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中小學生舞蹈等體育藝術類校外培訓安全提醒》,針對舞蹈、體育等以身體訓練為主、較易出現傷害風險的培訓活動,做出校外培訓安全提醒“五不要”:
一不要在無安全保障的情況下進行培訓;二不要過早對孩子進行過強柔韌訓練;三不要過度對脊椎和腰部做外力擠壓;四不要做過高難度系數的訓練;五不要讓孩子練習與身心健康不符的內容。
教育部網站截圖
體育訓練要注意身體預警信號
近年來,兒童因校外培訓活動導致的損傷較為常見。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多位兒童骨科專家處了解到,在各級醫院的兒童骨科門診中,因外傷及運動損傷導致的手術占比可達總患者的1/3以上。“在體育培訓機構中,孩子年齡過小、保護不得當、訓練方法不科學等原因可能導致四肢的骨折、頭部外傷等。大運動量的重復運動或不正確的姿勢可能導致孩子出現肢體過度使用傷害,引發脛骨結節軟骨炎、跟腱炎等。”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醫院)兒童骨科副主任姚京輝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骨科主任王志剛表示,體育訓練難免受傷,在保證科學訓練的前提下,關鍵還要及時關注到身體的預警信號,以免導致進一步的運動傷害。“比如疼痛這種感覺屬于人體的保護機制,當孩子已經出現扭傷等運動疼痛時,即使在備賽,醫生也往往會進行勸阻。”王志剛介紹,當身體出現其他不適時也要注意休整,他曾接診的一位小患者在出現咽炎和落枕時仍繼續運動,最終因肌肉無法發揮平衡作用而導致頸部受傷。
兒童進行體育訓練。新華社圖
警惕“下腰癱”等嚴重運動損傷
除了以上常見的運動損傷,不正規、不科學的培訓也可能引發更加嚴重的后果。其中,“下腰癱”是近年來曝光較多的嚴重運動損傷,這是指由舞蹈培訓中的下腰動作受傷而導致的嚴重脊髓損傷。根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一項10年回顧性研究,舞蹈下腰訓練已經成為導致我國兒童脊髓損傷的第一位原因①。
“一些舞蹈培訓機構缺乏合適的教學方法和設施,并且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為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從而針對低齡兒童采用過于激進的訓練方法,比如過早訓練孩子的下腰動作。”姚京輝介紹,當機構的保護不夠專業或者責任心不強時,再或者孩子脊柱本身存在一些先天疾病或者異常外力刺激下,下腰可能導致脊柱側彎、骨盆傾斜,更嚴重的會導致脊柱骨折或者脫位,進而造成脊髓損傷出現相應癥狀,嚴重的會導致下肢癱瘓。”
教育部提醒,包括下腰在內的一些動作需有系統化的專業訓練基礎,并在專業人員指導和成人看護下進行,不適合初學者和非專業人士。建議未滿10周歲的兒童慎做“下腰”等脊椎、腰部身體訓練,避免出現傷害。
王志剛強調,兒童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期,與成人受傷有所不同,因此更需家長和培訓老師注意受傷后的管理。“比如小孩的骨折跟成人的骨折不一樣,小孩的骨頭關節處有一條骨垢線,這是骨骼生長的地方,如果小孩骨折時骨垢線破壞得比較厲害,那么骨骼生長的長度可能發生變化,或是可能導致外觀畸形。因此小于14歲的兒童在關節位置骨折后,應去兒童醫院或在成人醫院的兒童骨科專科進行詳細的檢查。”王志剛說。
參考資料:①王玉龍兒童急性過伸性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22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36-8663-0.html下腰訓練成我國兒童脊髓損傷首位原因 教育部提醒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為何變多?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