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驛鎮的紅薯喜獲豐收(資料照片)。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周恒宇
“該給蘋果樹剪枝了,你看我家的樹咋弄?”
“這棵果樹的樹枝太粗了,可以從這里剪掉……”
連日來,延安市寶塔區果業局的技術人員走進寶塔區姚店鎮、橋溝街道的多個蘋果種植園,對果農進行冬季果樹修剪培訓。技術員講得細致,果農聽得認真,并在技術員指導下一絲不茍地進行修剪。
截至目前,寶塔區有果園32.16萬畝,從事果業生產的農民達12.6萬人。2024年,全區蘋果產量48.8萬噸,鮮果產值突破31億元。
近年來,寶塔區圍繞區域優勢特色產業,全力做好調結構、強改革、促融合“三篇文章”,增強鄉村發展動力活力,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先后獲評全國果業生產重點縣(區)、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區)等。
■ 產業優化 鋪就“致富路”
2024年12月25日,記者在橋溝街道煙洞溝村村民馬文昌的家庭農場看到,水肥一體化滴灌、防雹網等設施一應俱全。果農在這片現代范兒十足的果園,忙著修剪樹枝。
“在果園管理上,我們采取了‘3332’密植栽培模式?!瘪R文昌介紹,他家現有150畝果園,在果業技術專家卜曉愚的指導下,種出的果子個兒大、口感好,實現了“早結果、早豐產、早收益”,2023年收入320萬元,2024年有望突破400萬元。
寶塔區果業局副局長雒峰介紹,通過開展果農技術培訓,全區總結提煉更多類似豆菜輪茬、坑施肥水、“3332”密植栽培模式等實用經驗,助力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如今,寶塔區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構建以蘋果產業為主,設施農業和現代養殖業為輔,小雜糧、紅薯等特色產業多元發展的產業體系。
為實現農業綠色、高效發展,寶塔區不斷擴大套種、增密度、提單產覆蓋范圍,打造糧食高產示范點23個,建成大弓棚2.48萬畝、日光溫室1.45萬畝,基本形成“三菜并舉(溫室菜、弓棚菜、露地菜)、四季有菜”的發展模式。
■ 改革創新 增強發展動力
如今,紅薯已成為寶塔區甘谷驛鎮農民致富的主導產業。
通過土地流轉,甘谷驛鎮唐坪村建成700畝紅薯產業示范園,讓村民在一塊土地上獲得兩份收入。
“我們實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培育了以延安市寶塔區興民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經營主體,建成高標準紅薯種植園區,通過和致富帶頭人合作,充分發揮特色紅薯產業投資小、見效快、收益高的優勢?!碧破捍妩h支部書記唐世衛介紹,土地流轉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還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
近年來,寶塔區堅持“經營鄉村”理念,積極探索服務有保障、發展有項目、致富有門路的振興路徑,通過創新土地要素改革、產權制度改革、利益分配機制,深入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治理,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試點改革,大力開展村集體經濟“消薄培強”行動,出臺現代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獎補辦法,建立健全就業帶動、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多形式聯農帶農機制。
截至目前,寶塔區流轉土地21.6萬畝,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744個、高素質農民1716人,創建省級產業化聯合體2個。
■ 延鏈補鏈 推進農旅融合
“這是陜北小米,熬出來的小米粥營養豐富、口感佳。”2024年12月24日,在寶塔區河莊坪鎮萬莊村,“80后”村民毛偉正對著手機屏幕熱情地向觀眾介紹。他的直播間里除了小米,還有綠豆、紅小豆、紅棗等當地特色農產品。
2023年,延安市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33.14億元。在寶塔區,僅從事小雜糧銷售的電商經營主體就有130多個。借助手機這個“新農具”,陜北小雜糧暢銷全國。
如何讓土特產“飛出”山坳坳,走向廣闊的市場?
“我們在推動延鏈補鏈、產銷一體發展上做足文章,通過不斷延伸智能選果、凈菜加工、貯藏冷運及電商銷售等產業鏈,支持發展預制菜、菌類等新型產業,培育‘峁圪垯’‘黃土情’等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15家,著力打造‘延安蘋果’‘陜北小雜糧’等區域公共品牌,實現農產品加工業年產值破百億元?!睂毸^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魯偉說。
如今,寶塔區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厚重的黃土文化,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積極開發鄉村休閑旅游業態和產品,建成3個國家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形成25個鄉村旅游典型案例,發展特色民宿56家、農家樂70家,鄉村旅游年綜合收入達30億元。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32095-0.html寶塔區:打好產業發展“特色牌” 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把問題清單變成民生清單
下一篇: 商家“掛牛尾賣豬肉”被罰1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