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人們結婚是非常麻煩的,需要經過很多的手續,只有辦完這些禮儀,才算結婚成功。現今有些地區,已經把這些程序簡化,但是在潮汕地區,則保留了這種風俗。那么潮汕地區六禮指什么呢?一起在結婚大全中來看看吧!
清代潮汕婚俗,大戶人家大抵效古六禮,貧家難遵六禮,則多簡化。潮俗凡兒女親事必遵循古訓禮俗,講究禮節,要具備三媒六證。三媒:其一為“媒妁之言”,兒女的親事要通過媒人從中撮合,在男女兩家中傳遞各自的情況;其二為“父母之命”,兒女雙方父母聽了媒人之言,經考慮后認為可配親,便允許他們的親事;其三是“信物為定”,男女雙方的父母允許兒女們的親事之后,男女雙方互贈一物為信物,定下親事來。六證:即是新娘從家中隨嫁來的六件日常必需品:升子,可量家中糧食有多少,便于精打細算,勤儉持家;剪子,用來裁衣裳;尺子,用來量衣制布,定長寬;鏡子,用來照看容顏,美飾自己;秤子,用于稱東西的輕重,便于買賣;算盤,用于清倉結賬,以知收支結余情況。
三媒六證是潮汕婚姻禮俗所必需的,是古時衡量一宗婚姻合法的標準。世俗對六禮的稱呼:,也多口語化,如納采呼為提親,即托媒求親;問名,呼為合婚或合八字,即托媒交換庚貼;納吉,稱為定親,即男方送去定親禮物,相當于當代的訂婚;納征,呼為送聘、行聘即送聘金禮物,也相當于當代的訂婚;請期,呼為擇日、擇吉,即商定婚期;親迎,呼為迎親,即迎娶。
提親
托媒提親,從清代至當代是個普遍現象。在封建社會,只有遵父母命,憑媒說合的婚姻,才被視為合法。民國時期,自由婚戀之風已影響城鄉,特別是知識界,但即使是彼此相悅者,許多人還是托媒提親,以避免“茍合”之譏,以合鄉規族法。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在法律上廢除封建包辦、,規定婚姻自主,且當時農村城市在開展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掃除封建制度,婚姻法得到較好執行,才逐步廢除托媒這一關。但潮汕仍有回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仍有不少托媒者,多起介紹人和證婚人作用,雖無法律之效,也非古禮之義,但當事者覺得這樣才合乎禮制。
合婚
即合八字。世俗求親,都是重門楣、錢財、人才。不管重哪一方面,命理的人,都要合八字,請星卜家占卜是相合或相沖。有些者還將男女庚帖放在家中,稱為守吉,三天內,家中若平安無事,便是好合,否則,便以為不吉而告吹。
定親
就是男女雙方互贈定親信物,即訂婚。信物通常是男方送給女方一對金耳環、一只戒指,還有餅食、糖果等;女方送男方戒指并贈糖餅回禮。交換信物之習俗,當代仍在一些人中流行。解放后頒布的婚姻法沒有規定結婚登記前需要經訂婚的手續。
行聘
也叫送聘、茶儀。是男方送給女方的聘金及其他禮品,多少多在定親時商定。舊俗往往討價還價,討個臉面。世俗人家,女方總是要討回些“屎尿錢”才覺得不虧。他們的宗旨是“可以討來便宜的媳婦,不可嫁出便宜的女兒”。客屬稱聘禮為“酒水”,薄禮的叫食公雞酒,除少量聘金,僅送給女方兩只雞、兩斤肉、兩壺酒和幾對雞蛋;聘禮較多者叫“食籮格”,再厚者稱“食木盛”。客屬聘金的尾數要有兩個“九”的數碼,取“久久好合”之意,潮語區送聘金則取雙數,取好事成雙之意,不論潮、客,送聘均有糖餅分送親朋,稱為“食甜”,也是向親朋報送喜訊,舊俗送聘禮品還有許多象征吉祥如意的物品。這些物品,有的在行聘時送去,有的出嫁時同行。如送上春草兩叢,喻“草頭結發”;香蕉成串,喻“招子成行”、“良蕉百子”;香蕉一對,喻情同鴛鴦;送稻谷麥豆等五種種子,喻“五子登科”,送棗送桂圓,喻“早生貴子”;送紅布袋是“富代裕后”;送肚兜是“經綸滿腹”……當代還有少數好行舊俗者,多數人已從簡。
擇日
有些地方叫送日,就是男方送給女方的婚期帖式,女方同意而回帖,這就叫完聘。當代擇日結婚之風仍盛,但用意不同。人家,總要求神問卜,求個所謂吉日;大多數人則多擇個可紀念的日子便行。
迎親
迎親,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儀式,也是婚禮中最主要的程序。舊俗迎親有兩種:一種是新郎迎親,另一種是男方請“好命人”代迎,當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親。在迎親前前后后整個過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舉行一些習俗活動,包括分錢米、吃半碗飯、安床、接新娘、吃“五碗頭”“合房圓”、敬甜茶、返厝等。
結婚之后,新媳婦有回娘家的習俗。潮俗新媳婦回娘家叫“返厝”。有頭返厝、二返厝、三返厝的風俗。第一次回娘家叫頭返厝。時下二返厝已被簡化,三返厝幾乎被忽略了。頭返厝有在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回的,也有在第十二天或滿月或四個月回的。頭返厝不過夜,當日即回。
頭返厝當天,由新娘的兄弟即阿舅送“親翁親姆帖”及“仔婿帖”到新郎家,并帶去大桔、檳榔(橄欖)及糖餅等禮品。然后,由阿舅帶著新娘和新郎一同回娘家。這一天,新娘應頭插仙草和“如意”,身穿出嫁時的衣服。新娘新郎同行,路上不宜說話。當天,新郎家必備大桔、檳榔、糖餅及紅包等禮品到新娘家。新郎這些紅包是贈送給岳父岳母、叔伯嬸姆等親戚買甜的。禮尚往來,岳父岳母、叔伯嬸姆等親戚收到紅包后,各應增加一點錢將紅包送給新郎“栽須”、“縛臂”(也即買甜之意)。
新娘與新郎一同返回娘家后,新郎須端檳榔向岳父岳母請安,岳父岳母則應給新郎贈紅包(或首飾)。之后,阿舅端來甜茶供新郎享用,新郎應送紅包給阿舅。緊接著,阿舅又端來甜面雞蛋供新郎新娘食用。現時,人們大多將“二返厝”禮儀與“頭返厝”禮儀一并進行,即在新娘新郎食完甜面后,新娘新郎一同到外面走一圈回來,就算已進行了“二返厝”。
之后,岳父岳母宴請新女婿。潮汕人稱此宴席為“仔婿桌”,也有的地方稱“食紅桌”。“仔婿桌”須擺設“三碗頭”:一碗是盛公雞配肝肫切成“四點金”;一碗是盛二條“龍箭魚”;一碗是盛粉絲蛋加豬肉。“三碗頭”之外可煮多幾道菜,總數應為雙數,一般以八道菜或十二道菜較為適宜。餐桌上應擺放四碟紅糖,新女婿坐首席。除上輩人外,其余家人均可陪新女婿用餐。宴畢,新女婿便當拿紅包賞廚。此時,阿舅須端水供新女婿洗臉,新女婿應贈紅包。
小結:潮汕地區對于結婚的六禮風俗,還是非常看重,非常的在意的。六禮中的任何一個程序,都必須嚴格的遵守。
相關推薦:
新婚賀詞講話 朋友婚禮賀詞
揭秘六禮中的第六禮是什么
朋友結婚紀念日禮物 實用禮物推薦
新婚賀詞講話 新婚領導怎么講話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42-4604-0.html詳解潮汕地區的六禮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新婚賀詞父母 結婚父母如何發言
下一篇: 一周年結婚紀念日老婆禮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