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標志性的ChatGPT誕生開始,生成式AI的發展才不過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就已經進入了比較成熟的階段。
無論是作為基座的大語言模型,還是遍布眾多場景的應用,生成式AI都已慢慢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工作中。
不過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如今的大量AI應用仍然只是傳統應用+AI增強的方式,并沒有真正顛覆式的殺手級應用,而且在AI開發方面也面臨諸多不便和困難,AI硬件的潛力并沒有真正釋放出來。
這一點需要包括硬件廠商、終端廠商、系統廠商、應用廠商在內的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作為上游和底層的硬件廠商,責任更加義不容辭。
近日,聯發科舉辦了第二屆開發者大會 2025(MDDC 2025),集中展示了聯發科在AI硬件、AI技術、AI開發、AI應用等方面的新成果與思考。
硬件上帶來了全新的天璣9400+智能體AI芯片,軟件上帶來了天璣AI開發套件2.0、天璣開發工具集。軟硬一體,充分彰顯了“發哥”的積極領導力和深遠影響力。
【AI下一步該怎么走?聯發科已經找到方向】
在聯發科看來,未來屬于“智能體”(Agentic),從智能升級為智慧,AI也從被動服務升級為主動服務。
在去年10月發布的天璣9400移動平臺上,聯發科就首次提出了天璣AI智能體化引擎的概念,展示了相關應用演示,讓我們觸摸到了智能體化AI的冰山一角。
如今,聯發科對于智能體化AI逐漸有了更深入的認知。所謂智能體,寬泛的概念是指通過設計工作流、利用工具,自主執行任務的系統或程序,具備自主感知、自主決策、自主執行、持續學習等核心能力。
在聯發科看來,智能體化用戶體驗應當具備5大關鍵特征:主動及時、知你懂你、互動協作、學習進化、專屬隱私信息守護。
這背后離不開強勁的算力、超高的能效、先進的模型推理能力、全面的安全技術等支持,軟硬結合才能帶來佳體驗。
在MDDC 2025大會上,聯發科聯合多位行業伙伴共同啟動“天璣智能體化體驗 領航計劃”,打通軟硬件生態鏈條,全方位賦能開發者。
【智能體AI芯更進一步:發布天璣9400+】
聯發科正式帶來升級版天璣9400+,采用第二代全大核架構,8核CPU包含1個主頻高達3.73GHz的Arm Cortex-X925超大核,以及3個Cortex-X4超大核和4個Cortex-A720大核;集成MediaTek第八代AI處理器NPU890,支持全球廣泛的大語言模型;
新增支持北斗衛星軌道信息,視距內手機對手機的藍牙連接擴展至10公里,連接距離是天璣9400的6.6倍。
此外,在AI方面則迎來了不小的升級。
行業首發搭載天璣增強型推理解碼技術(SpD+),解碼能力對比標準版SpD再提升20%。
支持前沿端側推理技術,推理準確率反超云端大模型。
支持前沿端側深度思考模型,思考更深入,得到的答案也更加準確。
天璣9400+ ETHZ AI基準測試成績高達8507分,對比天璣9400大幅增加了25%之多。
一系列的升級似乎都在說明,天璣9400+已跳脫出常規意義上“Plus”產品的定義,以強大的端側AI能力,實現端側多模態智能體的跨應用執行,滿足終端用戶對高智能、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的多重體驗需求。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2-144380-0.html聯發科提出“AI的下一站”!還有到達的優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