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美術學院AI藝術創作大模型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發布。此次活動以“思,生萬象”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在藝術創作領域的發展與突破,探討AI技術在藝術創作領域的前沿應用。此次活動還發布了Katacata ai繪畫平臺,同時宣布中央美術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正式成立。
活動中,中央美院數字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棟分析了AI對社會與文化、需求與利益以及人類認知的影響;中央美院建筑學院基礎部副主任曹量從教學的角度剖析了AI作為啟發類工具和減少重復性工作工具的可能性以及AI作為一個教學環節的可能性,人工智能語言大模型領域專家闡述了目前繪圖AI的進展,并從技術的角度暢談對未來的展望。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AI技術將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藝術創作的新畫布,為藝術家們帶來無限的靈感空間,將藝術創作推向新的維度,同時也將為大眾帶來全新的藝術體驗。
央美AI大模型由北京盈悅創想科技有限公司(盈創AI)提供技術支持,由央美與盈創AI、藝趣AI聯合開發訓練。大模型充分利用了央美的豐富教學資源,深度融合了各類藝術風格,為創作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相比其他藝術創作模型,央美AI大模型更加注重中國美術風格的傳承和創新, 在表現中國美術風格上具有優勢。它涵蓋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技法、風格和特點,通過深度學習和持續訓練,全面而精準地把握了中國美術的風格精髓,在創作中更加理想地呈現出了中國式的神韻和魅力。
央美AI大模型的另一大特點是對藝術家風格的融合。央美憑借其深厚的學術積淀和豐富資料積累,為大模型注入了多樣化的藝術家風格,通過吸收不同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和技巧,可以自由地呈現出多種創作特點,為藝術家們提供了新的創作視角和靈感來源,讓探索藝術的過程更具創造性。
在藝術創作層面,央美AI大模型能夠拓寬藝術家的創作邊界,通過分析大量的藝術作品,源源不斷地為創作者提供新的創意靈感和設計構思,輔助其探索更加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從而提供更廣闊的創作空間。
在教學領域,央美AI大模型也將成為重要的教學助手:知識資源庫和定制化的功能,可以為不同藝術學科的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輔助其進行學習和研究,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藝術知識與技能;同時,還可以對藝術作品進行分析和分類,例如識別畫作的風格和年代,或是通過對結構、技法、創作背景等因素的分析,輔助學習者進行藝術理論方面的研究。這不僅可以幫助其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賞藝術作品,更有助于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
關于AI與藝術融合的探索才剛剛開始,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這個領域的研究必將會對藝術創作和產業發展帶來影響和變革。為此,中央美術學院與盈創AI、藝趣AI正式宣布啟動橫向科研項目“人工智能實驗室”。項目旨在深入探索AI技術在美術學科教學以及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等商業領域的應用。項目將重點研究AI如何助力繪畫、雕塑和視覺設計等技巧類訓練,同時為藝術商業化和人才培養提供更多創新思路。通過這一合作,雙方將共同推動AI與藝術的深度融合,為藝術創作和產業發展注入科技的活力。
同時,央美以專業資源庫為盈創AI旗下的Katacata ai繪畫平臺提供持續的專業訓練,為內容工作者提供更多創意靈感,也讓大眾輕松享受繪畫與視頻制作的樂趣。
據悉,央美將繼續發揮藝術領域專業優勢,與盈創AI、藝趣AI持續深入與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AI技術在藝術領域的發展和應用,持續優化模型能力,賦能藝術創作、助力產業升級,共同開創藝術想象空間的新篇章。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61897-0.html央美發布AI大模型,助力藝術與科技產業升級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