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8日,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兒少心理科副主任張海艷受邀前往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學,為初二年級學生送上了一份心理減壓的精神大餐。講座主題為“我的情緒罐子”,旨在讓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認識到情緒的多樣性、正常性和功用性,并教授學生們如何與情緒“和諧共處”。
張海艷給同學們解釋到,初二年級的同學們大多在14歲左右,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所經歷的情緒都是正常的,沒有好情緒、壞情緒之分,但情緒包含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什么是抑郁、焦慮和恐懼等消極情緒,以及這些情緒對個體的影響。例如,抑郁能讓我們識別自身壓力并尋求幫助,焦慮能夠激發自身潛能,悲傷能讓我們意識到生活中重要的人或物,恐懼能夠“保命”等......她還特別向同學們科普了抑郁與抑郁癥的區別:抑郁不同于抑郁癥,很多人有抑郁情緒,但只有很少人能夠達到抑郁癥的診斷標準,其核心癥狀為顯著而持續的情緒低落(兩周以上)。
在講到對消極情緒的處理方法時,她首先請同學們分享自己面對這些情緒時的處理方式,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分享自己的方法。如在抑郁時會打打游戲來轉移注意力,憤怒時會把情緒發泄出來,悲傷時會向朋友傾訴,恐懼時會“逃跑”等。在贊揚同學們提出的適宜方法的同時,張海艷也教授了一些同學們沒有提到的方法:與視、聽、味、觸覺等感官有關的放松方法(看自己喜歡的書籍、聽喜歡的歌曲、吃好吃的美食、做放松的運動等);與焦慮情緒同在,感受焦慮并叫“停”,然后做事;發泄憤怒情緒時不能傷害自己和他人;吸三秒呼四秒的腹式呼吸法;及時找朋友、家人、專業人員進行求助等。
講座接近尾聲,張海艷給同學們講解了處理消極情緒的黃金法則,我們日常所體驗的情緒是正常的、健康的;深呼吸,識別并體會我們的情緒;與情緒同在,一邊讓這些情緒存在一邊做自己的事情。最后,她還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小作業:繪制自己的“情緒罐子”,這是一個很好的與情緒“和諧共處”的方法。張海艷副主任生動幽默的講座受到了學生們雷鳴般的掌聲,讓學生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有效緩解了自身的心理壓力,同時,對心理健康的認知層面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還掌握了一些科學、有效的自我行為調節的方法與技巧。在未來,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將繼續開展心理健康進校園、進社區等系列活動,通過心理健康科普知識的傳播,幫助更多的青少年兒童逆風前行,陽光成長。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2062-0.html繪制你的情緒罐子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無償獻血 傳遞愛心匯聚溫暖
下一篇: 大爺打針遇到了緊張手抖的實習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