各地海關就加大了對進口貨物的查驗力度,其中洛杉磯港、長灘港、芝加哥港等多個大型港口的查驗率直接飆升,西雅圖、休斯敦和邁阿密等港口的檢驗站甚至出現爆滿的情況。
除了美國海關,歐洲海關對貨物的查驗情況也變得愈發嚴格。若是貨物遭到扣留,不僅是賣家無法進行正常交易,連貨代也會陷入“漩渦”之中。
今年3月,一貨代自稱因多次遭到貨物查驗,目前陷入了資金困難,情況不容樂觀。據了解,該貨代去年2月在比利時的一個亞馬遜普貨柜被扣,賠償80多萬元;在波蘭被查驗2個柜子,賠償120萬元;同年8月在波蘭、荷蘭、漢堡被查驗5個箱子,損失150萬元……
貨代資金鏈斷裂 圖源:海犀網
多次遭海關查驗,貨物被全部扣留在海外倉無法處理,貨代自然無力承受。最后很多貨代拖欠清關費跑路,賣家因此財貨兩失,損失慘重。
因此,此次美國海關頒布新規將進一步嚴厲打擊這類違規行為。目前安全合規化出海已成大勢,賣家在通關過程中需準備充分的文件資料,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確保貨物能順利通關。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3-85350-0.html美國海關嚴查這類貨物,賣家需提高警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