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國貨美妝企業又現人事變動。
3月24日,據美妝行業媒體聚美麗消息,相宜本草CEO張舸已在前段時間離職。當日晚間,相宜本草方面向時代財經確認,張舸因個人原因提出離職,目前公司業務不受影響。
2024年6月,張舸跨界履新相宜本草任CEO一職。從履新到離任,張舸擔任相宜本草CEO職務不到一年時間。此前,張舸在金光集團APP(中國)生活紙事業部(金紅葉紙集團有限公司)擔任CEO。
相宜本草創始人、董事長封帥,1968年出生于醫藥世家,2000年創立相宜本草,專注于中草藥護膚領域。在公司發展的二十余年里,相宜本草兩度沖擊IPO未果,CEO及高級管理團隊也歷經數度變更。
時代財經了解到,在張舸離職后,相宜本草還未有新任CEO上任。目前,相宜本草董事長封帥帶領高管團隊坐鎮。
3月25日,時代財經就人事變動細節、公司戰略、資本戰略等問題聯系相宜本草。相宜本草方面回復稱,“目前核心團隊和業務板塊運行穩定,未來若有進一步調整,也將以提升競爭力和效率為目標。我們會適時探索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
漫漫上市路,流水的CEO
相宜本草高管的頻繁變動,伴隨著公司一波三折的上市路。
早在2007年,相宜本草就獲得了今日資本1000萬美元投資,成為國內日化行業首家獲得風投的企業。此后,為了推動公司規范化運營,相宜本草從歐萊雅等外企高薪挖來職業經理人分管重要工作。
但是,相宜本草的首次IPO嘗試并不順利。2012年,相宜本草向上交所遞交IPO招股書。據21世紀經濟報道,籌備上市期間,相宜本草與今日資本就曾出現過明顯分歧。
兩年后(2014年),公司主動終止了上市計劃。彼時,相宜本草表示,終止上市是出于公司戰略多方面考量,商超渠道大環境不理想,公司內部也處在調整期,需要以維護市場穩定為重,同時加強公司抗風險能力。
相宜本草董事長封帥也在內部說明中稱“上市的必要性已不復存在。”
也是在2014年,相宜本草管理層發生重要變動。原相宜本草CEO嚴明辭任,但仍擔任相宜本草董事。此后,相宜本草的多位重要職業經理人相繼離職。
據南方都市報,創始人封帥曾稱,2014年至2016年是相宜本草被錯過的3年,“我們的反應慢了一些,也走了一些彎路。”
2017年6月,嚴明以兼任總裁的身份回歸相宜本草,并提出2020年再入資本市場的目標。
不過,2020年,相宜本草前總裁嚴明再次離職,保留董事一職。同年,曾任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上海家化首席市場官的俞巍,成為相宜本草新CEO。
俞巍上任兩年后,相宜本草IPO進程才有了實質性進展。2022年11月,相宜本草與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隨后,中金公司向上海證監局提交了輔導備案申請材料。
然而,就在沖刺上市的關鍵時期,2024年6月,相宜本草CEO俞巍被曝離職。四個月后,相宜本草官宣與中金公司簽署了終止輔導協議,這也意味著相宜本草A股上市計劃再度折戟。
相宜本草再次表示,終止上市輔導,是基于自身戰略發展及未來資本運作規劃考量。
針對相宜本草新戰略和資本運作規劃的變化,3月25日,相宜本草方面回應時代財經稱:“我們將持續推出更多創新產品,進一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資本運作方面,我們會適時探索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
掉隊的相宜本草,在等一個機會
“上市過程對核心管理層變動的影響是其次。”化妝品行業經營管理專家、美云空間電商的創始人白云虎認為,相宜本草的CEO頻繁更新的核心原因,或是“組織信任機制”的問題。
他進一步解釋,“一方面是公司創始人對于職業經理人價值的認同不夠,他們可能在管理上發生一定分歧;另一方面,業績已經成為判斷職業經理人價值的標準。在當前競爭環境中,相宜本草的業績并不突出,甚至落后于一些后起之秀,導致管理層壓力太大。”
美妝行業資深人士陳晨(化名)亦對時代財經評價道,“CEO要幫董事長解決問題,要對業績負責,在公司尋求上市的情況下,CEO還要把公司所有的體系正規化。”
在行業人士看來,曾手握“王炸”的相宜本草如今已風光不再。
起初,相宜本草憑借草本定位和KA渠道風光一時無兩。相宜本草早期招股書顯示,2009年至2011年,相宜本草營收從3.77億元增至13.35億元,凈利潤從5221.52萬元增長至1.35億元。據界面新聞,在2013年相宜本草年銷售額曾達到23億元。
不過,在2014年之后,相宜本草的銷售表現和市場地位都受到挑戰。
根據國聯證券等機構援引歐睿數據,2012年,相宜本草在中國護膚品市場以2.1%的市占率排名第九。但在2014年至2016年,相宜本草品牌份額排名有所下滑。到了2017年,相宜本草的排名降至第20位。
隨著2017年嚴明回歸,相宜本草祭出了一項轉型計劃,將品牌定位“中草藥護膚專家”,不僅砍掉了兩個定位年輕消費市場的品牌花開和Juicy Tango(覺醒甜果);同時成立產品決策委員會,并押注冷門成分紅景天。
俞巍接手后,相宜本草的轉型仍在繼續。2020年,相宜本草推出高端子品牌“相宜本草·唐”進駐絲芙蘭;從麗人麗妝收回了品牌的電商運營權。
俞巍也曾公開透露相宜本草的轉型成效。2021年全年相宜本草營收同比增長33%,其中線上渠道增長59%,線下渠道增長15%。據北京商報,2022年“雙十一”期間,相宜本草天貓旗艦店GMV突破2億元,同比增長92%。
但是,陳晨認為,對比珀萊雅、韓束等同時代的品牌,相宜本草的轉型有些慢了,“2014年電商渠道興起、2018年成分黨興起、當下抖音渠道和科技興起,這幾波關鍵節點,相宜本草有些沒跟上。”
他認為相宜本草的增長邏輯,也給公司帶來了戰略不夠清晰的問題,“過去數年,相宜本草的增長和內部調整都是以上市為目的。但是,奔著上市做品牌,解決不了品牌自身科研、文化建設等多個維度的短板。”
目前,公開渠道尚未有相宜本草具體銷售數據,但是據白云虎測算,相宜本草目前的銷售體量大不如其巔峰時期。他認為,相宜本草的品牌定位也在限制公司發展。“相宜本草成于本草,也困于本草。此外,國貨草本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大多是低價、平價的標簽,這一消費心智難以改變。目前,國貨品牌還尚未有依靠中草藥成分,在化妝品行業探索出一條打進中高端體系的品牌路徑。”
不過,白云虎和陳晨都認為,作為最先布局中草藥成分的本土品牌之一,相宜本草并沒有被擠下牌桌。2023年11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曾發布公告,鼓勵結合我國傳統優勢項目和特色植物資源開發化妝品新原料,支持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化妝品原料研究創新。
據中國商報,僅2024年上半年,在化妝品企業備案新原料中,植物原料的數量超過2023年、2022年備案數。中國特色成分的開發,已經成為美妝行業爭相布局的又一賽點,歐萊雅、貝泰妮、華熙生物、上海家化、溪木源等企業均數入局。
押寶紅景天的相宜本草,正在轉型和調整中等一個機會。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38716-0.html十余年兩度IPO折戟,相宜本草又一位CEO離職,60后女創始人坐鎮管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