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消息,讓青少年學少兒編程就是為了讓孩子成為程序員嗎?猿編程創始人李翊顯然認為不是。
在2023教育科技大會上,李翊就對當前家長們的上述疑問給出了明確回答,他表示,培養孩子成為程序員不是編程教育的目的,關鍵是在學習掌握編程語言的過程中,去發展孩子的計算思維, 讓其擁有創造能力、打開廣闊的未來科技視野,培養人工智能時代下的科技少年。
今年10月24日猿編程將迎來6周年生日,截止目前,已有數百萬學員在猿編程創作平臺IDE完成了600多萬個作品,3億多行代碼創作。
六年來,李翊幾乎每天上午都要與團隊“磨課”,在他看來,在線學習平臺區別于線下服務機構的核心,并非表面上看到的更低成本,而是能在內容體系與產品服務上,做及時與持續的優化和迭代。在這點上,猿編程團隊尤為重視和堅持。
程序員出身、專注青少年編程教育多年的李翊對青少年編程教育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實踐,他提出的“四個一”培養模型,即編程語言、計算思維、創造能力、未來視野,并以此作為猿編程教研研發原則。
首先,編程語言。
李翊認為,編程語言是未來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基石,它可以作為除了自然語言、數學語言的人類第三大語言。
孩子們在剛開始接觸編程的時候,猿編程課程會將編程語言與智能硬件結合。孩子們可以先做出一個自己的智能硬件產品,然后再編寫程序去控制它,代碼相對簡單,但這種控制的感覺是非常直接的,能夠讓孩子理解到編程的魅力。
雙師大班直播課模式是猿編程課程區別于其它以AI課為主的在線服務機構的特點。李翊認為,直播課模式更適合編程語言這樣專業性和體系化強的教學內容,對于青少年來講,相對更具互動性和固定上課進度的直播課,更有助于他們完成從0到1的過程,而AI課則適合自由化、片段式、充電型的學習,兩者相得益彰。此外,直播課更有團體學習氛圍,一起討論一起分享創意,其社交屬性更能提升學習體驗。同時,直播課可以將最新的科技成果、創新應用做到及時的分享、授課,讓孩子們第一時間感受到前沿科技的魅力。
其次,計算思維。
李翊表示,讓孩子領悟到知識背后的智慧,這是計算思維。我們會提取計算機領域,算法領域,信息科技領域以及通用的思維方法,基于這樣的基礎,從里面提煉出內容,通過內容講計算思維。
李翊特別介紹到,猿編程的《計算思維》是希望帶領孩子探索計算機知識背后的智慧,培養他們建立抽象、分解、歸納、 算法、評估等思維模式,并能靈活應用于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第三,創造能力。
在猿編程的理念中,創造能力被定義為讓想法變成現實的能力,李翊認為最重要的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可創造的環境,基于IDE這一國內領先的少兒編程創作平臺,猿編程社區成為了以青少年編程作品為載體,學員們進行代碼交流的編程社交平臺,豐富優質的作品資源、活躍的社交氛圍與各類交流工具、多彩的編程活動與嚴謹的效果反饋,讓社區成為青少年們創造力迸發的搖籃。
第四,未來視野。
李翊強調,未來視野是猿編程人工智能教育培養模型中的重要一項。讓孩子們從更廣闊的領域了解未來科技。希望孩子了解不僅僅是當前經典的科普,還有未來的科普。猿編程即將推出未來科技課,包括人工智能,芯片,腦科技,航天等。
李翊稱,“培養人工智能時代下的科技少年”是猿編程的品牌使命,在校園和童書這兩款產品上也同步并進。目前,猿編程校園已為超過1500所中小學提供人工智能創新教育整體解決方案。猿編程童書系列也正在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孩子打造前沿科普讀物,累計暢銷近80萬冊,被10余家國家級、市級圖書館及權威媒體書單推薦。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1-14528-0.html猿編程創始人李翊:培養人工智能時代下的科技少年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