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暑節氣需關注兩個臟腑:心和脾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姬薇
7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7月6日是小暑節氣,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魯藝表示,中醫養生非常講究天人合一,《黃帝內經》里面也明確提出了,“智者養生要順四時而適寒暑”,提出“五臟應四時”的觀點,建議我們在養生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臟腑和相應的時節相對應。
魯藝說,小暑時節,我們特別注意兩個臟腑的養生,一個是心,另一個是脾。心在中醫理論中是君主之官,性屬火,其氣通于夏。也就是說,在夏天陽氣非常亢盛的時候,我們的心氣也容易過旺,因此很容易出現心情煩躁甚至包括睡眠不好這些癥狀,尤其是對于有一些基礎性的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講,這些就更加常見。對于這樣的人群,我們建議在夏天的時候,尤其是在小暑時節,可以減少過度消耗體力,多靜少動。同時,還要避免過度憂思,避免干擾耗傷心血。
此外,在小暑時節,由于出汗過多,因此經常會傷及心陰,因此出現胸悶、口干、短氣這些癥狀,這些癥狀同時伴隨的有非常常見的癥狀,就是非常的疲憊。如果出現這樣的現象,尤其是體弱人群如果出現這樣的現象,可以服用一些像生脈飲或者西洋參茶來改善這些癥狀。
“第二個臟腑是脾,脾在中醫理論中屬土,喜燥惡濕,在時節對應上來講,是通于長夏季節。長夏季節就是小暑這段時間。”魯藝指出,脾的生理特點是主運化的,主身輕降濁,我們的食物進入體內之后要經過脾胃的運化才能夠化生氣血,濡養全身。在長夏時節,在小暑時節,濕邪很容易困脾,造成脾胃功能運化的失常,比如會出現消化的障礙,會出現腹脹,甚至食欲下降還有腹瀉等等。因此我們在養生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多服用一些健脾的食物。像薏仁、山藥、陳皮這些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另外,要避免過食寒冷,非常寒涼的食物往往會傷及我們的脾陽,造成寒濕內運。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4903-0.html小暑節氣需關注兩個臟腑:心和脾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能康醫院啟動“冬病夏治”中醫診療活動
下一篇: 廣州:“百醫護老”守護社區老年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