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中國進一步上升成為國家戰略,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以扶持大健康產業,金融投資、地產大鱷也已經聞風而動,加大了對大健康產業的投資,大健康產業無疑是下一個“風口”。
目前,大健康主要包括醫療服務、醫療保健器械、醫藥產品、健康咨詢等生產與服務領域,同時和文化養生、醫療旅游、養老產業、運動康復等融合產生了不少新業態。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討大健康旅游的發展模式、現狀、相關旅游產品,并分享相關案例。
文旅大健康是一種廣義的健康文化旅游概念,是隨著人們的健康理念的延伸而產生的,它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與健康生活的關系,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即不僅有科學的健康生活,更要有正確的健康觀念。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當中就提出,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制定健康醫療旅游行業標準、規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醫療旅游目的地;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
目前,我國擁有24949萬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7.9%;我國70%的人群處于亞健康的狀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達所有疾病死亡率的23%,慢性病的死亡率越來越高;此次疫情對我國民眾的健康理念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基于上述原因,我國的大健康產業前景一片良好,而且由于市場尚未完善,發展空間巨大,健康旅游作為大健康產業的衍生業態,必定也會迎來下一波紅利。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已達到10萬億元。2030年將超過16萬億元,是目前市場規模的1.6倍。
從美國商務部相關經濟調研數據來看,美國健康產業是僅次于制造業、服務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的第五大產業,也是近十年來增速最快的產業,占GDP的比重為8.8%。而且由于美國的大健康產業已經發展得十分成熟,美國大健康產業的結構十分多元,家庭及社區保健服務占50%,醫院醫療服務占19%,醫療商品(含藥品和藥械等)占14%,健康風險管理服務占11%,長期護理服務占6%。
反觀中國,醫院醫療服務、醫藥商品占了95%,其他的大健康產業僅占5%,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較短等問題明顯。
經過這場疫情,人們對生活的認知發生了改變,健康、自由的價值上升與放大,人們將更加注重環境和衛生、注重健康,生活習慣將逐步調整,對文旅產業健康衛生要求更高。
鄉村田園游、森林生態游、康養運動游、親子健康游、溫泉康養、中醫藥康養游、周末近郊游、自然教育活動等將成為發展方向。要積極謀劃健康綠色旅游發展,特別是與健康方向有關的文旅產品。
消費者會更加注重飲食安全,對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藥食等需求日益增加;旅游要素“食”的安全和衛生管理要求提升。旅游目的地要重點在旅游餐飲服務方面實現提升;同時要嚴禁食用野生動物。
安全、衛生、健康成為游客關注“焦點”,要以公共服務為切入口,推動文旅醫療衛生設施建設。要加快文旅醫療衛生設施建設,公共衛生管理、垃圾處理、污水集中處理和廁所革命,整治提升人居環境。加強與城鄉綜合醫院的合作,旅游行業與公共衛生無縫對接。
大健康產業將迎來巨變,全民健康推動康養旅游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現在已進入全齡康養旅游時代,追求健康成為休閑生活主流,康養旅居度假也催生一系列新業態,成為新時期經濟突破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全齡康養能夠滿足不同年齡層人群全齡化的康養需求。30歲以下需求——運動養生:登山、自行車、跑步,親近自然山水、森林、田園以及研學、體驗風土民情等。
30歲至50歲需求——休閑養生:美容足療、品茶、觀鳥釣魚、休閑消遣等;戶外親子:體驗生活、兒童戶外拓展、家庭聚會等;自駕游:野營、野炊、房車露營、燒烤等。
50歲至60歲——養性養生:禪修、靈修、國學、太極、靜修等;調養養生:溫泉療養、中醫養生、膳食養生等;治未病:調理亞健康、保健品理療等。60歲以上人群需求——醫療養生:健康檢查、康復訓練、藥物療法等;護理照料:家庭醫生、護士護理、生活照料等;養老:養老社區、健康管理中心、康療中心等。
全民健康需求助推體育運動休閑產業進入快速發展,各種運動休閑文旅項目發展將進入實質性內容導入和有效運營階段。休閑運動項目是以運動為主體、以休閑為目的的休閑方式,更注重健康運動休閑。有跑步運動休閑、自行車運動休閑、登山運動休閑、滑雪運動休閑等。
消費需求會向運動健康領域不斷拓展運動康體綜合開發,形成體育公園、體育小鎮、康體綜合體、運動休閑基地等產品。在業態上,運動休閑產業融合了賽事、戶外運動、教育培訓、餐飲、購物、休閑、娛樂、健康、養生等多種業態。
健康城鎮建設以構建醫藥產業體系為基礎為核心,圍繞醫藥產業形成教育科研產業體系、醫藥科技產業體系、健康金融服務體系、健康產業生產體系、療養康復服務體系、享老度假體系六大產業體系,主要目的是建設城鎮人口居住與大健康產業密切融合、服務于城鎮居民全生命周期的未來健康創新型城市。
典型案例有墨西哥坎昆、瑞士蒙德勒等,雖然在發展早期都是依托不同的資源,但是都逐漸發展成為以健康管理、醫療為主的綜合型健康旅游城市。
文旅大健康綜合體模式是一種以大健康產業與旅游度假產業雙輪驅動的區域綜合開發模式。這一模式以東西方養生哲學與東西方養生理療技術為支撐,構建健康產業鏈與旅游度假產業鏈兩大產業體系,打造延年益壽、強身健體、修身養性、康復理療、修復保健、生活方式體驗、文化體驗七大健康主題,形成區域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旅綜合體來自于“城市綜合體”。文旅綜合體基于一定的文化旅游資源與土地基礎,以文旅休閑為導向進行土地綜合開發,以互動發展的文化旅游吸引核、休閑聚集區、文旅地產為核心功能構架,相關配套設施與延伸產業為支撐保障,整體服務品質較高的文化和旅游休閑聚集區。
大健康文旅綜合體是一個大健康文旅產業聚集區,挖掘健康文化旅游資源,以健康文化旅游產業體系構建為基礎,健、文、旅、商產業為的基本特征,通過文化主題,聚集旅游、商業、休閑于一體,形成個性化主題商業模式,融合健康文化旅游新業態項目。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健康文化,聚合產業,成為城市新的文化和旅游休閑目的地。
產業園區模式是在醫療教育、研發、疾病治療三大核心功能主導下,配套完善機構和行政服務,形成以醫療為特色的區域開發模式。這一開發模式的特點在于,對醫療條件、醫療技術、醫療專業人員、醫療服務的要求較高,還須將醫療與度假結合起來,為病患人員提供相對安靜、生態、健康的度假方式,并提供較長時間居住的便利條件。
此外,醫療教育、醫療研發與治療服務相輔相成,教育與研發為治療服務源源不斷地提供人才與技術,治療服務為教育與研發提供資金。
在政策推動下,以中醫藥旅游示范區為發展引擎的模式成為區域開發的一種重要模式。中醫藥旅游示范區區域開發模式依托于特色的中醫藥資源,將其與旅游的食、住、行、游、購、娛、廁、導、智、商、養、學、福、情、奇、文、體、農等市場需求對接,打造醫養生活保健服務為核心的旅游產品體系,形成以服務企業為實體的示范基地、示范項目,以及形成醫藥產業集群的示范區。
享老社區模式是依托區域良好的生態環境,通過養老社區與城市社區共生模式的打造以實現區域綜合開發的目標。
享老社區的打造既需要構建旅居度假產品,享老社區不同于以往的養老模式,要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通過舒適愉悅的生活環境、人性化的專業侍候體系、智能化的專控服務體系、便利性的特色產品體系保證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通過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多元的休閑娛樂項目設置,使老年人獲得心理上的享受。
這一類的典型案例有美國太陽城、中國烏鎮雅園等,主要是房地產和健康養老、養老教育、體育健康、老年康復的融合,在老齡化嚴重的中國,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經過國內外案例的研究,不難看出,國內外知名的健康旅游的發展路徑基本分為三種:醫療保健型、文化驅動型、資源依托型。
1.醫療保健型是指依靠醫療美容、高端療養、精準醫療等區域特色康療資源,復合康療、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等功能為一體旅游目的地。如泰國泰國瓦頌健康養生度假村、瑞士蒙德勒、美國圖森峽谷農場度假村等。
2.文化驅動型:是指以區域深厚的養生文化底蘊為基礎,打造地區文化品牌,復合文化旅游、養生、會議娛樂、休閑度假等多種功能的特色度假區。如印度瑞詩凱詩等。
3.資源依托型:是指以自然資源為核心吸引大量游客,依托溫泉、自然生態資源為優勢,溫泉療養為主導,休閑娛樂、會議、康體健身為輔助的功能復合型度假區。如日本箱根溫泉度假、巴登溫泉度假。
要發展文旅健康項目并不是只能通過醫療資源、醫療設備的堆砌,也不是只有健康城、產業園區的發展模式,現如今,健康旅游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如何將健康和景區結合到一起,發展出景區的特有模式,打造屬于自己的獨有健康文化IP,是文旅大健康項目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1.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巨大細分市場,如養老產業;
2.是醫療服務的垂直化、專業化,如醫療美容、健康管理、康復醫療;
3.是技術升級推動產業升級,主要包括智慧醫療、基因測序;
4.是“互聯網+醫藥”的轉型升級方向,主要是在線醫療和醫藥電商;
5.是產業融合帶來的投資機會,包括商業醫保、養生旅游。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706-0.html文旅大健康發展模式及其現狀分析(附大健康產業投資預測方向)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大健康有哪些行業?(附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下一篇: 連花清瘟風波的三種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