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可區分為以產品為主導和以服務為主導兩大產業賽道,前者既包括醫療機構的物理設施與硬件辦公設備,也包括醫用藥品、耗材與器械,同時健康理念并不止步于患者的治療與康復,還應延伸到日常的預防和保健,因此健身、美容與營養食品也應當是大健康產品的重要門類;另外,大健康涉及的不僅僅是室內產品,還有室外公共健身設施,包括健身步道、騎行道、體育公園、社區多功能運動場等。從服務層面看,大健康產品既包括處于中游地帶的各種醫療保健品的運輸和流通,也包括處于上游環節的健康體檢評估與咨詢監測,還包括健康教育與培訓以及商業健康保險;此外,大健康產業具有跨界、破圈功能,包括健康與地產、健康與文旅嫁接融合而成的醫養產業也應當是健康管理服務的重要矩陣。
綜合起來,大健康產業應當包括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以藥品、醫療器械、醫療耗材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以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以融合跨界為主的醫養產業等五大基本產業集群;從產業鏈的角度看,大健康產業覆蓋到一二三次產業的全過程領域。由此也可以認定,大健康產業不應只是一個民生概念,關系到民眾的健康與福祉,同時也是一個經濟概念,關系到產業結構的升級,當然更是一個發展概念,關系到技術進步與產品創新,影響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節奏與程度。
比較來看,大健康產業規模在美國經濟的占比達到19%,日本為13%,整個發達國家超過了10%,而我國目前僅為6.3%,產業質地尚處開發初期。但是,我國則是一個慢性病大國,僅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就分別多達1.6億和1億人;另外,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60歲以上老年人達2.53億,65歲以上的老人也有1.75億,且二者中間有高達75%的人患有一種或者兩種慢性病,同時未來在50年內人口老齡化越來越重;而更重要的是,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升級曲線越來越明顯,除了關注綠色保健食品以及養生膳食外,百姓對醫養旅游、康體健身以及美容養顏的需求不斷增強,特別是新冠肺炎的發生,更驅動了大眾從心理層面對疾病防御和健康管理的進一步重視。基于以上多元復合因素的作用,未來10年將是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事實上,圍繞著大健康產業的培育與完善,營養與保健食品首次被納入到“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規劃”則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及至前不久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性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在此基礎上,過去10年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及《“健康生活2030年”規劃綱要》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系列重磅文件,頂層設計的政策導向愈來愈強化,相應地推動路徑也越來越明晰。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411-0.html大健康產業包括哪些(解析大健康產業的市場矩陣)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