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達達集團(NASDAQ: DADA)公開宣布,其董事會已于2025年1月25日接收到來自京東集團的初步非約束性收購提案。
根據提案內容,京東集團計劃以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2.0美元(相當于每股普通股0.5美元)的現金價格,收購達達集團所有已發行的普通股。這一提議價格相較于提案提交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幅度達到了約42%。
受該私有化要約消息的影響,達達集團的股價在當日大幅上漲30%。截至最新數據,公司股價為1.83美元,市值約為4.74億美元。若以買方團提出的收購價格計算,達達集團的估值將達到5.2億美元。
為了評估和考慮這一擬議交易,達達集團董事會已專門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該委員會由三名獨立且無利益沖突的董事組成,分別是Baohong Sun、Laura Marie Butler和Jian Han。
回顧過往,京東與達達的合作已持續多年。早在2021年2月,京東集團就通過認購達達集團新發行的普通股,成為了其重要股東。交易完成后,京東持有達達集團51%的股份。隨后在2022年初,京東集團進一步增持達達,持股比例增至52%。
在管理層方面,達達集團也經歷了多次調整。2022年8月,達達集團的創始人蒯佳祺宣布榮休并辭去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主席的職務。隨后,原達達集團副總裁何輝劍升任總裁,全面主持公司的日常工作。同時,時任京東零售CEO辛利軍也接任了達達集團董事會主席一職。
進入2023年,達達集團的管理層再次發生變動。辛利軍辭去公司董事局主席及董事會成員的職務,由京東集團CFO單甦接替其出任達達集團董事會主席和提名委員會成員。同時,達達集團的CFO陳兆明也因個人原因辭職,由Henry Jun Mao接任該職務。
在業務方面,達達集團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2024年,達達集團全面融入了京東生態,其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和京東到家也進行了整合升級,推出了全新的“京東秒送”品牌。
達達集團還公布了內部審計結果,稱獨立審查并未發現任何直接證據表明公司管理層人員包括總裁和前任首席財務官存在財務存疑行為。然而,就在獨立審查基本完成后,達達集團總裁兼董事何輝劍宣布辭職,由達達快送總經理、原京東物流首席戰略官傅兵擔任臨時總裁。
從財務數據來看,達達集團的表現也頗為亮眼。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達達集團的營收達到了24.29億元。其中,“京東秒送”業務的營收為9.3億元,而達達秒送的收入則達到了15億元,同比增長38.6%。
盡管在營收上取得了增長,但達達集團在運營方面仍面臨一定的挑戰。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的運營虧損為2.27億元,略高于上年同期的2.11億元。經調整后的運營虧損為8670萬元,也較上年同期的5240萬元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集團還在2024年9月從沃爾瑪手中收購了達達總計87,481,280股普通股和1,875,000股美國存托憑證。此次交易完成后,京東集團已收購了沃爾瑪持有的達達全部股份,并實際持有達達已發行普通股總數的約63.2%。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27819-0.html京東大股東達達集團獲5.2億美元私有化要約,股價飆升超30%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