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產業是指與人的身心健康相關的產業體系,以健康長壽為終極目標,包含對健康人群的創造和維持健康,對亞健康人群的恢復健康,以及對患病人群的修復健康,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產業鏈。
大健康行業主要涉及的領域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經濟與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健康產業在我國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機遇。在市場需求與發展環境方面,我國“老齡化”趨勢不斷提速,疾病、亞健康人群規模巨大,人民對于健康的需要與要求不斷提升,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還可以擴大內需從而刺激經濟的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健康產業營業收入達5.4萬億元,同比增長22.7%。
2014-2018年中國大健康產業營業收入走勢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疾病研究的不斷深入,人民健康需求的不斷提升,大健康作為一種全局的理念應運而生。自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健康中國”概念以來,“健康中國”作為一項長期國策,其重要性不斷凸顯。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其中提到大健康產業是“健康中國”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2018年兩會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獲批,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取消,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大健康”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
2016-2019年我國大健康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為了正確引導市場需求,實現健康產業快速有序的均衡發展,我國政府部門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解決健康產業中的資源合理配置問題;推動大健康產業園區投資和建設。
截止目前,全國共有26個大健康產業園區。從區域分布來看,大健康產業園區主要分布在貴州省、河南省和廣東省等地。目前貴州省共有7個大健康產業園區,河北省和廣東省分別為4個。
我國主要省市大健康產業園區數量(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大健康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及投資規劃研究報告》
目前國內大健康產業園區主要有大健康產業基地、華北制藥大健康產業園、云龍山大健康文化產業園、銅仁大健康產業園、藥王大健康產業孵化園等。
我國主要大健康產業園區及簡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大健康產業雖然具備勞動力資源、消費者資源、中醫藥資源豐富,大健康產業市場需求日漸強烈以及傳統醫學和養生文化深厚底蘊的優勢,但是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園區的發展還是呈現典型的子行業發展不均衡、地區發展不均衡的特點。
加強公立醫院建設、支持社會辦醫、健全全民醫保制度、強化基層公衛體系……“十四五”規劃綱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務。下面就來盤點“十四五”規劃綱要里與大健康息息相關的那些“要點”。
??
??新機制:醫?;I資方式要調整
??
??醫保制度改革是破解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關鍵?!笆奈濉币巹澗V要提出的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路徑比較清晰,依然是“健全全民醫保制度”。
??
??根據國家醫保局數據,2020年全國基本醫保參保人數13.6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隨著覆蓋的人群和疾病越來越多,新階段醫保改革面臨的問題是:未來醫保資金如何籌集?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告訴,尋找“十四五”時期基本醫保待遇調整機制,就是下一步工作重點。
??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到,健全基本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完善醫保繳費參保政策,實行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皺嗬土x務是對等的,我們總希望醫保承擔更多責任,那么未來籌資機制肯定要做出動態調整?!敝煦憗碚f。
??
??除此之外,未來醫保工作將更強調公平性,以做到同人同待遇。
??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到,完善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在朱銘來看來,門診共濟并不是簡單地做加法,“之前建立這一制度是因為門診費用管理較為復雜?!敝煦憗眍A測,建立門診共濟保障制度后,門診管理監管一定會加強,實現提質增效。
??
??關于醫療保障,“十四五規劃綱要”還特別提到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和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朱銘來認為這與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不無關系,人們需要更多保障。長期護理險和商業險下一步發展重點,朱銘來認為是探索出成熟的長期護理保險體系,并研究出商業保險產品與醫保的對接辦法。
??
??新格局:公立醫院正擴容
??
??新冠肺炎疫情中,以中國公立醫院為主的醫療隊伍迎難而上,交出一份可以載入史冊的時代答卷。在這之后,公立醫院的主體地位和重要性被全社會再次強調。
??
??“十四五”規劃綱要在“深化醫藥體制改革”一節中,首先以“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以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為導向”,為改革定下基調,隨后提出“加強公立醫院建設,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深入推進治理結構、人事薪酬、編制管理和績效考核改革”。由此可見,“高質量發展”成為“十四五”期間公立醫院發展的關鍵詞。
??
??而深入推進治理結構、人事薪酬、編制管理和績效考核改革四個詞語背后,代表的是公立醫院“十四五”期間的四個重點任務。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醫院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丹分析道,治理結構強調的是,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如何落地,這需要一個具體化的過程;人事薪酬強調的是對醫務人員如何激勵,未來薪酬制度還應從水平及結構等方面調整,兼顧效率和公平;編制管理背后代表的是一整套制度,本質是“量化的管理”,未來編制管理的方向一定會更有彈性,給予醫院更大操作空間;績效考核的是醫院的綜合表現,是把醫院發展往“高質量低成本”的方向引導,保證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十四五”期間的重點是把考核標準細化優化,與醫院內現有績效體系對接融合。
??
??與此同時,中國社會辦醫案例編委會執行主編曹健認為,推動優質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將成為“十四五”期間公立醫院重點任務之一。
??
??優質醫療資源大部分集中在公立醫院,為更好地服務患者,擴容的同時提質增效是擺在公立醫院面前的重要命題。目前,大醫院異地建院或托管小醫院、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等項目的建設在各地正如火如荼。由此帶來的可見趨勢是,曹健判斷,公立醫院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值得注意的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開篇第一句中提到“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非公立醫療機構為補充”,這是國家層面文件中,首次如此描述公立與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關系。“兩者之間就是一主一輔,共同發展?!辈芙「嬖V。
??
??相較于2019年《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意見中》提出的“嚴控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情況有所不同?!笆奈濉逼陂g,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不會再被嚴格限制,曹健認為這與疫情期間社會辦醫的表現有很大關系,“經過疫情的洗禮,我們看到社會辦醫的力量有些薄弱,無法滿足大眾需求,相反公立醫院的作用愈發被凸顯了出來。”
同時,基礎數據的不完備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限制了產業的發展。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的提出將為產業發展指明方向。大健康產業園區應利用產業集聚形成的規模效應,吸引更多的企業,增加園區內企業的數量和多樣性,提升整體的競爭力。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737-0.html2022年國家大健康戰略是什么?(含詳細解讀)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大健康產業項目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