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7月26日消息,近兩年來,演唱會火爆程度前所未有。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739.94億元,達歷史新高。
各地演唱會火熱進行中,面對“一票難求”的情況,有人在朋友圈叫賣有“內部渠道”,到底靠不靠譜呢?
對此,微信安全中心提醒:千萬要提高警惕,切莫落入詐騙分子的陷阱中。
微信官方揭秘了四種常見的演唱會門票詐騙手段,幫助大家識破騙局。
1、宣稱有“內部渠道”?不靠譜
詐騙分子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大量售票信息,自稱是“內部人員”或有“內部渠道”,吸引受害人下單,并在雙方溝通過程中向受害人發送虛假的交易截圖來獲取信任。
一旦受害人進行轉賬,詐騙分子就會攜款逃跑并刪除拉黑。
2、仿冒購票網站?勿點
詐騙分子潛伏在各種微信群中,專門瞄準有購票需求的受害人并添加其為好友,然后向受害人發送仿冒的“購票網站”鏈接,誘導受害人填寫銀行賬號、密碼等敏感信息以完成購票。
一旦受害人填寫這些信息,詐騙分子便會盜刷其銀行卡。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網站中會要求受害人支付保證金,然后以支付或出票失敗為由讓受害人不斷付款,以此實施詐騙。
3、因故“含淚轉讓”門票?莫輕信
詐騙分子在各大交易平臺上發布門票轉讓信息,編造諸如“臨時有事不能去演唱會”或“和朋友鬧矛盾不想去”等理由獲取受害人信任。
一旦有受害人主動詢問,他們便會告知其因為平臺監管,需要私下進行交易。詐騙分子收到受害人的轉賬后便會“失聯”。
4、場外兜售高價門票?慎買
詐騙分子通常在演唱會開場前徘徊在場外,尋找有購票需求的受害人,并以高昂的價格售賣門票。受害人購買后進場驗票時,發現所購“門票”為高仿假票,不僅無法觀看演唱會,還因此損失了一筆錢財。
微信提醒:
購票請在官方購票平臺進行交易,對于自稱“內部人員”或有“內部渠道”的賣家應保持警惕,不要輕信。
不要隨便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不輕易填寫銀行賬號、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
面對非官方渠道兜售的高昂價格門票時應保持理智,不要輕信。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7-103807-0.html微信揭秘:朋友圈那些演唱會內部渠道門票靠不靠譜?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