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入老年期后,可能出現關節變形、功能喪失及多系統并發癥。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關節滑膜,隨年齡增長和病程延長,疾病進展可能導致不可逆損害。
長期炎癥侵蝕可導致關節軟骨破壞、骨質侵蝕,表現為手指天鵝頸畸形、腕關節強直、膝關節屈曲攣縮等。老年患者因骨質疏松和肌肉萎縮,關節穩定性進一步下降,可能出現髖關節、膝關節等負重關節的嚴重功能障礙。關節置換手術是終末期病變的主要治療手段,常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等。
類風濕關節炎可能引發間質性肺病,表現為進行性呼吸困難,老年患者合并肺纖維化時預后較差。心血管系統受累可表現為心包炎、早發動脈粥樣硬化,需定期進行心臟超聲檢查。甲氨蝶呤片、來氟米特片等抗風濕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避免加重心肺負擔。
慢性炎癥和糖皮質激素使用會加速骨量流失,老年女性絕經后雌激素缺乏會進一步加重骨質疏松。典型癥狀包括椎體壓縮性骨折引起的身高變矮、駝背,需通過雙能X線吸收檢測法定期評估骨密度。碳酸鈣D3片、阿侖膦酸鈉片等藥物可幫助維持骨量,但須配合抗風濕治療。
約30%老年患者會繼發干燥綜合征,表現為眼干、口干、猖獗性齲齒,嚴重者可能出現角膜潰瘍或吞咽困難。需通過唾液腺活檢確診,人工淚液、匹羅卡品片等藥物可緩解癥狀。日常需加強口腔護理,使用含氟牙膏預防齲齒。
頸椎半脫位可能壓迫脊髓導致四肢麻木無力,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手套襪套樣感覺異常。老年患者需定期進行頸椎MRI評估,嚴重者需行椎管減壓術。加巴噴丁膠囊、普瑞巴林膠囊等藥物可用于緩解神經痛癥狀。
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需堅持規范用藥,定期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指標。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關節保暖,使用輔助器具減輕負重關節壓力,進行水中太極等低沖擊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飲食應保證優質蛋白和鈣質攝入,控制高嘌呤食物預防痛風發作。建議每3-6個月到風濕免疫科復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9-18020-0.html類風濕老了會怎么樣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外的主要病理基礎是
下一篇: 紅斑狼瘡有生二胎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