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是一個關于勇敢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于自卑的故事:
三個小孩第一次看見獅子的反應:
第一個小孩:躲在媽媽的身后,害怕,偷偷的探出頭看獅子;
第二個小孩:裝作很不害怕,裝作不在乎的樣子,甚至還有點氣鼓鼓的:“我才不怕它呢!我一點都不害怕!”
第三個小孩:撿石頭去砸獅子,一邊丟石子兒還一邊吼:“嗷嗚嗷嗚,你來咬我啊!”“我干死它!”
之所以用的是小孩的例子,是因為小孩代表的是人的天性。這三個小孩兒見到獅子的反應,不是爸爸媽媽教的,不是老師教的,沒有教他們。沒有人會教你見到獅子要害怕,或者裝作不在乎,或者拿石頭砸它,這沒有人教的,天性使然。
獅子,代表著權威、困難、艱難、險阻、恐懼等等這些我們會面臨的所有可能。
這個故事跟自卑有什么關系?
它反映著一個人在面對自己挑戰和困難的時候,發自內心的自卑讓他采取的自我保護機制,及其表現出來的方式,即自卑的方法和表現。
自卑,是人的生物性帶來的自我防御機制。
自卑心理形成過程:
1.對比
小孩兒看見獅子的那一刻起,就在比較——獅子比自己大個兒,比爸爸媽媽還大,還有獠牙,有爪子,眼睛很兇……這些都是對比,形體和力量的對比,強弱懸殊對比結果,一下子就在心理產生結果。
2.預警
在對比之后,人在內心里就會開始預警,會緊張、不安、心慌,接下來就會↓↓↓
3.防御
在內心產生緊張不安感之后,你就會想要找辦法去抵擋和防御,形式多種多樣——躲在媽媽身后,裝作不在乎,砸獅子……總要拿出辦法來。
4.逃避
在前面三個行為之后,你就會產生逃避的心理和行為,最明顯和直接的逃避是當時你就會躲在媽媽身后,還有其他的方式,那兩個裝作不害怕的和砸獅子的小孩也會逃避,他回去之后會對媽媽說:“媽媽,以后我再也不去看獅子了。”或者“獅子有什么好看,以后我再也不看了,我才不喜歡獅子呢,我討厭獅子,臭死了,走!”這都是逃避。
這是一個人內心產生自卑的過程及其方式。
其實,說白了,自卑就是你覺得你比比不過別人,就是覺得自己不如人家,所以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扭曲心里。
三個小孩兒的自卑過程:見到獅子,在對比之后,覺得獅子比自己大個兒,害怕,然后產生“太可怕了”的預警,躲在媽媽身后逃避,或假裝不害怕,或砸獅子,會去說“媽媽不要再帶我去了。”不要以為假裝不害怕就不是自卑,其實他們內心里都明白,這些行為都源于自己的不自信,源于對自己能力的否定。
而我們看成人世界,成年人看獅子,還有自卑一說嗎?
沒有。
你會看到,成年人的行為舉止是這樣的:
“哎喲,這就是獅子。”
“這獅子有意思,頭上沒有毛的。”
“這獅子無精打采的,都不動一下。”
“他們什么時候開飯啊?什么時候才會投食?”
1.不會有躲著害怕的;
2.不會在那里裝“我才不害怕”;
3.不會攻擊獅子。
如果獅子還能表演一下,哎呀,那就更好了!~~~
這才是成年人的節奏。為什么呢?
02
很簡單,因為你不會去跟獅子對比。
沒有第一重對比行為,就不會產生接下來對獅子自卑重重的自卑行為。
這只是對獅子的不自卑,而當引入我們的生活,你看看你是不是自卑。
這種現象在男生群里很少見,女生堆里就很常見。生活中,女生的自卑——
女生見女生,兩個人互相不認識,沒說過話。但是——她們會首先從外形上打探對方。
眼角瞟一下,余光看一下,暗中觀察……
反正就是各種關注,接著,心里的自卑情緒悄悄地發生了:
“喲~她——穿得比我好看。”
“妝化得比我好看。”
“她比我漂亮。”
這就是第一階段——對比,有差距。而且還是陌生人之間的。接著就預警,互相不怎么搭理,開始防御機制:
1.會害怕,離開會兒;
2.“我才不跟她站在一起呢。”
3.“切,有什么了不起,穿得像個ji婆。”
有的人會開始攻擊:“有什么了不起,你有的我也有,不就是化妝嗎?老娘今天沒化妝而已。”“哎呀~這衣服我見多了,這樣的女人我見多了。”“像什么玩意兒啊,像個ji婆……”
你會發現,這個過程中,雙方完全沒有交流,沒有任何的來往,然而,在無形之中就已經大戰三百回合了。是的,就是在心里自己大戰了三百回合。這就是來源于對自己的不自信,是自我防御機制作祟。
03
“我為什么會自卑?”
1.教育方式不恰當
2.突發式變故
突發式變故有很多狀況,在這里我們不說,那么就從家里的教育說起。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
打壓式教育——讓你對自己完全沒有自信;
溺愛式教育——讓你從小衣食無憂,什么都不用管,最后你也什么都不能。
這會帶來兩個極端結果:
一個讓你否定自己的一切;
一個讓你喜歡裝逼。
自卑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讓你感到不安,然后緊張,想逃避,這就是生物的自我防御機制,是生物性,是人進行自我保護的方式。
所以自卑不是后天形成的,而是人先天的動物性帶來的。
自卑會讓你像那三個小孩兒一樣:
1.逃避害怕
不如別人——害怕——逃避;
2.假裝不在乎
越是假裝不在乎,其實心里越在乎。因為你自卑,但你不好意思說,不敢表達。
3.攻擊掩飾
我問你,除了觸碰底線會讓你發飆的情況之外,你在罵人、打人、攻擊別人的那一刻,是不是你心里最虛的時候?
這就是扮作大尾巴狼,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裝作很厲害的樣子,裝作能攻擊人的樣子,希望通過這些表象把自己心里的“虛”給掩藏起來,讓自己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值。
自卑那一刻:
1.初次見面,不敢輕易接近,覺得自己不夠好
第一次認識新同學,第一次認識一個新朋友,可能高中,可能大學,到后面你們肯定會講這么一件事——我第一次見到你時,有什么感覺?
“我第一次見你的時候,我覺得你這個人好像很高冷,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不太敢靠近你,”
初次見面,不敢輕易靠近,怕自己不夠好,不僅是女生,男生也會有。人與人交往,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心理。最起碼你會有一個對比,第一次見到他,你會覺得他挺健談的,挺活潑的,覺得人家都挺好的,覺得自己不行。這就是自卑,不敢接近,是害怕逃避的一種方式。
2.對自己喜歡的人,越喜歡越害怕
這是面對異性時候的一種自卑,對自己喜歡的人,越喜歡,越害怕,已經不是害羞那個級別的問題了。有的人再害羞,她也會有豁出去的時候,但是有的人是永遠都豁不出去的,是真的害怕。
見到自己喜歡的人,手心冒冷汗,全身發抖,根本就不知道該說什么,甚至頭腦一片空白。
為什么?
因為自卑。你在那時候,你腦子里在想什么?
“我臉上有青春痘。”
“我個子太矮。”
“我長得很丑。”
“我身上穿著這件衣服很寒酸。”
你在對比。你在自卑。
3.總覺得拿名次、得獎勵這種事情輪不到自己
拿名次和獎勵這件事,跟自己沒有半毛錢關系。為什么?
“因為我學習成績不好。”
“因為我不努力。”
“因為我就不是讀書那塊兒料。”
“他是靠關系的……”
你有很多的理由和借口來逃避,但是你從來就不覺得自己能夠去爭取,去得到。看到人家長得好看,人家有關系,人家讀書認真,你一定會拿這些來比較,然后自己預警,開始啟動防御機制:“算了吧,還是不要想這些了,輪不到我的。”有時候你還會跟別人說,甚至都不跟別人說,萬一說了,覺得好丟臉哦,干脆就不說
4.“安于現狀”,“我覺得這樣挺好”
“這次考的怎么樣?拿第幾名?”
“不行啊,我還是算了,我就不想這些了……”
“我覺得這樣還挺好的。”
你覺得這是自我滿足?安于現狀?
我問你:你真的安于現狀嗎?能給你更好的,你要不要?給你更多的錢,你要不要?
誰不想要啊?
能不裝逼嗎?
你安于現狀是因為你得不到,你知道你自己的能力不行,你知道自己沒有那個抱負,所以用安于現狀的借口來麻痹自己。“我覺得現在也挺好的,現在生活多好,有吃有喝有穿,舒服一秒是一秒,做人干嘛要那么拼啊……”
你連懶惰都不是,你根本做不到,你是自卑,自卑會讓你總以“懶”為借口和理由,你不是懶得做,你是不會,你不行。
5.總在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很多來我們這里咨詢的人,都說自己有社恐,有認知障礙,有看人家一眼就激動的癥,不敢表達自己,長那么大,什么都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廢材……在我們看來,除了神經病,他們可能什么病都有。
我們一再強調,你不要給自己貼標簽。
那些說自己有抑郁癥的,其實沒幾個真的抑郁。說句實話,你抑郁嗎?你真的抑郁嗎?你那是自卑。
再直白一點,
你是沒錢吧!
說自己抑郁的人,除了自卑心理作祟之外,還因為窮,所以整天給自己貼標簽。
你有錢的話,你抑郁個P啊~
如果讓你有錢,什么事都不用做,天天環游世界,吃香的,喝辣的,人人見到你都喊“王總”“李總”,一群漂亮妹子圍著你,你還抑郁嗎?
你抑郁是你想要但你得不到,你難受是你沒能力去拿,是自卑!
自卑這種心理狀態會讓人習慣否定自己,你說你做不到的,你得不到的,但是在別人眼里,你是可以的,你可以改變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去爭取,但是自卑會讓你什么都做不了。
6.一遇到問題,就感覺很緊張
為什么緊張?因為自己做不到,因為怕自己會搞砸,這就是自卑會帶來的情緒困擾。
7.總是在犯錯,總是在說對不起
“這個是我不對,對不起。”
“哎呀,這個我忘了,對不起。”
“對不起,是我做的不好。”
為什么一直在跟人說對不起?這就是自卑心態在作怪,自卑讓你不敢去承擔任何事情,自卑讓你沒有能力去完成任何事情,所以你總覺得是自己的錯。
8.喜歡裝逼,炫耀自己
經常會看到很多富二代喜炫耀裝13,其實那是他們在自卑,你知道嗎?
其實他們是最沒有歸屬感的一幫人。
為什么?
因為他們沒有辦法證明自己。
他們肯定有很多錢,因為他們是富二代,但是他會很崇拜另一些人,那些自己打拼掙錢的人,那些用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的人。而他們的錢都是父母給的,所以他們心里會瘆得慌。
你看到他們堆積名牌,衣服、包包、鞋子、飾品、手機……他們穿著潮流高檔,以求證明自己。別人看到企業家會認識然后招呼聊天,但是他會什么呀?他杵在那兒,什么都不會。所以他要穿著打扮,各種名牌掛在身上,在其中找存在感。
炫耀裝逼,都來源于對自己的不認可。
你看那些真正的大師,誰會把各種名牌掛在身上?一介布衣,自己就是名牌,自己就是口碑,自己就是能力,誰稀罕裝逼,誰要去炫耀自己?
9.一言不合就開噴、炸毛
不必多說,網絡噴子隨處可見,可參考我們所有文章底下的評論。
我們曾經“跟蹤”過這些人,在網絡上噴得最厲害的,撕逼最厲害的那些人,他們的空間,關聯賬號社區社群,最后發現——那些罵的最厲害的、最口無遮攔的人,絕大多數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
為什么呢?
當一個人一無所有的時候,他要通過一些方式來掩蓋自己的不足,就像第三個砸獅子的小孩兒一樣,他以這種方式來顯示自己的強大,但其實他們一無所有。
你不信?你自己去看看~
其實你也明白,但凡是有點事業,有點能力,有點事做的人,誰會去網絡上噴?
沒空的。因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因為要做的有價值的事情太多了。
為什么他們有空去噴呢?因為他們自卑啊。整天做不成事情的人才去噴別人,這樣顯得自己有本事啊~
10.極度自戀,覺得自己不可一世
微博和微信朋友圈,QQ空間,隨處可見那些成天發自拍的人,明星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怕人家忘記他們,怕自己過氣,必須要保持自己的存在感——就是自戀嘛,也是自卑。
自戀是自卑的一種終極表現。
一個人對自己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的時候,他是不會自戀的,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劣勢,知道自己的弱點,學會揚長避短。而不是成天在社交軟件里搔首弄姿,在里面自戀。
04
自卑,會帶來什么后果?
1.敏感,嚴重情緒化
越是自卑的人,越是敏感,就越容易情緒化。
就問你,當你自卑的時候,你是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在心里完成一部宮斗大劇?
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她是不是不喜歡我?”“她是不是討厭我?”“我剛才說話是不是有問題?”“我今天的裝扮有沒有什么地方怪怪的?”“其實像我這樣的人去跟她說話的話,她一定會討厭我的。”……一個人YY所有劇情,沒有人跟你互動。
越是自卑,越容易敏感情緒化。
2.脆弱,容易放棄
自卑會帶來很多后果,大多是不良的后果,它讓我們容易放棄,不能堅持,因為覺得自己努力是沒有用的,自己是達不到的,自己是不能完成的,甚至有的人還覺得這樣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做事喜歡半途而廢。
一個人在覺得自己能夠達成目標的時候,他是不愿意輕易放棄的。他會說:“再等我一下,我很快就可以了。”因為自己搞的定,所以不愿意放手。
但是自卑的人會這樣說:“哎呀,我搞不定的。”“我沒那個能力的。”“我學不好的。”“不要了,很難的。”
3.偏激,人格扭曲
你在心里演了一出宮斗大劇,然后開始鉆牛角尖,就會偏激,接著人格扭曲,這也是自卑者會喜歡攻擊別人的原因,就像第三個小孩兒。
4.懦弱,不懂改變
自卑到最后,都是懦弱。不是唯唯諾諾而已了,不是內向那么簡單了,懦弱是你不敢承擔責任。事情來了,你的第一反應是推、躲、逃。
要拿第一名?——不敢想。因為要努力學習的,辦不到。
要追女孩兒?——不敢追。因為要承擔照顧她的責任的,我不行。
要多交朋友?——不敢的。因為要勾心斗角的,我不會的。——Excuseme?
這就是自卑帶給人的苦果,一事無成,毫無價值。
05
自卑,是生物天性,不能去除,而是要走出來。
1.核心:生物獎勵機制
無數次提及這個詞——生物獎勵機制。
一個人要增強自信,打雞血和喊口號是絕對不會奏效的,也不是單純靠幾個技巧能獲取的。
對一個機制,我們要用另一個機制來克服:自卑的自我防御機制——自信的生物獎勵機制。
在每件事情上你都能得到一點進步,一點收獲。不要求大的進步,只要一點點,慢慢的累積,你才會重拾自信,重建自我提升能力。生物獎勵機制是我們對抗自卑并且建立自信的最重要方式。
2.首要條件:能力有所提升
不要讓自己成為既自卑又無能之人。
自卑是一個深淵,你掉進里面,出不出得來,靠的是能力,你的能力就是你爬出深淵的階梯,你能力有幾級就能爬幾級,能力越高,就越能爬出來。如果你掉進深淵里,自己還無能的話,不好意思,你就一直呆在里面吧。沒人能幫你。
3.自我價值體系建立
在生物獎勵機制里,你得到了一些好處,嘗到了一些甜頭,你就會鼓勵自己往前走,這也是自我價值體系建立的過程,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再用情緒來指導自己的行為。不再在乎別人是否關注自己、是否在乎自己、是否喜歡自己,會產生自我認證行為,能夠找到自己的價值。
比如你說你不受人喜歡,你沒錢,那你不可以會一項才藝嗎?你可以會彈吉他,在聚會的時候帶給人歡樂和愉悅,別人不會喜歡你嗎?這就是自我價值。
你覺得有錢才有價值,那是你的價值體系錯誤了。會彈吉他,會畫畫,會做菜,會講笑話,這都是一個人自我價值的存在形式。
4.提升人際關系
人是社會型動物,要改變自卑,就一定要提升人際關系,有更多的朋友,有更多的機會,有更多相互依存的形式,在這種情況下,你才能夠提升你的自信。
因為人都是這樣的,人的價值感來源于別人,當所有人都喜歡你的時候,你自信嗎?所有人都圍著你在你身邊的時候,你自信嗎?所以提升人際關系也是走出自卑的主要途徑。別再聽別人瞎說什么一個人獨處才正常的鬼話了,去看看說那種話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他們都知道人際關系好的快樂嗎?
5.思維提升,更為理性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自卑,是因為對事想不通、看不透,所以就喜歡用情緒化來意氣用事,跟人斗氣,用情緒來表達一切。
但是真正理性的人,他們都不會那么自卑,他們懂得用理性的思考方式來解決問題。
面對問題,當你去除情感,用理性思維思考和行事,你會發現事情解決起來會比你想象的要簡單得多。
其實你可以改變自己,但是如果你選擇繼續墮入深淵,那就沒人能幫你。
我們不需要證明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我們自己,只需要認識自己,改變自己,走出自卑,迎來新的人生。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26-14358-0.html自卑好比一種情緒 要走出來而非去除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關于生理心理學 七種性格的飲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