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臨近,“持幣還是持股”都會成為投資者糾結的問題。
1月20日,大盤沖高回落,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合計1.18萬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474億元。距2025年春節還剩下5個交易日,在近期A股市場接連回調后,不少機構投資者對節后市場“開門紅”的預期更為強烈。
值得一提的是,關于“持幣還是持股”的探討,本質上是對中短期行情的預測,但也需要聚焦更長的維度。
一位投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來看, 震蕩尋底的階段可能還需要持續一段時間。一方面等待外圍不確定因素的落地,另一方面也為后續政策的研究與落地提供時間。因此,投資者要警惕弱勢行情里的風險,切勿追高。
來源:圖蟲
過去10年節后A股普遍上漲
春節前后,A股市場有著明顯的季節性規律表現。
復盤歷史過去10年市場走勢,A股在春節前后大概率上漲。Wind數據顯示,2015-2024年,在春節前、后5個交易日中,上證指數均有70%的概率上漲。其中,節前漲幅最大的是2021年,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為3.92%;節后漲幅最大的則是2019年,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到7.10%。
從歷史概率來看,春節后的市場表現更加顯著。光大證券報告表示,大多數年份里,上證指數當年1月的漲跌幅與上一年12月的漲幅呈一定的“此消彼長”特征,而2024年12月上證指數小幅收漲。
整體而言,A股市場在春節前通常表現相對一般,而在春節后的20個交易日里通常表現較好。2010年至2024年,萬得全A指數春節后20個交易日里上漲的概率為73.3%,而在春節前20個交易日上漲概率僅為46.7%。
中銀證券研報梳理2017年以來春節前夕市場資金面及A股走勢發現,以DR007或GC001衡量的資金利率走勢并非節前A股漲跌的決定性因素,匯率及基本面預期帶來的外資增量成為這兩輪A股節前行情的重要支撐。
一位個人投資者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如果對節后的市場較為樂觀,則愿意持股過節;如果覺得春節休市期內變數太多,則會持幣過節以規避風險。
有私募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雖然市場預測節前有一波小行情,但關于春節能否持股過節,關鍵在于精選個股,要規避短期內存在較大風險的公司。首先,要警惕競爭格局惡化,導致盈利增速下降太快、業績不好的公司;其次,股價短期漲幅過高也需要謹慎對待,這類股票的后續波動性較大,投資者應謹慎對待。
“春季行情”或將到來
不少機構預測,1月底、2月初有望迎來本輪A股“春季行情”。
綜合機構觀點,今年春節期間持股的風險相對較低。華西證券表示,前期壓制市場風險偏好的因素已得到大幅緩解,今年年報業績預告預悲公司披露有所提前,業績風險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釋放。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股市的春季攻勢或將提前開啟。從搶籌指標觀察到交易的搶跑行為在過去兩周已經發生,體現一部分投資者對春季行情持樂觀態度,預計可能會繼續發生為節后配置而搶跑的“2.0階段”。興業證券認為,市場已經歷過去年底的調整,目前處于高性價比區間,春節前后和兩會期間是傳統的風險偏好提升窗口。
“春節前如果市場位置不高,買點比較安全。”信達證券表示,春節前可能是第二次買點,季節性規律顯示,2月是一季度勝率賠率最好的的月份。但從交易的角度,新一輪上漲啟動期可能會比較慢,可以慢速加倉,不需要著急追漲。
展望后市,A股市場可能處于較高配置性價比區間,在投資者風險偏好回暖的情況下,一輪春季行情或已逐步展開。
在行業配置上,華西證券認為“新質牛”相關主題仍是春季行情主線,包括AI+、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國產替代等。此外,出口鏈的估值修復機會值得關注。
華安證券則建議,建議春節前適合配置高股息的個股,尤其是銀行保險、煤炭、石油石化等行業的部分個股。此外,在科技板塊中,通信行業因估值仍有提升空間且景氣度有改善,也值得關注。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23422-0.html春節長假進入倒計時,持股還是持幣過節?過去10余年節后A股普遍上漲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