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大清為年輕人做技術講解。
□文/攝本報記者薛婧李愛民
從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到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100萬千瓦白鶴灘水電機組,哈電集團已站在世界水電之巔,并開始領跑。而作為我國水電裝備研發領域領軍人物、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哈電電機)副總工程師兼大電機研究所副所長的覃大清,在33年的從業生涯中,持續攻堅、不懈求索,在大型常規水電機組研究、抽水蓄能機組技術研究、大型水泵研究、海洋能新能源研究、標準制修訂等方面均做出突出貢獻,先后承擔多項國家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成為帶領哈電電機在世界電力裝備制造版圖上標注中國制造新高度的靈魂人物。
攻克世界性難題
“國家的夢就是我的夢,我就是想憑借著自己的經驗和努力為黨和國家水電行業的科技進步、科技創新多做點事。”從大學畢業進入哈電電機就一直堅守在科研一線的覃大清,親身經歷了我國水電從跟跑、并跑到領跑,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發展之路。
三峽水電站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曾主持研制數百個轉輪的制造專家、加拿大的克勞地歐說:“三峽轉輪在制造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哈電人技高一籌,把打入地獄的轉輪又撈回來了。”
克勞地歐對哈電的贊譽源自覃大清對水電事業的執著。1997年2月,覃大清和他的團隊在承擔三峽右岸機組的水輪機水力開發工作時,遇到一個堪稱世界性的難題——高部分負荷壓力脈動帶數值異常大。“我們正在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既然走上了這條路,就要有敢于突破一切阻礙的勇氣!”覃大清鉚足一股勁兒,率領攻關團隊一頭扎進了實驗室。那段時間,實驗室幾乎每晚都是燈火通明。上班、下班、走路、吃飯,甚至連睡覺,覃大清都在尋找著解決方法。
通過摸索,漸漸有了方向,覃大清率領團隊從葉片形狀著手,通過20多個方案的優化設計和上百次的試驗,研制成功了混流式L型葉片轉輪。最終,通過同臺復核對比試驗顯示,模型轉輪取得了在穩定性上的重大突破,徹底解決了困擾世界大型水電設備制造業多年的技術難題。“高效率和穩定性是兩大矛盾體,但我們團隊通過自主創新,實現了二者融合,因此在與國外企業同臺競技時,在效率相當情況下,我們的穩定性卻高出對方一個量級。”覃大清說,正是此項技術使我國大型水電裝備制造業邁上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水電裝備制造業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跨越二三十年的距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成果已成功推廣應用到溪洛渡、向家壩、構皮灘、巖灘、景洪等大型電站機組。
走在科技創新最前沿
“這個課題還有很多問題要破解,包括輸電、樞紐……”覃大清端坐在電腦前,手指屏幕上的設計圖,耐心地向青年技術人員做著技術指導。
不是在思索如何突破技術難題,就是在突破技術難題的實踐操作中,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覃大清孜孜以求。
2003年前,抽水蓄能設備關鍵技術國外壟斷、價格昂貴、服務滯后,大型抽水蓄能機組及成套設備國產化迫在眉睫。為打破窘境,覃大清帶著團隊踏上了自主化研制之路。經過多年努力,2011年,哈電電機研制的我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抽水蓄能機組——響水澗抽水蓄能機組成功并網發電,機組無論是效率、壓力脈動還是空化等綜合特性指標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響水澗項目之后,哈電電機又一舉奪得溧陽和仙居兩個抽水蓄能項目機組的研發制造權。
創新無止境。2011年12月,離仙居抽水蓄能機組同臺對比試驗還有58天,但研發形勢并不明朗。緊要關頭,覃大清大膽決策:“墨守陳規無異乎坐以待斃,我們要開辟第二戰場,而且要馬上!”覃大清帶領團隊果斷采取了新的攻關路徑。
在模型試驗期間,覃大清針對水輪機工況壓力脈動值較大現象,與試驗人員一起觀測模型機組運行情況,對試驗數據仔細研究分析,查找規律。在解決投標用轉輪的初生空化不理想問題時,覃大清使用放大鏡,親自指導試驗車間鉗工修補轉輪葉片,有時奮戰到凌晨3點多。功夫不負有心人,覃大清團隊最終成功地攻克了初生空化難題,找到了解決仙居“駝峰區”穩定性關鍵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制造出了性能優良的模型轉輪,實現我國大型水泵水輪機的完全自主化研究,并在主要性能匹配、水泵“駝峰”、水輪機工況“S”區、水泵空化和水輪機壓力脈動等關鍵水力特性、水力開發技術上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突破。
不懈求索持續領跑
“世界范圍內的行業競爭,必須拿出好東西,才能贏得未來!”覃大清說,在抽水蓄能和常規水電研發上,哈電電機已達到世界制高點,成為“領跑者”。既然是領跑者,就要選擇好下一個行業發展的“巔峰”。為此,哈電電機又率先突破“靈活性、穩定性技術”,開辟了一條新跑道。
“以前,水電研發方向更多是為電網提供能量,而當下,我更多思考如何將水電放在國家能源系統中進行結構調整,發揮水電的調能作用,讓水電更靈活、適應性更廣。”覃大清通過白山抽水蓄能機組改造項目驗證這一全新想法的可行性。他帶領項目團隊根據白山機組運行歷史數據,針對電站工況特性進行了量體裁衣式的改造研發。據悉,今年十一前,白山改造機組成功投用,不但贏得客戶好評,也引得國內外各大電廠及同行接踵而至,現場取經。
“一臺機組是不是精品,關鍵看運行性能。運行性能好不好,主要體現在水輪機穩定性上。”覃大清說,行業內理論上對機組穩定性的要求是,水輪機轉輪要在機組負荷為45%~100%之間穩定運行,而白山改造機組的轉輪能夠在機組負荷為25%~100%的區間都穩定運行。這說明白山機組實現了超寬范圍穩定運行的重大突破,哈電電機已進入世界水電無人區,大膽領跑。
“市場潛在需要什么,技術就要向前延伸,要讓科研開發與市場需求緊密相連,這樣才能把握未來。”覃大清從未停止創新求索。
200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一個全新領域——水泵。“哈三電廠60萬千瓦機組循環水泵流量不能滿足要求,水泵行業束手無策,電廠求援。我們通過更換葉輪等少量部件,使流量增加7%,效率增加13.6%,初戰告捷。”覃大清說。在此基礎上,2010年,哈電電機開發云南滇池補水大泵,打破國外對我國大泵技術的壟斷,2013年順利投運,性能優異,讓國外同行心服口服。
覃大清說,他是幸運的一代,國外同行一生也就干一兩個項目,而國家和哈電給了他一個廣闊的舞臺,他能同時干多個項目,這使他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帶領團隊成功攻克一個個世界性難題,從而圓夢中國水電技術屹立世界之巔。
來源:黑龍江日報,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96-1531-0.html哈電集團副總工程師覃大清 世界水電技術的領跑者(哈電集團副總工程師覃大清)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