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中處處有中醫,這些家家廚房都有的食材,都是護肝佳品,肯定有一種是你吃過的!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6種天然護肝食材及其做法,快端上餐桌,給肝臟“祛祛毒”
適合秋冬食用的護肝食材
1、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有補脾止瀉、養肺益陰、益腎固精、養陰生津等功效。熟悉山藥的人都知道,山藥并不能直接補肝,但是,山藥卻常用于治療慢性肝病之脾虛瀉泄、小兒肝脾腫大以及肝源性糖尿病。這是因為,在中醫理論中,肝與脾的健康是緊密相關的。《金匱要略》就有相關記載:“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其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對于肝病患者來說,肝病日久,脾難免會受到影響,在治療時先安未病之臟,脾胃強壯了,肝臟也會強壯。而山藥既能補氣,又能養陰,不寒不燥,補而不滯,有平補脾胃的功效,最適合肝病患者食用。尤其是宿醉之后,喝上一碗濃濃的山藥湯,臉色憔悴、眼干咽干的癥狀很快就能消失。
2、枸杞
枸杞味甘,性平,歸肝、腎經。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等功效。《神農本草經》記載,久服枸杞可“堅筋骨,輕身不老”,合理進食枸杞,能緩解肝虛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如肝血不足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枸杞子能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進肝細胞新生,臨床可用于脂肪肝的治療。枸杞子有較好的抗肝損傷、保護肝細胞的作用,對于各種原因所致肝損害引起的肝功異常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用來泡水喝。
3、大棗
大棗味甘,性微溫,歸脾、胃、心、肝經。有補脾益胃、益血安神、緩和藥性等功效。有研究發現,肝功能比較差的人群每天服用一杯紅棗水,堅持一周的時間就能夠有效增加身體中的血清蛋白,達到保健肝臟的作用。現代人熬夜酗酒對肝臟危害很大,如果大家能抽空吃兩個大棗的話,高枕無憂不敢說,起碼能讓身體有些起色。此外,由于大棗能夠養血安神、滋補脾胃,年老體弱的人群經常食用,還能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紅棗護肝粥:
材料:紅棗、花生、冰糖各30至50克。
做法:先煮花生,再加紅棗與冰糖煮湯,每晚臨睡前服用,30天為一療程。
功效:對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有一定的療效。
4、烏梅
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肺、脾、大腸經。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等功效。常用烏梅不但能調節肝臟酸堿環境從而降酶,還有一定的助消化、強食欲之效果。生活中,烏梅最簡單的用法就是——解酒。酒后很容易肝氣生發太過,容易出現頭痛、嘔吐等癥狀,而烏梅能入肝經可起到保肝之功效,而且,烏梅酸收還止嘔,酒后喝點烏梅湯(烏梅加白糖煮水),不但可以快速消除酒后頭痛頭暈等癥,止嘔的效果也是杠杠的。
5、蒲公英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利尿散結等作用。現在,很多女性都有乳腺增生,主要原因就是肝郁。由于,肝經是經過胸前的,如果心情總是不好或者壓力很大,就容易引起肝經堵塞,從而出現心煩易躁、乳房脹痛、兩脅脹悶、少氣懶言、善嘆息、噯氣頻作等癥狀。如果這些人在春天多吃點蒲公英,到了秋天,大多數人的癥狀都會得到改善。
6、薏苡仁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肺、腎經。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祛濕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很多人不知道,薏苡仁其實是脂肪肝的“克星”!眾所周知,脂肪肝是一種“吃出來”的疾病,不論是營養過剩還是營養不良都可能導致該病的發生,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與患者本身的脾胃虛弱有很大關系,這是因為,一旦脾胃虛弱,運化功能不好,人體攝入的飲食物非但無法經脾轉化為精微物質輸布全身,反而還會變為水濕、痰飲等濁邪蘊結肝體,形成脂肪肝。所以說健運脾胃、祛除痰濕是防治脂肪肝的關鍵。
陳皮薏苡仁荷葉茶
材料:陳皮5克,薏苡仁10克,荷葉3克。(1人份)
做法:開水沖泡代茶飲。
溫馨提示:脾虛濕盛、腸腹滿悶者不宜使用山藥;紅棗助濕生熱,令人中滿,故濕盛脘腹脹滿者不宜服用;由于蒲公英的清熱作用顯著,所以大家要記住陰寒證者不喝、每天3~5g即可、不喝冷涼茶、脾胃虛寒者不單獨喝;脾約便難及孕婦慎用薏苡仁。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8-2450-0.html深秋時節這6種天然護肝食材常吃給肝臟祛祛毒不該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