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式的托運柜臺更方便旅客托運行李。
備受關注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將于2月20日正式投運。這是中國民航領域的一項重要工程,更是中國西北地區民航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2月14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全面展示了T5航站樓的建設成果與未來運營亮點。記者走進T5航站樓,通過現場參觀與采訪,感受到這座現代化航站樓在設施設備、服務流程、科技應用等方面帶來的諸多提升。
國家一級文物“秦公镈”2月18日入駐T5文博展示區
T5航站樓的亮點之一,當屬全球首個設置在機場里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館。其中設置約400平方米的四方館為基本陳列展覽,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歷次建設過程中考古發掘的相關文物為主,以洪瀆原地區考古發掘的相關文物為輔,選取精美、精品的文物進行真品展示。設置約88平方米的珍寶館為陜西文物系統重點文物的專題陳列展覽。
工作人員透露,博物館將有121件文物進館。2月18日,國家一級文物“秦公镈”將進館布展,2月20日博物館將正式揭牌。據悉“秦公镈”青銅器,將以借展方式展出。
針對個人游客能否在2月20日參觀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個人游客暫時無法參觀,之后可以通過預約參觀,具體細節將在后期公布。
“這里不僅是旅客的候機空間,更是陜西文化的傳播窗口。”工作人員介紹,博物館未來將引入AR文物展示、數字人虛擬現實技術,打造“數字長安”沉浸式場景。此外,機場還將聯動高校、企業和文創平臺,以“在地文物IP”為核心,探索文創研發、生產、展銷一體化的“機場模式”,并計劃舉辦文化論壇、非遺展演等活動,讓全球旅客“帶走長安記憶”。
行李最快5分18秒送上飛機 智能系統助力便捷出行
在T5航站樓值機大廳,經工作人員介紹,航站樓內設有224個可人工與自助轉換的值機柜臺,以及112個國際值機人工柜臺,滿足不同旅客需求。同時,值機柜臺行李傳送帶采用下沉式設計,距地面約5厘米,旅客無需抬起行李即可完成托運。
在行李提取處,記者看到一個紅色的機械手臂正將行李托盤快速吸出傳輸帶,機器人再將行李托盤運送到指定地點。據工作人員介紹,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的行李提取設備采用了“全封閉式懸吊行李鋼平臺”系統,這是目前行業內最先進、最成熟的系統之一。該系統能夠將行李識別率從90%提升至99%以上,有效避免行李錯分,同時加快行李提取速度。行李輸送線長達37公里,行李傳送速度最快可達2米/秒,從值機柜臺到出港轉盤的平均處理時間約為10分鐘,最快僅需5分18秒。
如果旅客遺忘行李,還可通過回流通道,憑機票和身份證返回到達廳領取。這一系列創新設計,讓行李運輸更加高效、安全。
安檢全程刷臉 無證通關暢行無阻
T5航站樓安檢系統及設備應用了多項新技術,在辦完值機手續后,記者來到安全檢查處,隨身攜帶的行李需放進安檢筐,“自助回筐系統傳動裝置”將行李自動送入X光機。工作人員介紹,在智能回筐系統的后端,設置了一條安全線、一條可疑分揀線,所有可疑行李箱包可自動分揀,實現對可疑物品的精準管控,提高安全防控能力。
“進入航站樓后,值機、托運、安檢驗證、登機均可利用人臉信息實現無證通關。”工作人員介紹。
媒體開放日當天,記者體驗了T5航站樓的安檢流程,全程實現刷臉通關,旅客無需出示身份證或登機牌,僅憑人臉識別即可完成身份驗證和安檢手續,大幅縮短通關時間。據介紹,T5航站樓采用“無紙化通行+智能安檢”模式,全流程自助驗證、人臉識別設備覆蓋值機、安檢、登機等各個環節。旅客從進入航站樓到登機,全程最快僅需30分鐘。
在安檢區域,設置了5條家庭旅客安檢通道,為攜帶兒童、老人出行的旅客提供更加寬敞、便利的安檢環境。智能安檢設備能夠快速識別液體、粉末、電子產品等物品,提升安檢效率的同時,減少旅客開包檢查次數。此外,航站樓還設置了特殊旅客服務通道,為行動不便人士提供“一站式”便捷通行服務。
商業業態豐富 購物餐飲一應俱全
T5航站樓整體采用“單向流線”設計,即旅客按照指引標識,從值機、安檢,到候機、登機,全程流線順暢,減少交叉。航站樓內共設有83座登機橋,首次引入“無縫對接”登機橋,橋體可升降調節,適應不同機型停靠,實現無障礙登機。旅客在橋上即可完成坡道式登機,避免傳統舷梯帶來的不便。
候機大廳內,遍布休息座椅和充電設備,座椅均配備USB和Type-C充電接口,為旅客提供便利。同時,休息區增加了母嬰室、無障礙衛生間等設施,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同時,據介紹,T5航站樓商業面積達6萬平方米,引入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涵蓋餐飲、美妝、免稅、陜西特色商品等品類,打造“一站式”購物體驗。航站樓還特別設置了陜西非遺文創體驗區,旅客在候機時,可近距離感受皮影、剪紙、藍田玉雕等陜西傳統手工藝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航站樓內布局了絲路茶館和長安書苑等主題空間,讓旅客在出行之余,也能享受一份文化帶來的靜謐。
城際換乘300米 旅客“出地鐵即登機”
T5航站樓在旅客流程設計上采用“雙層出發、雙層到達”的客流組織模式,能夠實現國內、國際始發旅客同層出發,不用轉換樓層,大幅提升旅客的舒適度和出行效率。機場優化國際流程,將海關安檢進行合并,采用一次過檢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旅客的通行效率。國內旅客在航站樓進門閘機處采集人臉信息,與身份證對應,進入航站樓后值機、托運、安檢驗證、登機均可利用人臉信息實現無證通關。
比如自助回筐系統傳動裝置,自助回筐滾輪采用包膠不銹鋼材質,大幅度減少設備運行噪聲。防漏驗一體機與回筐設備一體化安裝,可提示旅客過檢狀態,辨識度高,便于安檢人員快速攔截未安檢旅客,提高工作效率。人包綁定及復檢X光機,人包綁定實現旅客與行李信息精準匹配,解決異常、應急情況下,旅客行李信息的快速關聯回查。
“設計之初就已經跟海關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對接。在過安檢的時候,對后臺而言,旅客除了進行安檢外,行李也需要通過海關檢查和安全檢查,但給旅客的感受是只需要檢查一次。”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安檢護衛部資產技術科副經理齊津剛表示。
據悉,綜合交通中心實現航空、高鐵、地鐵、城際、公交等14類交通方式立體換乘。航站樓與地鐵換乘僅140米,城際換乘300米,旅客“出地鐵即登機”。
編輯:李國棟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32376-0.html國家一級文物“秦公镈”將驚艷亮相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年宵花走俏 “美麗經濟”紅紅火火
下一篇: 年宵花走俏 “美麗經濟”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