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ETF費率之爭再度被點燃。
近日,廣發基金宣布旗下廣發創業板ETF及其聯接基金降低管理費和托管費費率。其中,管理費率從0.5%下調至0.15%,托管費率從0.1%下調至0.05%。至此,廣發創業板ETF也加入到目前基金最低費率組合“0.2%”隊列中,另外平安創業板ETF也在其中。
此外,廣發創業板ETF聯接基金的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調整結果與其場內ETF一致,成為ETF場外指數基金中費率最低的。
創業板ETF再現低費率
繼一季度首現平安創業板ETF調整費率之后,各家基金公司旗下ETF的費率調整便持續不斷。
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存續的股票型ETF管理費率主要分為五檔:0.15%、0.3%、0.45%、0.5%和0.6%。托管費率主要分為四檔:0.05%、0.1%、0.13%和0.2%。
目前ETF最低費率組合為0.15%的管理費率和0.05%的托管費率,合計費率為0.2%。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有11只股票型ETF費率組合為0.2%,類型主要為滬深300ETF、中證500ETF、創業板ETF、央企結構調整ETF和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率先啟用0.2%費率組合的平安創業板ETF于今年3月成立,首日成交額達到274.35萬元,最新基金份額為0.67億份。
與平安創業板ETF調整費率一致的廣發創業板ETF,也是市場存續的第二只將費率降低至最低標準的創業板ETF。若按照最新基金凈值計算,廣發創業板ETF是目前規模在10億元以上費率最低的創業板ETF。
創業板市場競爭加劇
由于創業板指數具有較高成長性且反彈幅度大,故一直備受投資者關注,與創業板指數有關的股票型ETF也成為眾多資金選擇的投資工具之一。
比如,去年率先嘗到甜頭的華安創業板50ETF,該ETF追蹤的是創業板50指數,其成分股以科創、信息、互聯網等代表“高成長”的企業為主,其中72%的公司市值大于100億元,相對市值更小的創業板公司,或更具市場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該ETF去年大獲機構資金青睞,全年份額增長達到207億份,規模漲幅超70倍。這種表現也惹得其他公司眼紅,在今年,創業板ETF市場的競爭也逐漸走向白熱化。
平安基金和富國基金在今年新推出的兩只創業板ETF均大幅調低了費率。坐擁“ETF規模之王”上證50ETF的華夏基金,也想從創業板市場搶奪一定份額,在二季度末連推兩只與創業板有關的ETF,分別是創藍籌ETF和創成長ETF。
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收盤,創業板指年內漲幅達到21.78%,大幅跑贏同期上證綜指(12.06%),同時緊跟深證成指(23.19%)之后。
據記者梳理,目前市場上跟蹤創業板指數或與創業板有關指數的ETF共有13只。按照最新基金凈值計算,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安創業板50ETF、廣發創業板ETF規模均超過10億元,且在流動性方面好于其他創業板ETF,能夠滿足投資者場內交易需求。
從年內業績表現來看,多數創業板ETF年內收益率均超過20%或者接近20%,少部分創業板ETF由于是在二季度剛成立,所以受市場波動影響,目前收益率為負。
市場優勢較大
在海外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下半年來市場調整明顯,超百億北上資金從A股市場凈流出,追蹤寬基指數的大部分股票型ETF份額也出現不同程度縮水。
但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指數基金市場,ETF最大的優勢就是費率較低,場內流動性較高,能夠幫助投資者增厚投資收益。未來ETF的費率之爭或許還將持續。
金百臨咨詢首席分析師秦洪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有兩個板塊有望得到增量資金的認可,也是未來ETF資金愿意重點配置的。一是基礎類權益資產,包括食品飲料股、港口股、水電股等基礎類品種,其優勢在于業績穩定,股息率高,是未來ETF著重配置的方向之一;二是產業升級方向,主要是中高端制造的突破、半導體、芯片材料、創新藥等,這些是我國產業發展的方向,有券商稱之為方向性資產,未來也是一個產業空間廣闊、有望催生持續大牛股的領域,故會成為未來ETF的主要配置方向。
秦洪表示,這些方向性資產也是科創板、創業板的優勢所在。所以,未來創業板ETF的確前景可期。在近期也已有所顯露,比如說北上資金的深股通凈流入額高于滬股通,而深股通的配置主要方向就是中小板、創業板的科技白馬股。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37-37848-0.html0.2 創業板ETF又現低費率組合 未來或借助科創板受益(0.2創業板ETF又現低費率組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