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膠原蛋白護膚的醫美賽道中,這兩款面膜承載著很多女性的“美麗”追求。而這些女性消費者,也即將撐起一個估值近200億元的IPO公司。最近有消息稱,可復美、可麗金面膜背后的公司巨子生物已經成功沖擊IPO,即將于11月4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1
“類人膠原蛋白之母”,Kn7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做出200億醫美IPOKn7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巨子生物到底是一個什么公司?Kn7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招股書顯示,巨子生物從事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的皮膚護理產品行業,公司設計、開發和生產以重組膠原蛋白為關鍵生物活性成分的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同時也開發和生產基于稀有人參皂苷技術的功能性食品。醫美行業的公司創始人,往往離不開相關的科研背景。巨子生物的靈魂人物,便是嚴建亞和范代娣夫妻二人。嚴建亞和范代娣都是陜西人,相識于西北大學。1988年,他們分別獲得了化學工程學士學位和無機化工學士學位。三年后,范代娣又拿下了化學工程碩士學位。1994年,她從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畢業,成為中國生物化工專業第一位女博士。博士畢業之后,范代娣回到西北大學當博導,開始從事人源型膠原蛋白研發。在2000年成功研發出重組膠原蛋白技術后,她和丈夫嚴建亞以發明專利技術入股,在2001年,組建和創立了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轉折點在2003年,在經歷了艱難的創業研發階段后,范代娣的科研項目組發現了一種接近人類的膠原蛋白,填補了國內該項研究領域的空白。我國成為國際上首個量產類人膠原蛋白材料的國家,范代娣也因此被稱為“類人膠原蛋白之母”。2008年,在成都召開的皮膚醫學大會上,巨子生物的可麗金系列產品一炮打響,公司正式開啟了商業化之路。以自研的重組膠原蛋白為核心,巨子生物先后推出多款高效護膚產品。目前其產品共有105項SKU,涵蓋功效性護膚品、醫用敷料和功能性食品等,有可麗金、可復美、可預、可痕、可復平、利妍、欣苷以及參苷等八大主要品牌。
Kn7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 圖源:巨子生物官網
其中,可麗金和可復美兩款明星產品,分別成為2021年中國專業皮膚護理產品行業第三和第四暢銷品牌。獲得多家知名投資機構青睞的巨子生物,IPO前估值超過了193億元。2
成本5元,3年狂賺22億Kn7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眾所周知,玻尿酸和膠原蛋白被譽為護膚領域的“明星雙花”,各自占據了業內半壁江山。此前,玻尿酸更受資本青睞,如今迎頭趕上的膠原蛋白,大有取代玻尿酸成為“醫美一姐”的勢頭。如今的巨子生物,更是國內重組膠原蛋白專業護膚的龍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如果按照零售額來計算,從2019年起,巨子生物連續三年是中國最大的膠原蛋白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公司。從營收來看,在巨子生物發展最為迅猛的2019-2021年,收入分別為9.57億元、11.90億元和15.52億元,年內利潤(凈利潤)分別為5.75億元、8.26億元、8.28億元。也就是說,巨子生物三年累計實現凈利潤22.3億元。
Kn7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 圖源:巨子生物招股書
不過,隨著招股書的披露,醫美行業的“暴利”也開始浮現出水面。以巨子生物的爆款明星產品可復美來說,其旗艦店一盒5片裝的日常售價是198元,大約40元一片。而以可復美2022上半年86.5%的毛利率推算,一片面膜的成本僅僅約5元。
Kn7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 圖源:巨子生物天貓旗艦店
今年9月,和巨子生物角逐醫美賽道的敷爾佳,因#148一盒的敷爾佳面膜成本僅10元#登上熱搜,引發爭議。如此算來,敷爾佳的單片面膜成本甚至只有2元左右。低成本、高利潤已經是醫美行業的共識。但高溢價的醫美面膜,是否名副其實呢?巨子生物就被曝多次違規,虛假宣傳。企查查顯示,可麗金一款類人膠原蛋白安護果纖面膜曾使用“醫生推薦,560醫院的共同選擇”、可麗金類人膠原蛋白另一款面膜的宣傳文案“500大型醫院美容護膚都選我了”等,都被法院認定以暗示方法使人誤解其效用,構成虛假宣傳的欺詐行為。此外,主打醫用敷料的可復美從“械字號”變成“妝字號”,也影響了產品口碑。一般認為,械字號化妝品代表著安全性高,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備案,適合皮膚抵抗力差的時候使用。妝字號的化妝品指日常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日用化妝品。
Kn7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 圖源:可復美官方微博
但2021年,國家藥監局發布《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目錄》修訂說明,明確刪除了液體敷料、膏狀敷料有關內容,可復美的一些面膜變成了日常普通面膜。3
走上燒錢營銷模式Kn7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巨子生物的營收在不斷增長,但凈利率是在持續下滑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和截至2022年5月31日的五個月,巨子生物的凈利率分別為60.1%、69.4%、53.3%和43.4%,經調整凈利率分別為60.1%、69.5%、54.8%和46.5%。
Kn7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 圖源:巨子生物招股書
對于凈利率下滑,巨子生物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由于增加電商平臺及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線上銷售及營銷活動的支出,以不斷擴張線上銷售渠道,順應行業趨勢及抓住市場機會,從而使線上營銷費用有所增加。數據顯示,2019-2021年,巨子生物線上營銷費用分別為6452.3萬元、1.25億元、3.06億元,線下營銷費用分別為2481.6萬元、2753.5萬元、2336.9萬元。
Kn7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 圖源:巨子生物招股書
最早靠醫療機構等B端起家的巨子生物,想要擴大市場份額,必然要轉向C端市場,在天貓、京東、小紅書等電商和社交平臺增大營銷成本,必不可免。不過,相比營銷上的闊綽,被稱作“美妝界華為”的巨子生物,在研發上的投入卻顯得寒酸。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巨子生物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140萬元、1340萬元、2500萬元,僅占公司總營收的1.2%、1.1%、1.6%。三年累計研發成本,連5000萬元都不到。從熱瑪吉、肉毒素,到水光針、童顏針,再到如今的玻尿酸、膠原蛋白,對于醫美行業來說,技術的推陳出新,明星賽道也在不斷變化。巨子生物能夠成功IPO,很大程度上是站在了膠原蛋白的風口上。但如果要長久走下去,“重營銷輕研發”顯然是不夠的。在招股書中,巨子生物強調稱,若消費者對公司的需求減弱,那會造成重大的不利影響。站在風口上的巨子生物,如何鞏固自己的護城河,不被下一個風口拍在沙灘上,是上市后面臨的另一個課題。