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孟加拉,可是相當鬧騰。
軍方、學生、老政府、新政府。。。擱那開了一把大亂斗。
后一名叫穆罕默德 · 尤努斯的人,征服各方,成為了孟加拉臨時總理。
要知道,尤努斯老爺子今年已經 84 歲了,他有啥魔力能夠讓大家都服氣呢?
可能對中國人來說,尤努斯的名字絕大多人都沒聽過,但在世界上,他可能是出名的孟加拉人。
他是著名的銀行家、經濟學家,曾經因為拯救數千萬老百姓于貧困中,還拿到了諾貝爾和平獎。
而他的方法大伙們可能都猜不到,那就是成立了個銀行,給 1061 萬窮人放小額貸款。。。我知道放貸、和諾貝爾和平獎之間好像差著十萬八千里。
但現實,就是這么精彩。。。
咱們把鏡頭拉到上個世紀,當時的尤努斯老哥,作為土生土長的孟加拉人,畢業后在當地的一所大學當經濟學教授。
1974 年的時候,布拉瑪普特拉何爆發大洪水,導致孟加拉國內水稻遭到大量破壞,糧食嚴重不足。
終釀成了全國大饑荒,有學者表示這場災難害死了 150 多萬人。
而在這種環境下,尤努斯老哥在孟加拉國的的貧困村調研時,遇到了一名叫蘇菲亞 · 貝古姆 ( Sufia Begum ) 的婦女。
而這位沒啥文化的大媽,給尤努斯教授,上了一節真正的經濟學課。
按照貝古姆大媽的介紹,她和附近的鄰居,一直都干著 “ 編竹籃 ” 的生意來補貼家用。
可憐的是,貝古姆們家里,卻窮到連買竹子編籃子的錢都沒有。
于是,她們只能去找 “ 中間人( paikars ) ” 借錢,但中間人給了條硬性規定,借了他錢的人,編出來的竹籃只能賣給他。
這么一來,貝古姆們每次從中間人那借 22 美分買竹子編成籃子,然后按照 24 美分的價格賣回給中間人,其中 22 美分直接用來抵債,后她們只能收到 2 美分的利潤。。。
而這微薄的 2 美分,很快就在生活中飛速被消耗,以至于這些婦女家庭一戶又一戶、一代又一代,永遠陷入在這種 “ 連攢 22 美分都不可能 ” 的局面。
可能有不少人會說,干嘛不去銀行貸款呢?
可陷入這種困境的人,往往都無法成為銀行的 “ 客戶 ” 。
因為銀行貸款往往都是需要抵押物、正當職業、穩定收入、無不良信用記錄等等要求。
可如果有了這些能從銀行貸款的條件,那貝古姆又怎么會落到這種地步呢?
當然,也正是由于貝古姆們實在太多,所以當地還盛行一種高利貸,而這些高利貸往往要求一周一成的利息,甚至有的時候能有一天一成的利息。。。
顯然,借這種高利貸還不如找中間人。
于是,這種永遠疲于奔命、永遠剛剛夠活下去的狀態,縈繞在成千上萬孟加拉人身上。
在了解到這個問題后,尤努斯簡直懵了,他每天在大學校園里,和自己學生高談闊論著幾百萬幾十億美元的經濟問題,但就在離學校一腳油門的地方,生與死的問題有時候只是幾美分。
尤努斯強壓下想直接幫貝古姆還錢的想法,因為他覺得貝古姆并不是想當乞丐,只是單純送錢,并不能解決問題。
于是,尤努斯直接找了自己的學生,在喬布拉村統計看看有多少家庭和貝古姆情況類似。
后,他們找到了 42 個家庭,尤努斯拿出了 27 美元,讓他們還掉中間人的貸款,然后自由地買原材料、編籃子,想把籃子賣給誰就賣給誰,等賺了錢再還他。
而這,就是后來世界聞名的窮人銀行初的起點。
在和村民進行了第一筆 “ 貸款 ” 后的一周里,尤努斯意識到,光靠自己這么撒幣只能幫到少數人,他所需要的是,成立一個機構,永遠解決這孟加拉特色的 “22 美分問題 ” 。
一開始,尤努斯也把希望寄托到現有的銀行等,但就像我們前面說的一樣,銀行根本不喜歡借錢給真正的窮人。
沒辦法,尤努斯決定自己成立一個窮人銀行。
經過了整整 8 年的奔波,在 1983 年,窮人銀行正式成立。
這個窮人銀行顛覆了我們對銀行幾乎所有的想象,和大家常在市中心見到各色銀行匯聚成的金融中心不同,窮人銀行則是主動把銀行開到鎮子上、村子里,主打就是下沉市場,方便窮人借錢。
可當把主要客戶群體鎖定在了窮人身上后,問題也隨之而來了。
因為他們大多數抗風險能力差,很容易就還不上錢,也就形成了所謂的壞賬。
而為了讓大家能夠按時還款,窮人銀行有自己的一套絲滑小連招。
首先,窮人銀行有多種不同的利率,打個比方:
根據不同人的需求,比如揭不開鍋的,就直接免息;如果是學生貸款利率就 5% ,如果是買房、造房子啥的利率就是 8% ,多也就 20% 的利息。
你可能 20% 利息已經很高了,但和我們前面說的,動輒周息甚至日息 10% 的高利貸來說,它更接近我們常聽說的銀行貸款利率。
而且,它和一般貸款需要抵押物不同,它更接近如今盛行的信用貸概念。
這在上個世紀,對于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們來說,簡直是孟加拉式慈善。。。
那為了讓這些借貸人能夠正常履約、按時還貸,窮人銀行還有一個特殊的擔保合作機制。
每一個從窮人銀行貸款的人都必須加入一個 5-6 人的擔保小組,這個小組成員都有著相似的經濟和社會背景,大多時候還有著很近的社會關系,比如你二叔、二叔的鄰居、我三大爺、我發小的四舅媽等等。
早期窮人銀行奉行連帶責任制度,如果組內出現違約,整個小組都會失去貸款資格,直到欠款全部還清為止。
如今,小組成員雖不再有連帶責任,但如果小組的信用良好,銀行會發給一些任務獎勵,比如再貸款的優先權,貸款額度上漲等等。
所以,從借錢、到怎么用錢、到怎么還錢,整個流程,小組內大家互相監督,互相激勵,才做到了遠超一般銀行的還款率。
而且這個擔保合作小組還能幫忙規劃貸款怎么使用。
尤努斯的自傳里就舉過一個例子,孟加拉達卡省的哈吉拉丈夫是一個盲人,還有三個兒女,每天吃飯都是問題。
當哈吉拉和丈夫說想去窮人銀行貸款,她的丈夫卻以為窮人銀行是個異教組織,并表示如果哈吉拉去貸款就和她離婚。
哈吉拉硬著頭皮偷偷地去了解了窮人銀行,并在擔保小組的鼓勵下從銀行貸款了 50 美元。
而且在擔保小組的建議下,她買了一只小牛和一片稻田。
當她老公看到小牛的時候,完全把離婚的念頭拋到了腦后。
憑借著辛勤勞作,哈吉拉一家子在一年里就還清了貸款,又繼續貸款租了一塊土地用來種香蕉苗,買了第二只牛。
幾年后,哈吉拉有了一塊自己的稻田、山羊、鴨子和雞。
而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千千萬萬窮人銀行的貸款人身上。
靠著這些小招數,窮人銀行已經覆蓋了孟加拉 93% 以上的村子,為超過 1060 萬人提供幫助,貸款總金額超過了 386 億美元,并在還款率上超過了 96% ,幾乎沒有壞賬,遠超任何同行。
也成功讓孟加拉國的絕對貧困率,從 1972 年的 82% 下降到了 2018 年的 11.3% 。
但你不要以為窮人銀行只能在孟加拉這些發展中國家這些地方才能有效果,與之相反,哪怕是在全球富庶的地方之一:美國紐約也收獲了大量用戶。
如今,窮人銀行的模式已經在全球超過 100 個國家和地區內被廣泛采用,正在幫助越來越多的窮人。
但在另一邊,窮人銀行在世界范圍內,也受到了不少爭議。廣泛的討論就是,窮人銀行模式到底是不是真那么神奇。
顯然這個結果并沒有那么樂觀。
首先就是孟加拉貧困率的問題,不少學者認為并不能簡單地歸功于窮人銀行。
因為孟加拉貧困率銳減的這 30 多年,剛好就是他們改革開放的時期。
貧困率的降低,很大程度上是搭上了全球化和產業轉移大船。
除了孟加拉,窮人銀行模式還在一些地區引來了更多爭議。
就拿印度來說,一些印度哥們兒被窮人銀行高達 98% 的還款率和超高回報率吸引,開始了無節制地商業化操作。
一夜之間超過 150 個放貸機構出現,到處給印度的窮人放貸, 5 年里,印度窮人銀行模式放款額,從 2.52 億美元漲到 25 億美元。
可這么多錢并沒有全用來幫印度底層人民,不少反而成了富人、銀行和資本壓榨赤貧者的工具。
因為印度特色的窮人銀行,收著甚至高達 100% 的利息,而且還給窮人過度放貸,支持他們貸款去買首飾、手機和摩托車。
借了這些高利息貸款的印度窮人們,或許享受了一時的風光,但很快就走進了地獄難度。
不少窮人不得不變賣房產、女兒的嫁妝來還貸,甚至還有些被迫賣淫、或者不堪重負選擇自殺了事。
光是印度的安得拉邦,因為無力償還貸款, 9 個月內就有 14364 人自殺。
類似的情況在摩洛哥、墨西哥、巴基斯坦都有發生,這讓尤努斯開創的小額信貸模式在國際上遭到不少質疑。
而尤努斯本人以及窮人銀行的財政問題,也被曝光在大家視野中。
2010 年時,窮人銀行被曝光出,將挪威發展合作署提供的資金,轉移到了其下屬的一個機構。
雖然在挪威政府后來為尤努斯站臺,表示沒能找到任何確鑿的證據,但原作者海內曼卻表示這是挪威政府在包庇尤努斯。
這一事件進一步打擊了窮人銀行以及尤努斯的聲譽,另一邊,與尤努斯素來政見不合的前孟加拉領導人哈西娜也出手 “ 倒尤 ” ,她在記者招待會上,公開指責窮人銀行們是在 “ 吮吸窮人的血液。 ”
隨后,她的政府對格萊珉銀行的行為展開了各種各樣的調查。
2011 年,哈西娜政府以法定退休年齡為由,解除了尤努斯格萊珉銀行行長的職務。
然后他又多次被指控,包括挪用公款、食品安全案件和稅務違規行為。
在今年年初,法院又因尤努斯涉嫌違反勞動法,判處他 6 個月監禁。
就連在文章開頭,一直被拿來當正面案例的農村婦女蘇菲亞 · 貝古姆,也被扒出她并沒能通過窮人銀行改變自己的生活,反而在 1997 年就因為極度貧困和疾病去世,她的子女后代們時至今日也還是窮困潦倒。
所以,這么看起來,光靠尤努斯或者他的窮人銀行,想實現一個國家甚至整個社會的脫貧,顯然有點困難。
在差評君看來,其實扶貧,更多應該是政府的職責。
脫貧,除了經濟發展,更多的要靠強有力的政府和穩定的社會環境。
而小國、弱國之所以會成為小國、弱國,大抵都是欠缺這些條件,孟加拉會出現尤努斯和窮人銀行,以及這個模式在全球出現好壞爭議。
說到底,更多是小國、弱國的一種無奈。
尤努斯和窮人銀行想法很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一些人脫貧,但從現實來看,也會被一些有心之人惡意操作,反而成為揮向人群的有一把鐮刀。
巧合的是,早在 1069 年,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就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
還提出借戶貧富搭配, 10 人為保,互相檢查,目的就是為了避免百姓被高利貸盤剝。
這就是熙寧變法中的青苗法,它和格萊珉模式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但終變法失敗,青苗法不僅沒有減輕百姓的負擔,結果因為缺乏監管,讓本來的低息貸款變成了高利貸,終成了貪官的斂財手段。
窮人銀行模式的小額信貸,初目的是幫助人們消滅貧困,如今卻也有無數人反而又因此陷入貧困。
所以,消滅貧困,并不是簡單靠借幾筆錢、辦幾家銀行就能解決的,這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奮斗的。
“ 貧窮的位置,只應在博物館里。 ”
這是尤努斯口中的理想,也應該是全人類共同的理想。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7-121930-0.html靠給窮人放貸 這老哥成了他們的救世主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