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曠
疫情話題淡出了人們生活,醫藥、保健的關注度不降反升,血壓計、血糖儀、洗鼻器等產品熱度不斷攀升,這些操作簡單、體積小巧、攜帶方便且相對智能的家庭醫療器械成為家庭消費的“新寵”。
家用醫療器械的消費熱度體現在消費榜單上。京東健康618數據顯示,家庭氧療產品全品類集體“爆發”,霧化器品類、制氧機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230%、呼吸機品類同比增長200%,而且家用中頻電理療儀、紅藍光治療儀在今年格外受到消費者青睞。
無獨有偶,阿里健康研究院、天貓健康發布《診療家庭化消費趨勢洞察》顯示,醫療器械家庭化的發展勢頭旺盛。數據顯示,2/3的健康電商用戶購買過家用醫療器械。2022年,健康電商平臺器械類用戶占比65.1%,線上消費規模增幅達30%以上,增速明顯。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醫療器械逐漸成為常備“家用小家電”,這為魚躍醫療、可孚醫療等家用醫療器械企業,以及美的、海爾等跨界玩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后疫情時代,家庭健康管理意識普遍提升,家用醫療器械被納入家庭必備清單,家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億歐智庫預計,到2025年家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或將達到2295億元。另據醫械研究院數據,醫療器械市場中,醫用醫療器械占比從2018年的68.54%下降至2019年的66.98%,家用醫療器械占比由2018年的31.46%升至33.02%,家用醫療器械需求在不斷提高。
家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與日俱增,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利好政策、市場需求、技術創新和資本支持等多重因素驅動。
在政策端,利好政策相繼出臺,為家用醫療器械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這些年,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加速了醫療器械市場的發展,例如:“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加速推進醫療器械創新條件下的審評審批改革”等。
在市場端,亞健康、康復治療、高齡等人群對家庭醫療器械有旺盛的需求,驅動家庭醫療設備市場的爆發。網絡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將達到3億,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2033年將突破4億,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到2050年前后將達到4.87億,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數量和占總人口比例雙雙達到峰值。
在技術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家庭醫療器械的多功能化、智能化提供技術支撐。傳統醫療器械使用場景受限、功能復雜操作難度大,家用醫療器械產品迭代速度快、智能化水平高,滿足了人們對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
在資本端,專業醫療器械玩家和互聯網企業、家電企業等跨界玩家,強勢加碼家用醫療器械市場,進一步激發產業創新活力。疫情期間,不少互聯網企業和家電巨頭跨界布局醫療器械市場,而今它們已經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行業佼佼者,持續推動家用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
家用醫療器械市場未來增長態勢強勁,而隨著老玩家繼續開拓與深耕,新玩家爭相加速入局,市場競爭也將進入全新階段。
新的一年,格力、海爾等家電企業相繼注資醫療領域,試圖通過投資的方式,獲取新技術、新產品和更大市場份額。
3月,格力產投領投呈元科技數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完成后,呈元科技繼續推進醫療業務的發展;4月,海爾資本領投微巖醫學科技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報證、新產品開發等。
頭部家電企業聚焦家用醫療器械市場的原因不外乎,家電市場日益飽和、利潤空間小,而國內醫療器械市場體量大、利潤空間大。此外,家電企業跨界玩醫療器械有很多天然優勢,轉戰醫療器械產業并不讓人意外。
?一方面,海爾、格力、美的等家電巨頭們擁有完善的制造技術和產業鏈,在研發和生產醫療器械方面擁有產業基礎。家電和醫療的上下游產業鏈有很多關聯之處,有的家電企業從低溫儲存領域切入醫療器械市場,有的企業從霧化、制氧等領域切入醫療器械市場,主打一個:發揮所長。
以海爾為例,其利用自身產業鏈和研發優勢,推出醫用制氧機、血壓計、霧化器多個爆款家用醫療器械產品,組建起了產品矩陣。早在2019年海爾家用保健制氧機銷售額就已突破1億,而后上線的醫用制氧機、血壓計、霧化器等產品銷量更是居高不下。
與此同時,海爾斥巨資做研發,著手解決智慧醫療難題,為創新家用醫療器械產品鋪平道路。海爾生物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1.51億元、2.36億元、2.92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分別高達10.75%、11.12%、10.21%。
走了同樣的發展路線的還有,海信集團基于顯示技術與圖像處理技術開發醫療顯示設備;格力電器生產醫用口罩、呼吸機等防疫業務;美的集團投資萬東醫療,布局醫學影像類設備和服務;松下集團生產健康指標檢測儀、家用空氣凈化器、智能衛浴等家用醫療設備……
另一方面,醫療器械走向“家庭化”與家電產品站在同一出發點,即為人們建設健康美麗生活,而海爾、格力等品牌在家電領域知名度高、用戶粘度高,在產品推廣、營銷中處于優勢地位。
在渠道方面,家電企業線上線下都有成熟和完整的銷售和售后服務體系,在消費者有需求時能及時響應,為消費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銷售和售后服務,較高的內部協作效率及服務質量讓家電巨頭有了征戰家用醫療器械的勇氣。
在醫療器械走向“家庭化”的背景下,頭部家電企業積極部署家用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想從中找到企業利潤持續增長的路徑,但跨界玩家想要征服家用醫療器械市場并不容易,因為擋在他們前行道路上的是擁有強勢地位和龐大市場份額的專業家用醫療器械企業。
在戰火連綿的家用醫療器械市場,以魚躍醫療、三諾生物、可孚醫療為代表的老牌家用醫療器械品牌,擁有先進的技術、強大的產品矩陣、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完整的渠道優勢,頭部地位不容易被撼動。
以“家用醫療器械第一股”魚躍醫療為例,1998年成立至今積累了25年生產運營經驗,產品覆蓋制氧機、電子血壓計、呼吸機、血糖儀等多個醫療器械,并且部分領域出了爆款產品,無論是在研發、制造還是在銷售領域都建立了較高的競爭壁壘。
首先,魚躍科技連續三年實現盈利,而營收凈利保持增長的外在因素是疫情催化,內在因素是注重產品升級和品類拓展,核心競爭優勢得到了很好的鞏固。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魚躍醫療實現營收67.26億元,同比增長45%,實現歸母凈利潤達到17.59億元,同比增長133.74%;2021年,魚躍醫療實現營收68.94億元,同比增長2.51%;歸母凈利潤為14.82億元;2022年,魚躍醫療實現營業收入71.02億元,同比增長3.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95億元,同比增長7.60%。
其次,魚躍科技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增強產品研發創新升級能力,強化產品競爭力,實現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
據財報數據,2022年魚躍科技研發費用4.96億元,同比增長16.62%,研發投入創歷史新高;魚躍醫療2022年全年上線新品60余款,包括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安耐糖AnytimeCT2A、魚躍普美康AED·M600、微壓氧艙、血糖尿酸測試儀GU200等多種核心產品。
再有,魚躍科技順應零售市場發展,打通線上、線下和海外渠道,還拓展許多品牌并逐步增加營銷費用加大市場推廣力度,讓產品觸達到更多的目標受眾驅動業績的增長。
據了解,魚躍醫療旗下擁有“魚躍 yuwell”、“潔芙柔”、“華佗 Hwato”、 “金鐘 JZ”、“安爾碘”等眾多受消費者熟知的品牌,形成了極強的品牌影響力。另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魚躍醫療的銷售費用為7.54億元、9.45億元、10.314億元,同比增長19%、25%、9.15%。
和魚躍醫療一樣,面對來勢洶洶的格力、海爾等跨界玩家,三諾生物、可孚醫療等專業家用醫療器械企業,持續加大對技術研發、生產場地、機器設備和人員的投入,深挖“技術護城河”,同時提高產能和豐富產品種類,打出差異化競爭力。
跨界而來的新玩家和固守城池的老玩家投入大量的資金、人才和時間,進行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開拓,你追我趕、越戰越勇,但市場日新月異,新技術、新需求層出不窮,兩者之間的競爭遠未看到勝負的終點線。
在家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背景下,新老玩家競爭進入了多層次、多極化的競爭分化階段,有的品牌保持營收穩定,有的品牌繼續燒錢搶市場,有的品牌營收下滑。為此不同品牌制定了不同的突圍或增長策略。
從市場現狀來看,新老玩家主要圍繞產品的年輕化、智能化、便攜化展開探索和競爭。
一來,穩住老年人后繼續占領年輕人心智,也就抓住了當下和未來。在人們印象里,使用家用醫療器械都是老年人,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愛上了“醫療黑科技”,熱衷于購買家用醫療器械。
養生年輕化,家用醫療器械受眾人群也越來越年輕化。根據《年輕人養生趨勢報告》顯示:有90%的年輕出現了視力減弱、脫發掉發的情況;40%的人出現了運動能力下降和肥胖的問題;還有27%的人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下降問題。
二來,智能化、數字化是醫療器械產業的轉型升級主旋律,家用醫療器械作為該產業支脈之一,智能化升級是其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格力、海爾、魚躍醫療、可孚醫療已經陸續布局智能醫療器械生態體系,試圖通過加強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的智能化水平,提升自身的制造實力和產品競爭力。
三來,可穿戴式醫療器械呼聲越來越高,便攜式多功能醫療器械消費時代正在來臨。在醫療器械市場,越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越有可能成為爆款,而具有開創性的便攜式多功能醫療器械產品對于生產和消費雙方都具有巨大的價值,自然是市場爭奪的焦點。
雖然未來的家用醫療器械行業會是如何發展還尚不明確,但可以肯定消費者對家用醫療器械產品已經呈現出接受和認可的現象,在龐大用戶需求的刺激下,一場有關新老家用醫療器械玩家的智能化、年輕化、便捷化內卷戰爭已不可避免。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975-0.html家用醫療器械戰況:海爾生物“攻”,魚躍醫療“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誰能攻克抑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