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0日,據《金融時報》報道,日本的科技高管警告表示,美國最新的芯片出口管制不太可能抑制中國在人工智能和超級計算機方面的進展,這讓人質疑制裁的長期有效性。
索尼的首席技術官和NEC的首席執行官發出這些警告時,美國正試圖說服荷蘭和日本達成一項三邊協議,對中國獲得制造芯片的工具進行進一步限制。
索尼技術主管北野宏明表示,他預計美國主導的制裁將"暫時影響"中國采購半導體的能力。但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影響力將繼續增加,這是"完全可能的"。
"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驅動力是,他們可以獲得非常大的數據量。我不確定(美國的出口限制)能對此產生什么樣的長期影響,"北野說。
在最近的一次媒體會議上,NEC首席執行官森田隆之也對美國的措施的長期有效性表示懷疑,這些措施旨在減緩中國開發芯片的能力,并防止其獲得可用于軍事目的的先進半導體。
"我個人覺得,雖然中美關于芯片的技術爭端有可能減緩中國的技術進步,但總體趨勢不會改變,"他表示,"不能忽視中國在技術方面的競爭力,從長遠來看,它將成為(需要考慮的)力量之一。"
日本的企業和政府官員表示,美國在10月推出的制裁措施是美國總統拜登為打擊中國的進步而推出的最嚴厲的科技措施,但迄今為止,對一些日本公司的廣泛影響似乎比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被排除在供應鏈之外時更為有限。
此外,北野表示,索尼不太可能受到美國出口限制的影響,因為其主要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位于美國和歐洲。NEC 預計也不會受到制裁的影響,因為該公司專注于面部識別和軟件。
分析師表示,最新的措施可能會加速中國擴大本土芯片產業的努力,這是《中國制造2025》路線圖的一部分,旨在成為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19-1312-0.html日企高管稱美國芯片制裁不太可能限制中國的進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為什么總有造車倒在“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