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在3月6日舉行的行家說LED顯示屏及MLED產業鏈2025年藍圖峰會上,雷曼光電(300162.SZ)技術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屠孟龍發表演講時透露,雷曼光電早在2021年就開啟了Micro級MIP技術的預研,3年多來一直和上游芯片廠商共同攻克技術瓶頸,到2024年,公司的Micro級MIP技術已趨于成熟并實現小批量試產,首款采用Micro級MIP器件的COB顯示產品也將在3月7日-3月9日舉辦的ISLE展上亮相。
始終致力于多元技術路線的協同創新
一直以來,雷曼光電都是COB技術路線的引領者。公司從2013年就開始進行COB技術的可行性研究以來,先后掌握了COB正裝、倒裝,像素引擎等多種先進的技術工藝路線,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方向。依托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雷曼光電2018年在業內率先發布并量產基于COB技術的超高清顯示產品,又于 2023年創新性地推出了首款PM驅動玻璃基Micro LED顯示屏,創新技術應用遙遙領先行業。
然而,在COB領域遙遙領先的情況下,雷曼光電為何還要布局MIP技術路線?
屠孟龍表示,雷曼光電作為全球COB顯示技術的領軍企業,始終致力于多元技術路線的協同創新。LED發光芯片微縮化是Micro LED顯示行業不斷降低成本的有效路徑,P1.0以下微間距顯示主要的技術路線不僅有PCB基板的COB顯示技術和AM/PM驅動的玻璃基顯示技術(COG技術),還有當前行業內討論較為火熱的MIP技術。
他認為,MIP技術根據LED芯片的不同,可分為Mini級MIP和Micro級MIP。Mini級MIP采用倒裝芯片與傳統SMT封裝工藝,適配P0.6以上間距需求,兼顧產業鏈兼容性;Micro級MIP則通過巨量轉移與藍膜出貨技術,支持P0.4以上超微間距顯示,可為長期降本提供了技術儲備。
MIP與COB均被視為未來LED封裝的關鍵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MiP技術是一種芯片級的封裝技術,其具體制程是在外延片上將Micro LED芯片巨量轉移到載板上,然后直接封裝,切割后再進行檢測和混光,其一大特點是繼承了SMD制作工藝,對現有生產設備可良好兼容,降低廠商對重資產的投資,與COB技術一同被視為未來LED封裝關鍵技術。
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計,隨著COB、MiP技術的不斷成熟,超小間距LED顯示屏成本下滑,LED顯示屏市場規模有望保持快速成長,其中,P2.5以下LED顯示屏市場規模在2027年將達到73.89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到12%,P1.0以下LED顯示屏市場規模在2027年將達到11.45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到34%。
雷曼光電作為掌握COB和MIP雙重核心技術,并且積極推動COB+MIP新布局的企業,未來或有望成為LED微間距顯示屏市場增長的重要受益者之一。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0-136634-0.html雷曼光電MIP技術MicroLED小批量試產,COB+MIP融合創新開啟未來新征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