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銀行陸續步入年報發布期,城市商業銀行中的天津銀行和重慶銀行率先揭曉了它們在2024年的經營成績單。
在中國四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中,每家都擁有一家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截至去年9月末,北京銀行的資產規模位居榜首,達到了4萬億元,上海銀行緊隨其后,資產規模為3.86萬億元。相比之下,天津銀行(1578.HK)和重慶銀行(601963.SH)尚未邁入“萬億俱樂部”的門檻。
從年報數據來看,天津銀行在2024年實現了營業收入167.09億元,同比上漲1.5%,歸母凈利潤為38.02億元,同比上漲1.1%。而重慶銀行則實現了營業總收入136.79億元,同比增長3.54%,歸母凈利潤為51.17億元,同比增長3.8%。盡管天津銀行的總收入高于重慶銀行,但在盈利能力上卻稍顯遜色。
近年來,天津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長速度有所放緩,與重慶銀行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從2021年至2024年,天津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速分別為4.7%、5.7%、10.5%和10.1%,而重慶銀行同期的資產規模增速均在10%以上。截至2024年末,天津銀行的資產規模為9260億元,重慶銀行則為8566.4億元,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縮小至不足700億元。
在資本市場上,由于地方城市商業銀行規模相對較小,盈利能力有限,且流動性不及A股市場,它們在港股市場上并不太受歡迎。截至3月24日,天津銀行的總市值為114.73億港元,而重慶銀行的總市值已經超過了300億元。
天津銀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當地的城市信用社。1996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65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組建了“天津城市合作銀行”。經過多年的發展,該行在2007年更名為“天津銀行”,并獲得了跨區域經營的許可。盡管天津銀行在2024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了增長,但增長幅度在已披露業績快報的城商行中并不突出。天津銀行的營收增長并非主要來自核心信貸業務,而是依賴于波動性更強的非息收入項目,如交易凈損益和金融資產終止收益。
相比之下,重慶銀行在已公布的業績快報中雖然排名也不靠前,但其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實現了3%以上的增速,表現中規中矩,也符合該行近年來穩健增長的態勢。重慶銀行在收入端同樣面臨著信貸業務的壓力,但其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和投資收入實現了不錯的增長,盡管體量相對較小,但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在資產規模上,重慶銀行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截至2024年末,該行資產總額較2023年底增加了約967.6億元,增幅達到12.73%,創下2018年以來的新高。存款總額和貸款總額也分別實現了14.3%和12.13%的增幅。重慶銀行表示,這主要得益于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了重點行業和產業的信貸投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重慶銀行的零售貸款不良率有所上升。截至2024年末,該行零售貸款不良余額為26.4億元,較上年增加了7.4億元,零售不良率達到2.71%,較上年底增加了0.73個百分點。其中,個人按揭貸款、經營貸和信用卡透支不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股權結構方面,重慶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渝富資本在財報披露后提高了對重慶銀行的持股比例。根據公告,水務環境計劃通過國有股權無償劃轉方式取得水投集團100%的股權,從而間接取得重慶銀行8.50%的股份。同時,重慶國資委將持有的水務環境80%股權無償劃轉給渝富控股。劃轉完成后,渝富資本及其一致行動人合并持有重慶銀行的比例將從15.15%增至23.65%。
天津銀行和重慶銀行作為各自城市的重要金融機構,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金融環境,它們也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自身的業務結構和經營策略,以保持持續穩健的發展態勢。
對于天津銀行而言,如何在保持營收增長的同時提升盈利能力,以及如何在零售業務上實現突破,將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而對于重慶銀行來說,如何在保持資產規模高速增長的同時,有效控制不良貸款率,保持資產質量穩定,也將是其面臨的重要挑戰。
隨著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和變革,天津銀行和重慶銀行都需要不斷創新和進取,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客戶的需求。只有這樣,它們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舉報 0收藏 0打賞 0評論 0分享 0 更多>同類資訊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38496-0.html天津銀行與重慶銀行業績比拼:市值差異背后的故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智慧記予力伙伴,共創共贏AI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