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白河縣卡子鎮陳莊社區第一書記田遠文(左二)在轄區農家樂走訪。 本報通訊員 郎海俠攝
本報通訊員 郎海俠 呂曉紅
“在茶園安裝光伏板,不僅能解決抗旱遮光問題,增強茶樹抵御災害的能力,還能提升茶葉品質、提高茶葉產量……”
3月17日,在白河縣卡子鎮友愛村四組的一個院落里,黨員志愿服務隊成員陳東康針對群眾普遍關心的“在茶園安裝光伏板,收益能不能得到保障”等問題進行答疑。
白河縣堅持黨建引領,實施“三聯三聽三解”模式,建立聯民心體系、搭建聽民聲平臺、完善紓民困機制,通過“多口進、一口出”,閉環辦理群眾訴求,讓黨員身子“沉下去”、社情民意“帶上來”。
織密聯系群眾“一張網”
人勤春來早。3月7日,在冷水鎮興隆村百畝糧油示范基地,油菜苗郁郁蔥蔥、長勢喜人。上空,無人機靈活穿梭,將農藥均勻細密地灑在田間。
“以往,我們都是人工噴藥,基地面積大,費時費力。今年初,鎮上包聯我們村的干部到基地走訪,幫我們引進了無人機、電動噴霧器等設備,提高了管護效率。”基地負責人趙啟賢說。
年初,確定冷水鎮武裝部部長阮大富包聯興隆村和村上25戶群眾。包聯該村后,阮大富每周到村工作不少于1天,每周至少“定點接訪”群眾1次,每月至少“上門家訪”群眾1天,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如何更好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一直是我們思考的重點。”白河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周滿倉介紹,白河縣實施以聯鎮、聯村、聯群眾為主要內容的“三聯”行動,即縣級干部包鎮聯村、鎮級干部包村聯戶、村級骨干黨員干部掛網格聯群眾,織密基層治理三級聯動“一張網”。
據統計,2024年以來,白河縣黨員干部在“三聯”行動中開展走訪活動6231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654個,重點回訪群眾128次。
牽好收集民意“兩條線”
“社區沒有路燈,晚上出行太不方便,能否給道路安裝太陽能路燈?”前段時間,中廠鎮新營社區居民葉秀安向社區民生服務專線反映問題。后來,社區將她提的建議列入“民聲清單”。
“路燈問題一直困擾我們,但社區事情又多又雜,這事一直擱置至今。現在,按照新的要求,經民生服務專線收集到的問題必須及時分類,一個月內處理、答復或解決。對我們來說,這個要求是抓落實的有效督促。”新營社區黨支部書記陳錦兵介紹,通過積極協調爭取,新營社區已經安裝了太陽能路燈。
為破解上門走訪形式單一的弊端,白河縣一方面完善優化民生服務專線、網絡黨支部等線上平臺,充分收集受理群眾反映的各類意見、建議和訴求;另一方面,用好黨代表工作室,設立“黨代表接待日”,駐室接待群眾。同時,通過明確群眾問題建議辦理時限,實行清單式閉環管理,定期開展滿意度測評,提高了服務質效。
去年以來,白河縣通過“兩線一室”收集、解決的問題超過1900件。
奏好解民之困“三重奏”
2024年6月,倉上鎮紅花社區居民張孝啟在社區對面坡地上蓋雞舍養雞。夏天,雞舍臭味較重,附近住戶意見大,引發了諸多矛盾。鎮村迅速調動矛盾糾紛調解黨員服務隊前往調解。經過幾次上門勸說,最終,張孝啟主動拆除了雞舍。
如今,倉上鎮每個村都建立了一支黨員服務先鋒隊,圍繞政策法規宣講、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調解、增收致富幫扶等方面,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
為進一步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問題處置在前端、矛盾化解在基層,白河縣建立一支隊伍、一站調處、一體服務“三個一”解民困機制,即每個村建立一支黨員服務先鋒隊,以“接單”的形式為群眾提供服務;在黨群服務中心打造“一站式”矛盾調解中心辦公室,建立一張矛盾糾紛化解清單,實行銷號管理;完善服務陣地,整合服務窗口,實現“一窗受理”,讓黨群服務中心的服務更高效。
“我們將持續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充分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努力讓全縣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白河縣委書記王日新說。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32614-0.html黨員沉一線 民意記心中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人人可為 處處可為
下一篇: 托起“一老一小”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