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發(fā)布的真我 GT5 Pro 性價比奇高,起售價 3399 元起,配置卻很全面。在托尼看來,它屬于那種少有的 “ 晚買不一定享折扣 ” 的機型,因為一開始的定價就比較極限,后面反而沒有太多降價空間。
這次托尼拿到的真我 GT7 Pro ,感覺也已經提前殺死了性價比的比賽。
同樣都是新的驍龍 8 至尊版旗艦,都以 12+256GB 的版本來看:剛剛發(fā)布的一加 13 要 4499 元,榮耀 Magic7 售價 4499 元,iQOO 13 要 3999 元。
小米作為曾經的性價比之王都告別 3999 了,小米 15 也是 4499 元起售。
結果真我 3599 元起售,甚至配置也是 12+256GB 起,而且 12+512GB 的版本也不超過 4000 元?!
照例先來個省流版,真我 GT7 Pro 的優(yōu)點是超聲波指紋( 支持水下解鎖 ), 6500 mAh 電池配 120W 閃充,擁有大容量電池,還能保持高功率快充,在這個價位確實難得;再加上 IP68&IP69 級的防塵防水,托尼感覺硬件上堆得挺滿。
再加上 realme UI 6 繼承了 OPPO ColorOS 15 的絕大部分體驗,甚至在小細節(jié)上還點越級反超;還有 3x 潛望長焦,以及賈樟柯的電影濾鏡。
缺點嘛也有,但在這個價格面前,托尼甚至覺得完全可以自適應。那具體的優(yōu)缺點表現(xiàn)如何,接下來跟大伙兒好好聊聊。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細節(jié)
還是先從外觀看起,整體色調是很騷氣的橙紅色,這個版本叫火星探索版,磨砂玻璃的表面有暈開的淺色紋理,模擬火星地表。
磨砂的金屬邊框和攝像頭 Deco 也有點相近色系 Tone on Tone ( 同色深淺調 )搭配的感覺,處理得挺有質感,并且基本不沾指紋,這一點好評。
屏幕四面微曲,立邊中框的過渡處理也都有,但你要說手感好,那肯定談不上。畢竟 6.78 英寸的大小,重量也有 223g ,握持上還是會有一些墜手感。
然后還有一點,不知道算不算 “ 列文虎克 ” 行為:手機屏幕朝下平放看的話,音量鍵和電源鍵位置要更靠近背板那一面,這個不居中有點逼死強迫癥。
真我 GT7 Pro 的正面是來自老朋友三星的 1.5K 分辨率屏幕,在色彩管理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用戶能自己調整色彩模式里的 R/G/B 值的比例。
對色彩和更挑剔的小伙伴,可以獲得比之前更細致的自定義屏幕顯示效果,畢竟在小圓盤里滑動調整不夠直觀。
感覺今年各個品牌真的是在屏幕技術上卷起來了。之前托尼體驗 iQOO 13 的時候,就有這個感慨, iQOO 拿出了圓偏振光這個護眼方案,但這次真我 GT7 Pro 又更進了一步,直接從屏幕里去掉了偏光片。。。
跟大家簡單解釋一下,當環(huán)境光過強或者光線比較復雜時,手機屏幕的顯示內容會受影響。大多數(shù) OLED 屏幕都要靠偏光片層進行簡單的線性過濾,讓環(huán)境光發(fā)生偏折,只留下屏幕發(fā)射的光,讓屏幕顯示更清晰。
但這樣環(huán)境光都被轉變成了線偏振光,就會對人眼形成集中的刺激,長時間看屏幕就容易不舒服。
iQOO 的做法是在屏幕中加入圓偏振光層,把線性偏光變成更均勻的圓偏振光,眼睛相對不容易疲勞。但真我 GT7 Pro 的無偏振光技術,采用了一種能夠阻擋外部光線反射的屏幕疊層結構,以彩色濾光膜取代偏光片,降低 OLED 屏幕對環(huán)境光的反射。
其他的方面,真我 GT7 Pro 還支持全亮度單脈沖調光,也算跟上了旗艦的第一梯隊,再加上還有杜比視界的認證。。。真我說是要挑戰(zhàn)萬元內好的屏幕,感覺也不是太夸張,畢竟之前萬元級別的折疊屏才會采用去偏振光技術。
托尼只能說,讓這樣的技術普及再多一些。
性能方面,旗艦機的標配,例如 LPDDR5X 內存和 UFS 4.0,真我 GT7 Pro 也全都有。而且這段時間大家聽我們講驍龍 8 至尊版估計也聽膩了,直接給大家看跑分和游戲表現(xiàn)吧。
奇怪的是卸載所有預裝的 APP,開啟飛行模式,真我 GT7 Pro 的安兔兔跑分只有接近 280 萬的表現(xiàn)。不過也有可能是體質問題,我們拿到的這臺機器存在一些偏差。
游戲方面,性能模式下室溫環(huán)境,真我 GT7 Pro 同時開啟游戲插幀和游戲超分,《 原神 》須彌城跑圖 30 分鐘依舊能穩(wěn)定在 120 幀,游戲幀率基本是一條直線,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波動。
其實現(xiàn)在配置跟散熱相對都比較成熟,各家在游戲體驗方面也很難拉開太大的差距,真我 GT7 Pro 的表現(xiàn)也符合旗艦的游戲水準。
影像方面,真我 GT7 Pro 搭載 5000 萬像素主攝、 5000 萬像素 3 倍潛望長焦以及 800 萬像素超廣角。當然主要的亮點,還是這個價位少有的潛望式長焦:索尼 IMX882 ,也是 OPPO Find X8 和一加 13 的同款。果然是關系緊密的歐加集團。
長焦的好處,是能壓縮空間,簡化構圖,突出主體,相信大家已經聽托尼說過太多遍了。配合真我 GT7 Pro 的影像算法,成像效果反正托尼是挺滿意的。即使拉到 6x,可用性依舊很高。向左滑動查看樣張
而且真我 GT7 Pro 的這顆長焦支持微距功能,也給拍攝帶來了更多可玩性。反正托尼體驗下來,感受很明顯的一點是它的綜合素質真的有點領先于這個價位段。
向左滑動查看
前面也提到,真我 GT7 Pro 還有個特有的色彩模式,那就是賈樟柯濾鏡。手機品牌跟電影導演聯(lián)合整活兒,大家估計也都見過很多次了。那賈樟柯濾鏡有啥不一樣呢?
托尼想了下,在取景器里預覽的時候,就能讓使用者感受到記錄到的色彩明顯變得不一樣,大家也可以直接看樣張感受一下。
向左滑動查看
向左滑動查看
而且像 OPPO Find X8 系列的柔焦人像和膠片人像等功能真我 GT7 Pro 都具備,而且它還有 IP68 & IP69 級的防塵防水,所以手機也支持水下拍攝。。。
比較讓人驚喜的一點是,真我 GT7 Pro 也支持多 200 張抓拍。但可惜的是,它并沒有像一加 13 一樣,拿到 OPPO Find X8 系列同款的無影抓拍算法。
也就是在實際拍攝時,在按住快門不動的情況下抓拍,拍下的照片并不會觸發(fā)全量的算法。你需要快速點按快門,才能獲得更高質量的抓拍。
如果能拿到 Find X8 系列的無影抓拍功能,那真我 GT7 Pro 的 3599,含金量可就太高了。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會不會下放呢?
后跟大家聊聊系統(tǒng),托尼對 realme UI 6 的感覺就是,它基本接近 ColorOS 15 系統(tǒng)的流暢體驗。托尼細致對比了一下真我 GT7 Pro 和 OPPO Find X8 Pro,動畫效果的流暢度沒啥區(qū)別,指紋解鎖時后畫面繼續(xù)渲染的小細節(jié)前者都繼承了。
甚至在部分交互上真我 GT7 Pro 還有反超 ColorOS 15 的體驗,比如在文件中轉站( 暫時存儲內容 )的基礎上, AI 傳送門可以跨 APP 拖拽照片,這明顯效率要更快。而且 GT7 Pro 可以雙擊背殼快捷掃碼。
這么說吧,這倆功能托尼翻了下 OPPO Find X8 Pro ,發(fā)現(xiàn)它( 暫時 )竟然沒有。。。這下可真有點越級而上的意思了。
當然,還是要說當然,真我 GT7 Pro 還是有一些地方沒做到盡善盡美。
除了剛才提到的 Find X8 系列無影抓拍算法沒有拿到下放,而且 realme UI 6 在一些細節(jié)功能上也沒有 ColorOS 15 全面。
像手套模式、 AI 去反光、隔空接聽來電和全息音頻等等提升日常使用感的細節(jié),真我 GT7 Pro 暫時也是沒有的。可能里面的部分功能要等到后續(xù) OTA 才能補齊了。
其他的像屏幕沒有 2K 分辨率,沒有無線充電,手感也沒那么好,也都有點可惜。
但一想到價格,托尼馬上就覺得是自己太過苛刻。在今年這個紛紛漲價的前提下,這應該是第一臺將 12+512GB 的驍龍 8 至尊版賣到 4000 元以內的機器吧?
而且真我 GT7 Pro 的屏幕、快充、續(xù)航、性能、系統(tǒng)、影像幾乎能跟其他品牌的 Pro 版放在一起討論,已經足夠說明誠意了。真我都已經這個價格了,真不知道接下來的 Redmi K80 系列要怎么接招。。。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2-125708-0.html年度性價比手機 要被真我GT7 Pro預定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