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不僅僅是醫治疾患之處,更應該是一個健康之所,傳遞著溫暖與健康。隨著社會對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陜西省交通醫院不斷完善健康服務,讓每一位患者能夠享受到治愈以外的更多的優良醫療體驗。為營造家庭式的醫療環境,陜西省交通醫院開設“五感尋醫”專欄,從觸覺、聽覺、嗅覺、味覺、視覺出發,以溫馨與關懷擁抱患者。
“醫生和患者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作為醫生,更要換位思考,傾聽患者的聲音,互相溝通,共同對抗病痛。”在內一科主任李霞看來,“待病人如親人”這句話干巴巴的,親人是會被情緒所牽動的。醫生所需要做的,是共情患者的處境,用細膩的人文關懷和精湛的醫療技術為解決患者的病痛全力以赴。
01
面對患者呼喚“洪峰” 他們像陀螺轉不停
“醫生找我談話,我應該去哪里呀?”“26床化驗單還沒出來嗎?”“您先去拍個片子,拍完拿過來給我,再詳細診斷。”上午8點,醫院走廊和門診已經站的都是患者和家屬,醫生們已經就位,開始一天的工作。
"有病人血壓驟降、意識障礙等休克癥狀,請內一科速來會診。"李霞剛結束查房,急診科的緊急呼叫便打破了短暫的平靜,她立刻帶領團隊投入到緊張的多學科會診中,通過床旁心電圖、心肌損傷標志物檢測等手段,快速明確患者系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心源性休克,立刻予血管活性藥物、抗板、強化調脂,配合嚴密的容量管理,成功穩定患者生命體征,為進一步進行再灌注治療爭取時間。
緊接著,李霞又接到樓上護士打來的電話說住院病人大汗、憋氣、躺不平、血脈氧降低、心衰加重,經評估后,立即為心衰病人做了利尿、擴管等有效的容量管理操作,減輕心臟的前、后負荷,緩解不適癥狀。
剛剛安置好病人,又有復查的病人急匆匆的走進了李霞的辦公室,“醫生結果出來了,你看……”,她又開始了新的忙碌,哪里有患者的呼喚,哪里就有醫生的奔赴。
02
傾聽患者情緒背后的“聲音” 讓治療更貼心
“醫生,我不想出院。”前不久,內一科住進來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老年基礎病得到有效診治后,老太太卻始終抗拒出院。察覺到異常的李霞,主動與老太太女兒溝通,這才得知老太太的老伴突然離世,讓她一時難以接受。對老人通過抑郁量表、焦慮量表進行心理測評后,發現老人存在創傷后應激障礙。李霞反復與老人溝通,用真誠和共情化解她的心結,與家屬建立治療聯盟,制定包含藥物干預、音樂療法、團體康復活動在內的綜合治療方案,并協調社區醫療資源,建議患者平穩過渡至專業養老機構進行延續性照護,在那里老人每天與同齡人唱歌、打拳,心情也漸漸好轉。"我們要對病人做到雙心治療,既要關注心血管疾病的穩定,也要重視他們的精神心理狀態"李霞說道。
在用藥治療方面,內一科同樣秉持著細致入微的態度。對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高血壓合并慢性腎病及高齡老年人的血壓控制等復雜病例出院后隨訪管理方面,李霞深知服藥不能只流于形式,要實施血壓控制目標分層管理,她總是不厭其煩地與患者反復溝通,確保他們牢記要點,實現分層施治、精準管理,確保治療方案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在李霞看來,除了治療疾病,用心去關愛生命的人文精神也是醫生的重要職業價值所在。內一科始終堅持著人文關懷精神,不斷用小愛匯聚大愛,以換位思考彰顯人文關懷。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8062-0.html傾聽患者呼聲 換位思考更顯人文關懷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