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文章中,《價值事務所》給大家介紹了巨子生物這家看點十足的膠原蛋白龍頭,放在國內整個專業皮膚護理產品行業里看,他的市占率目前排名第二,主要靠可復美與可麗金打天下。
而行業里排名第一和第四的企業,都是我們《價值事務所》的老熟人:貝泰妮以及華熙生物。
由于所長正好有朋友是興趣電商平臺的MCN(廣告投放中介以及博主孵化),她的公司在行業內也算做得很不錯的,據她的說法,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和政策雙重影響下,很多品牌的收入都下降了20%-30%,新銳品牌也越來越難跑出來,但優秀的頭部品牌增長依然不錯,化妝品行業正在向頭部集中。
疫情影響大家都懂,政策影響所長給大家講一講。
隨著興趣電商的崛起(抖音、小紅書、快手等),大數據畫像越來越精準,一個新品牌想買一小部分精準流量變得十分容易,由于咱們國內的供應鏈配套實在是太完備了,所以從零到一推新品包括想法、包材、配方、廠商,基本三個月就可以上市,而在珠三角這些地方還要更夸張,24小時之內就能將打樣貨呈現。
這種過快的上市速度難保不會有質量瑕疵,因此,去年出臺了嚴格要求配方、追責機制的政策,導致現在一個產品的規劃到上市,至少需要六個月,大部分小企業需要8-12個月,這無疑讓小企業出新速度變慢,也加劇了他們的成本投入。
因此,在政策、疫情多方面影響下,化妝品行業正在向頭部開始集中。
但即便沒有這些影響,化妝品行業長期來看也應該是集中的,因為,他是一門復購率極高、粘性相對較強的生意,消費者用過哪家企業的東西覺得不錯,更換的動力是較低的(大家都不想冒著爛臉的風險去當小白鼠)。
比如所長,用巨子生物的保濕水、強生的寶寶霜、薇諾娜的防曬,那么基本就一直用的這三樣,所長的母親喜歡雅詩蘭黛,十年前用雅詩蘭黛,現在還是用雅詩蘭黛。
我們看海外亦是如此,雅詩蘭黛、資深堂、歐萊雅、聯合利華等各個國家的化妝品品牌都是高度頭部集中。
海外如此,國內也只會如此,只不過,前些年國貨崛起,萬花齊放,讓大家錯以為化妝品是去中心化的存在。
非也。
2022Q1,公司實現營收 12.55 億,同比增長61.57%;歸母凈利 2.0 億,同比增長31.07%。
看吧,今年一季度,大環境如此不好、很多企業紛紛爆雷的情況下,華熙依然取得61%的增長,最重要的是,這次利潤沒有差營收太多,也獲得了31%的增長,一改去年很多媒體嚷嚷的,公司增收不增利。
在幾家功能性護膚品企業中,華熙生物與巨子生物屬性是最相似的,兩者都是以合成生物學為基礎,低成本高效率合成出醫美/護膚成分,然后往下游延伸,一方面是往醫美、醫療領域延伸,另一方面則是往功能性護膚品延伸。巨子合成的是膠原蛋白,華熙做的則是玻尿酸,最重要的是,他們都走在歐美巨頭的前面。
目前來講,兩者的護膚品收入都遠超其余方面,所以,暫時得把他們歸入功能性、醫用性護膚品領域,但之所以說暫時,是因為公司的發展從來都不是線性的,他們既然都是以合成生物學為基本盤,誰知道未來還會不會誕生新的產品、新的業務?
華熙的四大旗艦品牌在2021年本就增勢迅猛,或者說一個比一個漲得猛,今年一季度,維持了高增長的勢態,其中,尤其是BM肌活,去年本就是近300%的增長,今年一季度增速達到500%以上,這背后很大一個原因在于糙米水的爆發,糙米水來自于糙米發酵液,中間沒有額外添加一滴水。現在,護膚品品牌間的競爭更多來自于底層技術區分,而配方創新的區隔度其實很低,所以,當華熙攜生物發酵物的底層黑科技技術出現在世人面前時,沒多久就俘獲了小姐姐們的芳心。
看看華熙旗下幾大品牌的定價(包括昨天講的巨子),不得不說,還是要走貴婦路線才有利潤,隔壁打著大牌平替旗號的完美日記都快退市了……
不過想想也確實,能在護膚品上花更多錢的人,肯定看中的是產品附加的功能,追求大牌平替的人,肯定也不太愿意在上面花錢。
目前華熙的四大品牌定位明確,米蓓爾針對敏感肌、肌活針對油皮、潤百顏針對補水、夸迪針對抗衰,各有特色。
今年4月公司以 2.33 億收購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51%股權,益而康旗下擁有膠原蛋白海綿、人工骨兩款Ⅲ類醫療器械產品(2021 年收入占比分別約為 80%、19%)以及膠原蛋白保濕面膜等多款護膚品。
本來公司合成生物法 III 型膠原蛋白已處中試階段(對一型、二型、三型不懂的童鞋請移步昨天的文章),有望于 2022 年末或 2023 年正式投產,其他分型的合成生物路徑膠原蛋白亦處于研發階段,此次收購益爾康,更是對其膠原蛋白布局的完善,未來有望通過膠原蛋白復制玻尿酸的神話。
同華熙一樣,貝泰妮今年一季度依然實現高增長,2022 年Q1,公司實現營收8.09 億,同比增長 59.32%;實現歸母公司凈利潤 1.46 億,同比增長 85.74%。
而且,難能可貴的是,貝泰妮不僅增收也還能增利,利潤增速跑得比營收還快,這點讓華熙、巨子都羨慕不已,充分說明貝泰妮在目前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影響力要強于華熙和巨子。
根據上圖也能看出來,誰讓現在貝泰妮市占率第一呢?
貝泰妮的情況其實也充分說明,當企業相關產品受到市場一定程度的接受后,利潤很快就能起來,所以,不用太擔心現在華熙、巨子營收增速大大快于利潤增速,等他們品牌知名度到一定程度后也會如此,到時候,呈現在業績上,我們二級市場看到的可能是相應企業利潤爆炸式增長。畢竟,市場這么大,各行各業都不至于只能容納一個頭部玩家。
華熙主打玻尿酸,巨子主打膠原蛋白,貝泰妮主打天然植物提取物,這與其總部在云南不無關系,云南有6500多種植物,這意味著貝泰妮有一個巨大的寶庫,好好挖掘,幾乎不用愁挖不出新品。
而且云南省對省內植物非常重視,想要打造千億產值的植物產業,根據貝泰妮的說法,云南省每年投1億到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實驗室,這個實驗室是由貝泰妮牽頭建設,云南省藥物研究所、云南大學、云南農業大學參與建設的云南特色植物產業研發公共平臺。
此外,除了對植物進行研發,公司也在布局皮膚微生態、合成生物學研究,根據其前不久的投資者交流說法:正在組建合成生物實驗室。
基于薇諾娜之前奠定的知名度以及部分渠道的復用,貝泰妮2020年下半年推出的新品牌薇諾娜baby,去年剛一正式推廣就立馬成為全網排名第十的嬰幼兒產品,增長超過十倍。
之前所長對貝泰妮最大的擔憂就是單品獨大,旗下僅有薇諾娜一個品牌,但薇諾娜baby的成功充分說明,公司對于品牌打造確實有一個成熟的體系。即先在線下與專業機構合作,獲得部分核心消費者認可后,再到線上走公域流量池擴大的路線,總體可以總結為:線下打基礎,線上給放大。
今年,公司將隆重推出抗衰品牌AOXMED,定位國際奢侈護膚的價格帶,是目前國產零售價中最高的,套路同之前做法相似,先從醫療渠道入手(但是進醫院會與薇諾娜競爭,所以選擇高端醫美機構),當在線下建立品牌勢能后,再進行線上線下全渠道放大。
美妝想賺錢,得往高端走。
前幾年,美妝市場崛起的本質是線上流量紅利帶來催化,尤其是像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給消費者帶來的教育,當然,行業驅動的本質還是消費升級。
但近段時間,線上流量紅利顯然走到了盡頭,疊加監管趨嚴以及美妝滲透率到了一定程度的因素,大多數人已經有一定的消費理念和習慣,行業開始呈現分化。目前,純靠營銷驅動的品牌正在逐步清退,有底層技術、有消費者粘性、能從量的提升到價的提升(不是硬提價,而是推出高端品牌)的企業開始與后面的企業拉開差距。
不論是昨天講的巨子生物還是今天的華熙生物、貝泰妮,他們都是醫藥背景出身,各有各的獨特技術優勢,在護膚品市場已經占據了重要位置,擁有一批忠實客戶。
往后,隨著中小企業進一步出清,行業競爭放緩,營銷費用投入回歸理性,他們的利潤都有望實現巨大的提升。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550-0.html貝泰妮、華熙生物:逆勢暴漲,專業醫美雙龍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實驗猴”撐起億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